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分布式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综合利用
,具体涉及海绵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城市建设过程中,原本具有涵养水源功能的绿地、湿地、沟渠等区域大部分演化为硬化路面;每逢大雨、暴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下水管网等设施进行排水,无法渗透到地下,造成内涝灾害频发、径流污染严重;而暴雨过后又陷入干燥缺水的窘境。当前城市水生态面临的干旱时期严重缺水与丰雨时期大量雨水外排、排水系统不堪重负的矛盾日益严重。雨水作为城市水资源的一个重要来源,将雨水收集净化后再利用,既可以减轻城市防洪排涝压力,降低管网工程建设成本;又可以调节、补充区域水资源。城市水综合利用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将通过人工净化和自然净化的结合,雨水集蓄利用、渗透与园艺水景观等相结合的综合性设计,从而实现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常规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存在诸多不足之处:(1)雨水收集、雨水净化等功能,没有很好的衔接起各综合功能,不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2)天然雨水往往携带大量污染物与生活垃圾,直排雨水至自然环境水体将会加剧自然水体的污染;(3)暴雨时地表径流量大幅提高,市政雨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造成洪涝;(4)常规雨水净化系统都将雨水通过管网集中进行处理,造成净化成本高、运行效率低。因此,有必要将人工净化和自然净化结合,雨水集蓄利用、渗透与园艺水景观等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级分布式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包括:/n建筑雨水收集单元,用于收集流经建筑物表面的雨水;/n建筑雨水净化设施,用于净化所述建筑雨水收集单元收集的雨水;/n与所述建筑雨水收集单元连接的建筑雨水储蓄与利用装置,用于对所述建筑雨水净化设施净化后的雨水进行储蓄并回收利用;/n道路雨水收集单元,用于收集流经道路表面的雨水;/n道路雨水净化设施,用于净化所述道路雨水收集单元收集的雨水;/n与所述道路雨水收集单元连接的道路雨水储蓄与利用装置,用于对所述道路雨水净化设施净化后的雨水进行储蓄并回收利用;/n绿地雨水收集单元,用于收集流经绿地表面的雨水;/n绿地雨水净化设施,用于净化所述绿地雨水收集单元收集的雨水;/n与所述绿地雨水收集单元连接的绿地雨水储蓄与利用装置,用于对所述绿地雨水净化设施净化后的雨水进行储蓄并回收利用;/n雨水管网,所述建筑雨水储蓄与利用装置、道路雨水储蓄与利用装置、绿地雨水储蓄与利用装置通过所述雨水管网与湖泊或河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分布式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包括:
建筑雨水收集单元,用于收集流经建筑物表面的雨水;
建筑雨水净化设施,用于净化所述建筑雨水收集单元收集的雨水;
与所述建筑雨水收集单元连接的建筑雨水储蓄与利用装置,用于对所述建筑雨水净化设施净化后的雨水进行储蓄并回收利用;
道路雨水收集单元,用于收集流经道路表面的雨水;
道路雨水净化设施,用于净化所述道路雨水收集单元收集的雨水;
与所述道路雨水收集单元连接的道路雨水储蓄与利用装置,用于对所述道路雨水净化设施净化后的雨水进行储蓄并回收利用;
绿地雨水收集单元,用于收集流经绿地表面的雨水;
绿地雨水净化设施,用于净化所述绿地雨水收集单元收集的雨水;
与所述绿地雨水收集单元连接的绿地雨水储蓄与利用装置,用于对所述绿地雨水净化设施净化后的雨水进行储蓄并回收利用;
雨水管网,所述建筑雨水储蓄与利用装置、道路雨水储蓄与利用装置、绿地雨水储蓄与利用装置通过所述雨水管网与湖泊或河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分布式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雨水收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建筑雨水收集面、排水沟和落水筒;所述建筑雨水净化设施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水沟内的叶片滤网;所述建筑雨水储蓄与利用装置包括地上容器、第一地下容器和第一用水设施,所述地上容器与所述落水筒连接,所述第一地下容器与所述地上容器通过溢流管连接,所述第一用水设施分别与所述地上容器、第一地下容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分布式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雨水收集单元包括道路径流收集面和边沟涵管,所述边沟涵管位于所述路径流收集面一侧且低于所述路径流收集面;所述道路雨水净化设施包括位于所述道路径流收集面与边沟涵管之间的树池过滤带;所述道路雨水储蓄与利用装置包括第二地下容器和第二用水设施,所述第二地下容器与所述边沟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计勇,刘星辰,王凯,张洁,高桂青,王寅,杨军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