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扰流作用的金属蜂窝载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805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扰流作用的金属蜂窝载体,解决了现有蜂窝载体对内燃发动机尾气催化效果相对较差的问题。结构包括壳体和塞入到壳体中的内芯,内芯由同材质的平片和箔带交错叠置在一起卷绕成型,箔带上形成有若干并列布置的波峰部和波谷部,波峰部和波谷部彼此交错布置并连为一体,气流通道与波峰部和波谷部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波峰部和波谷部分别构成了气流通道壁体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在箔带的波峰部上沿垂直于气流通道的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切口,这些切口在波峰部上成排布置,在波峰部上于切口的外侧部分向着所对应的气流通道倾斜凹进而形成有凹陷部,在气流通道的流向上,这些凹陷部的同侧端具有供气流通过的开口,凹陷部的另一端与波峰部的壁体密封连为一体,开口位于气流通道的截流面内,开口与所对应的切口相平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扰流作用的金属蜂窝载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摩托车用金属蜂窝载体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扰流作用的金属蜂窝载体。
技术介绍
随着摩托车尾气排放欧五标准的进一步实施落地,摩托车尾气排放标准越来越高,特别是碳氢排放的技术要求变得更加严格,常规载体制作的催化剂已经很难满足现有标准下的排放要求。现有摩托车排气管中所应用的常规载体,是采用箔带卷制而成,利用废气与箔带之间的接触而实现废气的催化净化。在载体内形成有若干分隔开的气流通道,气体在流经载体时,气体会自气流通道内直接通过,气流通道中间部位的气体很难与气流通道壁体接触,导致催化效果相对较差。在废气排出过程中,气流通道径向中间部分的气流速度相对比较快,外圈空速比较慢,气体流速的不均导致催化不够均匀,催化效果减弱。为适应新的排放标准,有必要对金属蜂窝箔带和载体进行改进,而进一步提升催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扰流作用的金属蜂窝载体,该蜂窝载体对废气的催化净化效果好。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扰流作用的金属蜂窝载体,包括壳体和塞入到壳体中的内芯,内芯由同材质的平片和箔带交错叠置在一起卷绕成型,箔带上形成有若干并列布置的波峰部和波谷部,波峰部和波谷部彼此交错布置并连为一体,气流通道与波峰部和波谷部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波峰部和波谷部分别构成了气流通道壁体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在箔带的波峰部上沿垂直于气流通道的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切口,这些切口在波峰部上成排布置,在波峰部上于切口的外侧部分向着所对应的气流通道倾斜凹进而形成有凹陷部,在气流通道的流向上,这些凹陷部的同侧端具有供气流通过的开口,凹陷部的另一端与波峰部的壁体密封连为一体,开口位于气流通道的截流面内,开口与所对应的切口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扰流作用的金属蜂窝载体,包括壳体和塞入到壳体中的内芯,内芯由同材质的平片和箔带交错叠置在一起卷绕成型,箔带上形成有若干并列布置的波峰部和波谷部,波峰部和波谷部彼此交错布置并连为一体,气流通道与波峰部和波谷部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波峰部和波谷部分别构成了气流通道壁体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在箔带的波峰部上沿垂直于气流通道的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切口,这些切口在波峰部上成排布置,在波峰部上于切口的外侧部分向着所对应的气流通道倾斜凹进而形成有凹陷部,在气流通道的流向上,这些凹陷部的同侧端具有供气流通过的开口,凹陷部的另一端与波峰部的壁体密封连为一体,开口位于气流通道的截流面内,开口与所对应的切口相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扰流作用的金属蜂窝载体,其特征在于,凹陷部具有位于开口一侧的导流部和位于凹陷部另一端的倾斜部,导流部的壁体沿气流通道的流向延伸,倾斜部的壁体与气流通道的流向之间具有夹角。


3.根据权利2所述的具有扰流作用的金属蜂窝载体,其特征在于,导流部的横断面为圆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健翔
申请(专利权)人:拓信台州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