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芳华专利>正文

四冲程直线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8064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四冲程直线发动机。至少包括:密闭的同轴设置的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每个活塞腔内设置有活塞,每个活塞将每个活塞腔分隔成左右两个燃烧室。在所述的活塞径向表面设置有出油孔和回油孔;在所述的活塞上对应出油孔设置有活塞出油通道;在所述的活塞上对应回油孔设置有活塞回油通道;在所述的动力输出轴内轴向设置有连通活塞出油通道的轴进油通道以及连通活塞回油通道的轴回油通道;所述的轴进油通道和轴回油通道与动力输出轴近两端进油口和出油口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动机是通过在直线轴上直线排列四个发动机依次执行四个冲程并完成往复运动的;并在动力输出轴上直接安装活塞和设置润滑油路;燃烧室进汽油气体,燃烧更充分;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摩擦少,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冲程直线发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四冲程发动机,特别涉及一种四冲程直线发动机。
技术介绍
四冲程发动机属于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四冲程汽油机经过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活塞上下往复运动四个行程,相应的曲轴旋转两周。而通过曲轴的旋转则完成了动力输出。这种结构具有诸多不便,例如:曲轴是动力传送件,因此对其质量要求特别高。其润滑系统设置不便、摩擦接触多,使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四冲程直线发动机。为达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四冲程直线发动机,至少包括:密闭的同轴设置的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每个活塞腔内设置有活塞,每个活塞将每个活塞腔分隔成左右两个燃烧室;一动力输出轴,穿过活塞腔与两个活塞连接;其中,每个活塞在活塞腔内往复运动,以使每个燃烧室依次执行:吸气(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点火)冲程和排气冲程;且第一活塞腔的左燃烧室执行吸气(进气)冲程时,第一活塞腔的右燃烧室执行压缩冲程、第二活塞腔的左燃烧室执行做功(点火)冲程、第二活塞腔的右燃烧室执行排气冲程;依次类推;在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的电机包括:在动力输出轴设置永磁铁,在对应永磁铁的位置设置有线圈;电机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的电机处于电动机状态或发电机状态;其中,在电动机状态时,电控制装置为线圈提供电力,以驱动电机做往复运动;在发电机状态时,使线圈在动力输出轴往复运动状态下输出电能;其中,在所述的每个燃烧室外设置有温度探头和爆燃探头,在所述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电子尺;在启动阶段,每个燃烧室吸入汽油气体与空气后,主轴在电机带动下来回压缩,电磁气门关闭,使其升温;当温度探头检测其达到预定温度后,由火花塞点火,点火后接正常工作程序,电机转为发电机状态;或当爆燃探头监测到如果某一燃烧室内的汽油气体被压燃,即视为点火;点火后根据电子尺确定动力输出轴的位置接入正常工作程序。在所述的活塞径向表面设置有出油孔和回油孔;在所述的活塞上对应出油孔设置有活塞出油通道;在所述的活塞上对应回油孔设置有活塞回油通道;在所述的动力输出轴内轴向设置有连通活塞出油通道的轴进油通道以及连通活塞回油通道的轴回油通道;所述的轴进油通道和轴回油通道与动力输出轴两端进油口和两端出油口相连通;并在输、回油两端通过输、回油铜套轴向孔,各自外围串接后接输回油管道,以抵消运动时油的惯性,减少油压的波动。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活塞上设置有一条以上的活塞环槽,所述的出油孔和/或回油孔近活塞油环槽设置。