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永霞专利>正文

一种LNG冷量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020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NG冷量回收系统,包括换热器主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抽水泵,所述换热器主体的上端设置为气态天然气出口,所述换热器主体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加粗部,所述加粗部的内部下方设置有蓄水槽,所述加粗部的内部靠近上端面的位置安装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抽水泵的一侧安装有L形进水管,所述L形进水管远离抽水泵的一端插入蓄水槽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加粗部,以及在加粗部内部设置了蓄水槽,并且设置了抽水泵,蓄水槽的内部可以储存由于温度过低而转化成水滴的热空气,设置了抽水泵,抽水泵可以将储存在蓄水槽内部的水抽走,避免水在换热器的内部长期不能排出导致的影响换热效果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NG冷量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气体冷能回收
,具体为一种LNG冷量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将常压下的(态天然气冷却至-162C的低温使得气态天然气转化为LNG,LNG转化为常温气态天然气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能,即可认为释放大量的冷能,回收利用的潜力巨大;现在对液化天然气进行气化时,一般使用换热器,将换热器的内部通入热空气,使得热空气与液化天然气冷热交换,此时的热空气即变为冷空气,排出后即可送到需要冷气的地方进行重利用即可,但是在热空气变为冷空气后由于温度过低部分空气会转化为水滴,并且留在换热器的内部,长期以往会导致水滴的水位越来越高,影响换热器的换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NG冷量回收系统,旨在改善热空气变为冷空气后由于温度过低部分空气会转化为水滴,并且留在换热器的内部,长期以往会导致水滴的水位越来越高,影响换热器的换热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NG冷量回收系统,包括换热器主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抽水泵,所述换热器主体的上端设置为气态天然气出口,且换热器主体的下端设置为液态天然气进口,所述换热器主体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加粗部,所述加粗部的内部下方设置有蓄水槽,所述加粗部的内部靠近上端面的位置安装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抽水泵的一侧安装有L形进水管,所述L形进水管远离抽水泵的一端插入蓄水槽的内部,所述抽水泵的另一侧安装有出水管,所述抽水泵靠近出水管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主体包括连接杆、折流板和换热管,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安装有第一隔板,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内部靠近下端的位置安装有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的空间设置为换热腔,所述加粗部位于换热腔的内部下方,折流板左右间隔的安装在换热腔的内部两侧。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上下贯通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所述换热管上下贯通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的上方空间设置为出料腔,所述第二隔板下方的空间设置为进料腔,所述第二隔板与加粗部之间的空间设置为补偿腔。进一步的,所述换热腔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热空气进口,且换热腔的另一侧下方设置有冷气出气口。进一步的,所述水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抽水泵的输入端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了加粗部,以及在加粗部内部设置了蓄水槽,蓄水槽的内部可以储存由于温度过低而转化成水滴的热空气;2、设置了抽水泵,抽水泵可以将储存在蓄水槽内部的水抽走,避免水在换热器的内部长期不能排出导致的影响换热效果的情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加粗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换热器主体;101、换热腔;102、出料腔;103、进料腔;104、补偿腔;105、连接杆;106、折流板;107、换热管;2、气态天然气出口;3、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液态天然气进口;6、加粗部;7、抽水泵;8、热空气进口;9、冷气出气口;10、出水管;11、控制器;12、L形进水管;13、水位传感器;14、蓄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所示,一种LNG冷量回收系统,包括换热器主体1、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和抽水泵7,换热器主体1的上端设置为气态天然气出口2,且换热器主体1的下端设置为液态天然气进口5,液态天然气进口5用于进液态天然气,气态天然气出口2用于出气态天然气;参照图1和图2所示,换热器主体1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加粗部6,加粗部6用于将蓄水槽14的体积增大,能够蓄水更多,加粗部6的内部下方设置有蓄水槽14,加粗部6的内部靠近上端面的位置安装有水位传感器13,水位传感器13可检测蓄水槽14内部的水位,抽水泵7的一侧安装有L形进水管12,L形进水管12远离抽水泵7的一端插入蓄水槽14的内部,抽水泵7的另一侧安装有出水管10,L形进水管12用于抽水泵7抽水,出水管10用于出水泵出水,抽水泵7靠近出水管10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1,水位传感器13的输出端与控制器1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11的输出端与抽水泵7的输入端电连接,水位传感器13检测蓄水槽14内部的水位,当水位到达水位传感器13的高度时,控制器11控制抽水泵7抽水五分钟(假设蓄水槽14内部的水五分钟可以抽完,具体抽水时间根据蓄水槽14的大小进行设定);参照图1所示,换热器主体1包括连接杆105、折流板106和换热管107,换热器主体1的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安装有第一隔板3,换热器主体1的内部靠近下端的位置安装有第二隔板4,连接杆105上下贯通于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之间,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用于将换热器主体1隔成不同的空间,换热管107,上下贯通于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之间,第一隔板3的上方空间设置为出料腔102,出料腔102作为气化的石油气从换热管107进入气态天然气出口2的过渡腔室,第二隔板4下方的空间设置为进料腔103,进料腔103用于液态天然气进入进料腔103的内部,第二隔板4与加粗部6之间的空间设置为补偿腔104,补偿腔104是位于换热腔101内部的,用于容纳蓄水槽14,第一隔板3与第二隔板4之间的空间设置为换热腔101,加粗部6位于换热腔101的内部下方,加粗部6用于形成蓄水槽14,折流板106左右间隔的安装在换热腔101的内部两侧,折流板106用于媒介的折流。参照图1所示,换热腔101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热空气进口8,且换热腔101的另一侧下方设置有冷气出气口9,媒介为热空气,热空气从热空气进口8进入换热腔101的内部给换热管107内部的液态天然气换热,换热后媒介自身变为冷空气从冷气出气口9出料。工作原理:在使用本装置时,将液态天然气从液态天然气进口5通入进料腔103的内部,当液态天然气逐渐增所后,其进入换热管107的内部,从热空气进口8通入热空气,此时热空气在换热腔101内部给换热管107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NG冷量回收系统,包括换热器主体(1)、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和抽水泵(7),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主体(1)的上端设置为气态天然气出口(2),且换热器主体(1)的下端设置为液态天然气进口(5),所述换热器主体(1)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加粗部(6),所述加粗部(6)的内部下方设置有蓄水槽(14),所述加粗部(6)的内部靠近上端面的位置安装有水位传感器(13),所述抽水泵(7)的一侧安装有L形进水管(12),所述L形进水管(12)远离抽水泵(7)的一端插入蓄水槽(14)的内部,所述抽水泵(7)的另一侧安装有出水管(10),所述抽水泵(7)靠近出水管(10)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NG冷量回收系统,包括换热器主体(1)、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和抽水泵(7),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主体(1)的上端设置为气态天然气出口(2),且换热器主体(1)的下端设置为液态天然气进口(5),所述换热器主体(1)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加粗部(6),所述加粗部(6)的内部下方设置有蓄水槽(14),所述加粗部(6)的内部靠近上端面的位置安装有水位传感器(13),所述抽水泵(7)的一侧安装有L形进水管(12),所述L形进水管(12)远离抽水泵(7)的一端插入蓄水槽(14)的内部,所述抽水泵(7)的另一侧安装有出水管(10),所述抽水泵(7)靠近出水管(10)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NG冷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主体(1)包括连接杆(105)、折流板(106)和换热管(107),所述换热器主体(1)的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安装有第一隔板(3),所述换热器主体(1)的内部靠近下端的位置安装有第二隔板(4),第一隔板(3)与第二隔板(4)之间的空间设置为换热腔(101),所述加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霞
申请(专利权)人:马永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