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630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含有B与衍生蒽型稠环及氮杂环连接形成的骨架,具有一定的吸电子能力,然后在骨架上连接linker及给体,形成D‑linker‑A或D‑A型的化合物;其具有较为扭曲的结构,可降低HOMO与LUMO的交叠程度,从而获得较小的单线态及三线态能级差,进一步实现高效的反系间窜跃,使更多的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具有超薄、自发光、视角宽、响应快、发光效率高、温度适应性好、生产工艺简单、驱动电压低、能耗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柔性显示、固态照明和车载显示等行业。按发光机制可分为荧光材料、磷光材料、三线态-三线态湮灭(TTA)材料与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四种。其中,荧光是单重态激子的辐射衰减跃迁;磷光则是三重态激子辐射衰减到基态所发射的光;TTA材料是两个三线态激子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单线态激子,通过辐射跃迁回到基态;而对于TADF材料当S1态与T1态之间的能隙值较小且T1态激子寿命较长时,在一定温度条件下,T1态激子可以反向系间窜越(RISC)实现T1→S1的过程,再由S1态辐射衰减至基态。根据自旋量子统计理论,单重态激子和三重态激子的形成概率比例是1:3,所以荧光材料内量子效率不超过25%的限制,依据朗伯发光模式,光取出效率为20%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



其中,Y选自-O-、-S-、-PO(Ph)-、-PS(Ph)、-SO2-、或者把连接Y的键去掉使之成单键;
所述R1′~R5′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环基;
或者R1′与R2′连接成环;
或者R4′与R5′连接成环;
所述R1~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环基;
i为0~4的整数;
L选自共价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亚杂环基;
n为0~2的整数;
Ar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4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40的芳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40的杂环基;
m为1~4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的C1~C20的烷基、取代的C1~C20的烷氧基、取代的C1~C20的烷硫基、取代的C1~C20的烷胺基、取代的C3~C20的环烷基、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的C6~C30的芳胺基、取代的C3~C30的杂环基、取代的C6~C40的芳基、取代的C6~C40的芳胺基、取代的C3~C40的杂环基、取代的C6~C30的亚芳基与取代的C3~C30的亚杂环基中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C1~C10的烷基、C1~C10烷氧基、C1~C10的烷硫基、C3~C10的环烷基、C6~C20的芳基与C3~C20的杂环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r选自下面结构中的一种:






Z选自C、N、O或S;m、n、p各自独立地选自0、1或2;
U1、U2、U3和U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C1~C10烷基、C6~C20芳基、C6~C20芳胺基与C3~C20杂环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当Z为氧原子或硫原子时,p为0;
#、#1~#3表示连接键的位置,且连接位置选自#1~#3中的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具有式(I-1)~式(I-6)所述的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式(I-1)所示的结构:



所述L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并吡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吡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佺高威牛晶华张磊代文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