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中温模型蜡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644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造中温模型蜡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铸造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铸造中温模型蜡,具有突出的优良流动性能,采用固态坯料挤出造粒,应用于五金零件,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强度大,表面光洁度高,优良的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零件,在中小件产品上和薄壁件表现尤其突出,制备方法简单,灰份含量低、韧性好、反复回用性好、尺寸稳定性好,粘度低、流动性好,蜡件表面质量好,附着性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中温模型蜡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铸造中温模型蜡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精密铸造又被称为熔模精密铸造,精密铸造在我国古代也有使用,古时候称作失蜡法,因此我国也是精密铸造技术的发源地之一。目前,工厂中常用的几种精密铸造方法均能满足实际的生产需要,但是模料的性能指标与精密铸件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直接影响着精密铸件的尺寸精度和质量。因此,对于模料铸件的尺寸和质量控制,就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模料需要满足的性能要求如下:要有较小的线收缩率和在软化温度内最小的膨胀系数,已达到模料应有的尺寸精度。热容量小,熔点适中,方便通过蜡料制作型壳和将蜡料从型壳中去除。模料在室温下应具有足够的硬度和强度,在稍微高于室温情况下也要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以免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出现各种断裂、破损或者表面划痕等现。熔融状态时粘度小,使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和成型性能,对于壁薄、形状复杂的铸件,此项要求是很重要的,即在压注时能很好的充满型腔和脱模时模料能顺利流出。模料应具有细小的晶粒结构,从而具有表面光洁度及良好的覆模型。残留灰分要少,即内部中空的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中温模型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按重量份计,称量以下原料,备用:吗啉脂肪酸盐果蜡1.3~1.5、乙撑双油酸酰胺4~6、聚酰胺蜡13~15、甘油三羟基硬脂酸酯5~7、芥酸酰胺18~21、褐煤蜡2~2.5、硬脂酸皂5~7、聚三氟氯乙烯蜡2~4、低分子量AMS树脂0.7~1、油酸酰胺2~4、硅酮粉0.1~0.2、反式-1,4-聚异戊二烯17~19、添加助剂11~12;/n(2)将称量好的吗啉脂肪酸盐果蜡、乙撑双油酸酰胺、聚酰胺蜡混合,粉碎,加入甘油三羟基硬脂酸酯、反式-1,4-聚异戊二烯搅拌均匀,造粒,粒径在0.05~2.5mm,得到胶质颗粒;/n(3)将称量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中温模型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计,称量以下原料,备用:吗啉脂肪酸盐果蜡1.3~1.5、乙撑双油酸酰胺4~6、聚酰胺蜡13~15、甘油三羟基硬脂酸酯5~7、芥酸酰胺18~21、褐煤蜡2~2.5、硬脂酸皂5~7、聚三氟氯乙烯蜡2~4、低分子量AMS树脂0.7~1、油酸酰胺2~4、硅酮粉0.1~0.2、反式-1,4-聚异戊二烯17~19、添加助剂11~12;
(2)将称量好的吗啉脂肪酸盐果蜡、乙撑双油酸酰胺、聚酰胺蜡混合,粉碎,加入甘油三羟基硬脂酸酯、反式-1,4-聚异戊二烯搅拌均匀,造粒,粒径在0.05~2.5mm,得到胶质颗粒;
(3)将称量好的芥酸酰胺、褐煤蜡、低分子量AMS树脂、硬脂酸皂、聚三氟氯乙烯蜡、油酸酰胺、硅酮粉,研磨10~15分钟,得到混合物料;
(4)将所述胶质颗粒、第(3)步得到的混合物料混合后转移至入高速混合机中,从室温加热到110℃,在温度为110℃的条件下保温0.5h~2h,从110℃降温至90℃,在温度为90℃的条件下保温24h,然后在温度为90℃~110℃的条件下机械搅拌1h~3h,在温度为90℃~110℃条件下保温12h,在温度为9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平徐正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含山县威建铸造厂普通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