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活塞上设置有两条以上的活塞环槽,所述的出油孔和/或回油孔设置在相邻两个活塞油环槽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活塞油环槽内设置有叠层油环(奥迪车中有用),以防止带压机油串入燃烧室内。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电子尺,对应每个缸体设置有温控探头和爆燃探头,控制装置依据电子尺、温控探头和爆燃探头的信号控制每个燃烧室的进程。进一步的,所述的活塞的两端设置有分别设置有一条以上的气环槽,在所述的两个气环槽内设置有两条以上的油环槽,在所述的油环槽内的活塞上径向设置多个回油通道;在所述的油环槽内设置有油环,在所述的油环槽外圆周上设置有倒角,在所述的油环上径向设置有多个与回油通道连通的回油管路,回油管路的进口设置在倒角处;在相邻两个油环槽的内侧活塞上设置有活塞出油通道。进一步的,所述的活塞出油通道的中油的射出方向与活塞腔壁成锐角,以使油沿腔壁旋转而不会积存。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是通过在直线轴上直线排列四个发动机依次执行四个冲程并完成往复运动的;并在动力输出轴上直接安装活塞和设置润滑油路;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主轴的润滑及平衡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油路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活塞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图5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供油管路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7中电磁阀部分的动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四冲程直线发动机,至少包括:密闭的同轴设置的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每个活塞腔内设置有活塞8,左侧活塞将左侧活塞腔分隔成左右两个燃烧室11、12。右侧活塞将右侧活塞腔分隔成左右两个燃烧室21、22。一动力输出轴9,穿过活塞腔与两个活塞连接;每个燃烧室设置有受控的电磁气门81,用于控制每个燃烧室的进(油)气和排气。其中,每个活塞在活塞腔内往复运动,以使每个燃烧室依次执行:吸气(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点火)冲程和排气冲程;且第一活塞腔的左燃烧室11执行吸气(进气)冲程时,第一活塞腔的右燃烧室12执行压缩冲程、第二活塞腔的左燃烧室21执行做功(点火)冲程、第二活塞腔的右燃烧室22执行排气冲程;而第一活塞腔的右燃烧室12执行吸气(进气)冲程时,第二活塞腔的左燃烧室21执行压缩冲程、第二活塞腔的右燃烧室22执行做功(点火)冲程、第一活塞腔的左燃烧室11执行排气冲程;第二活塞腔的左燃烧室21执行吸气(进气)冲程时,第二活塞腔的右燃烧室22执行压缩冲程、第一活塞腔的左燃烧室11执行做功(点火)冲程、第一活塞腔的右燃烧室12执行排气冲程;第二活塞腔的右燃烧室22执行吸气(进气)冲程时,第一活塞腔的左燃烧室11执行压缩冲程、第一活塞腔的右燃烧室12执行做功(点火)冲程、第二活塞腔的左燃烧室21执行排气冲程;依次类推。在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的电机包括:在动力输出轴设置永磁铁71,在对应永磁铁的位置设置有线圈77;还包括电机控制装置,电机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的电机处于电动机状态或发电机状态;其中,在电动机状态时,电控制装置为线圈提供电力,以使驱动动力输出轴9做往复运动;在发电机状态时,在动力输出轴往复运动状态下,线圈切割永磁铁的磁力线而产生电能以输出到电瓶内存储起来。电机组中,每组定子线圈可以接双向可控硅或其它电子开关。由PLC发指令,启动时当直线电机使用,电子尺根据速度预判不能到达设定压缩位置时也就点火。中途熄火不需来回压缩升温(因为缸体有温度),直接启动。发动机与发电机配合始终运行在经济高效给电瓶充电,同时驱动汽车,车速快慢由电门决定。发电机组有输出电流恒定功能,负载增减时,还是恒流输出(由电瓶先承担增加的电流,稳定了主轴上的力,防止活塞撞向缸盖)与熄火立刻多进气多喷汽油气体(负载减小时相反),再增加电流(定子线圈组相连的可控硅,打开更大的导通角),输出的增减。PLC设定了多少燃料配给空气,会走在哪个行程,输出多大电流,根据实际运行做修正,PLC有学习记忆功能。压缩阶断电磁气门或活塞环漏气时,主轴上活塞撞向电磁排气门上端盖(火花塞方向)。