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小分子阿胶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675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小分子阿胶膏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驴皮为初始原料,首次制备了固形物含量在40Brix以上的粘稠液体膏资形态的活性小分子阿胶膏。处理后的驴皮经泡发、提取、过滤、分液、酶解、灭酶、浓缩等工艺制成阿胶膏资,革新掉了传统阿胶块制备过程中难度最大、耗资最高、耗时最久的“干燥、制块”工艺,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制备的活性小分子阿胶膏为粘稠状液体膏资,可随时随地即食服用,解决了传统阿胶块服用繁琐的难题。并且,产品中的阿胶含量远高于“阿胶固元糕”、“阿胶浆”等剂型,保证了产品品质和功效。另外,阿胶肽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80‑2000之间,更易于人体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小分子阿胶膏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小分子阿胶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阿胶精深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阿胶,是马科动物驴的皮经煎煮、浓缩、加入豆油、冰糖等辅料制成的胶块,具有补血止血的功能,是著名的传统中药。除含有少量的微量元素以外,其最主要的成分是胶原蛋白、肽和氨基酸,其中、蛋白质成分占到了80%左右。阿胶制备过程中,耗时最长、难度最大、耗资最高的是“干燥、制块”工艺,这也是导致阿胶价格高涨、难以大众普及化的重要原因。而就功效性来说,该部分的成本支出是没有价值的。本专利技术以传统“膏资”为载体,创造性的革新掉了没有价值的制块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传统阿胶块坚硬、口感差、食用繁琐,是限制其流通的重要因素。虽有阿胶浆、阿胶口服液、阿胶固元糕等剂型出现,但是又受剂型载体限制,阿胶含量普遍较低,限制了功效。本专利技术公布的方法,阿胶固形物含量高达40Brix以上,为粘稠状液体膏资,可随时随地即食服用,解决了传统阿胶块服用繁琐的难题。另外,阿胶中的大分子蛋白质成分占到了80%,所以较难消化吸收,即中医指出的“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小分子阿胶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小分子阿胶膏为粘稠状液体膏资形态,固形物含量在40Brix以上。其重均分子量为600-1500,肽段主要分布于180-2000Da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小分子阿胶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小分子阿胶膏为粘稠状液体膏资形态,固形物含量在40Brix以上。其重均分子量为600-1500,肽段主要分布于180-2000Da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小分子阿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S1预处理:驴皮加工成条状、块状或颗粒状,泡发后洗净、待用;
S2提取:处理后的驴皮加入2~20倍重量份的清水,搅拌提取或回流提取,提取温度为70~150℃,搅拌速度为10~60rpm,回流速度为1T/h~6T/h。提取时间为11h~73h;
S3过滤:提取至胶原蛋白溶解完全以后,过滤除去不溶物杂质,收集滤液;
S4分液:滤液灭菌后于无菌环境下静置,静置温度为8~68℃,静置时间为3~24h;分层后,除掉上层油层,收集下层清液;
S5酶解:清液中加入复合蛋白酶,进行酶解反应;酶解时间为0.4-6.5h,反应温度为40~75℃;反应结束后,加热至90℃以上灭酶;
S6浓缩制膏:在温度为55~75℃,真空度为-0.001Mp~0.2Mp条件下减压浓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光亚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潘膏中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