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柱全截面隔板形式无箍筋纤维增强混凝土混合框架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759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结构与组合结构建筑领域,提供一种采用柱全截面隔板形式及纤维增强混凝土的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混合框架节点。采用上下两枚柱全截面隔板形式的水平节点板;节点板周边开有圆孔并穿设柱纵向钢筋;节点板面设置水平方向剪力键;上下节点板之间不设箍筋,浇筑纤维增强混凝土;节点板向外延伸形成短梁,短梁的翼缘为变截面,翼缘之间焊接腹板,与跨中钢梁栓接或焊接;短梁腹板内端可垂直于腹板设置面承板,面承板与腹板及上下节点板焊接以增加节点抗剪承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避免柱端承压破坏,改善节点受力性能;同时省略节点箍筋,简化节点制作流程,便于预制装配化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柱全截面隔板形式无箍筋纤维增强混凝土混合框架节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结构与组合结构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柱全截面隔板形式的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节点。
技术介绍
现有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节点主要有梁贯通形式、柱贯通形式和端板高强螺栓连接形式,各自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梁贯通形式节点(图5)中,由于钢梁翼缘较窄,杠杆反力导致柱端混凝土应力集中而发生承压破坏,节点耗能能力和延性较差,设计时需要通过复杂的构造措施来避免;同时,由于钢梁翼缘和腹板贯通节点,节点区抗剪箍筋须穿设腹板,导致箍筋配置困难;而且无论竖向浇筑或横向浇筑,混凝土浇筑空间都存在死角,难以保证浇筑质量。2.现有柱贯通形式节点(图6)中,钢梁翼缘不贯通,在端板处产生应力集中,端板容易发生平面外翘曲变形,难以保证梁端应力从一侧向另一侧的有效传递;钢梁与端板的焊缝要求高,焊接影响区难以发展塑性变形;节点区不配抗剪箍筋,依靠腹板和柱面钢板抗剪,形成竖向贯通,横向封闭的节点空间,仅适合于竖向混凝土浇筑,难以实现需横向浇筑的节点与钢筋混凝土柱一体化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混合框架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枚节点板,所述上、下节点板均为覆盖柱全截面的隔板,其上开有上下对应的避让孔,柱纵向钢筋穿设于所述避让孔内并贯穿节点;/n上、下节点板之间不设箍筋,上、下节点板之间浇筑纤维增强混凝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混合框架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枚节点板,所述上、下节点板均为覆盖柱全截面的隔板,其上开有上下对应的避让孔,柱纵向钢筋穿设于所述避让孔内并贯穿节点;
上、下节点板之间不设箍筋,上、下节点板之间浇筑纤维增强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混合框架节点,其特征在于,在上、下节点板中部的外侧或内外两侧设置竖向栓钉或圆环形竖向凸起部或节点板开孔构成水平抗剪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混合框架节点,其特征在于,上、下节点板向外侧延伸形成短梁接头的翼缘,上、下翼缘之间固设有短梁腹板;短梁接头的翼缘和短梁腹板分别与钢梁的翼缘和腹板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唯坚陶宇宸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