由电子尺读数异常,PLC发指令直线发电机,改直线电机反推主轴,保护了活塞,熄火时也需保护,矢量反推,开电磁排气门,主轴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冲程直线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密闭的同轴设置的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每个活塞腔内设置有活塞,每个活塞将每个活塞腔分隔成左右两个燃烧室;一动力输出轴,穿过活塞腔与两个活塞连接;其中,每个活塞在活塞腔内往复运动,以使每个燃烧室依次执行:吸气(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点火)冲程和排气冲程;/n且第一活塞腔的左燃烧室执行吸气(进气)冲程时,第一活塞腔的右燃烧室执行压缩冲程、第二活塞腔的左燃烧室执行做功(点火)冲程、第二活塞腔的右燃烧室执行排气冲程;依次类推;/n在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的电机包括:在动力输出轴设置永磁铁,在对应永磁铁的位置设置有线圈;电机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的电机处于电动机状态或发电机状态;其中,在电动机状态时,电控制装置为线圈提供电力,以驱动电机做往复运动;在发电机状态时,使线圈在动力输出轴往复运动状态下输出电能;/n其中,在所述的每个燃烧室外设置有温度探头和爆燃探头,在所述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电子尺;在启动阶段,每个燃烧室吸入汽油气体与空气后,主轴在电机带动下来回压缩,电磁气门关闭,使其升温;/n当温度探头检测其达到预定温度后,由火花塞点火,点火后接正常工作程序,电机转为发电机状态;或当爆燃探头监测到如果某一燃烧室内的汽油气体被压燃,即视为点火;点火后根据电子尺确定动力输出轴的位置接入正常工作程序。/n在所述的活塞径向表面设置有出油孔和回油孔;在所述的活塞上对应出油孔设置有活塞出油通道;在所述的活塞上对应回油孔设置有活塞回油通道;在所述的动力输出轴内轴向设置有连通活塞出油通道的轴进油通道以及连通活塞回油通道的轴回油通道;所述的轴进油通道和轴回油通道与动力输出轴两端进油口和两端出油口相连通;并在输、回油两端通过输、回油铜套轴向孔,外围串接后接输回油管道,以抵消运动时油的惯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冲程直线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密闭的同轴设置的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每个活塞腔内设置有活塞,每个活塞将每个活塞腔分隔成左右两个燃烧室;一动力输出轴,穿过活塞腔与两个活塞连接;其中,每个活塞在活塞腔内往复运动,以使每个燃烧室依次执行:吸气(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点火)冲程和排气冲程;
且第一活塞腔的左燃烧室执行吸气(进气)冲程时,第一活塞腔的右燃烧室执行压缩冲程、第二活塞腔的左燃烧室执行做功(点火)冲程、第二活塞腔的右燃烧室执行排气冲程;依次类推;
在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的电机包括:在动力输出轴设置永磁铁,在对应永磁铁的位置设置有线圈;电机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的电机处于电动机状态或发电机状态;其中,在电动机状态时,电控制装置为线圈提供电力,以驱动电机做往复运动;在发电机状态时,使线圈在动力输出轴往复运动状态下输出电能;
其中,在所述的每个燃烧室外设置有温度探头和爆燃探头,在所述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电子尺;在启动阶段,每个燃烧室吸入汽油气体与空气后,主轴在电机带动下来回压缩,电磁气门关闭,使其升温;
当温度探头检测其达到预定温度后,由火花塞点火,点火后接正常工作程序,电机转为发电机状态;或当爆燃探头监测到如果某一燃烧室内的汽油气体被压燃,即视为点火;点火后根据电子尺确定动力输出轴的位置接入正常工作程序。
在所述的活塞径向表面设置有出油孔和回油孔;在所述的活塞上对应出油孔设置有活塞出油通道;在所述的活塞上对应回油孔设置有活塞回油通道;在所述的动力输出轴内轴向设置有连通活塞出油通道的轴进油通道以及连通活塞回油通道的轴回油通道;所述的轴进油通道和轴回油通道与动力输出轴两端进油口和两端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芳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