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绞车钢丝绳防跑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559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绞车钢丝绳防跑偏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第一龙门框架,第一龙门框架内设置有可在底座上横移的平移装置;平移装置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竖直托辊,两个竖直托辊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托辊和下托辊,两个竖直托辊、上托辊和下托辊之间形成钢丝绳穿过空间;平移装置的一侧连接有施力机构,施力机构用于向平移装置施力,以使平移装置在第一龙门框架内平移,进而调节钢丝绳的运行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平移装置,且在平移装置上通过竖直托辊、上托辊和下托辊形成钢丝绳穿过空间,随着调节平移装置的平移,通过钢丝绳穿过空间调节钢丝绳的走向,进而防止钢丝绳跑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绞车钢丝绳防跑偏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绞车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煤矿绞车钢丝绳防跑偏装置。
技术介绍
绞车是煤矿巷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其通过钢丝绳带动矿车或其他矿下设备在轨道上运行。在绞车通过回收钢丝绳带动矿车或其他矿下设备返程时,需要将钢丝绳缠绕在滚筒上,在该过程中,由于巷道地质构造、拐弯及绞车安装问题,存在绞车钢丝绳滚筒出绳或跑偏现象,此时就需要纠正钢丝绳的运行方向,以防出现安全事故。常用的方法是,绞车操作人员手持钎杆、撬杠等,将其底端插在地面上并尽量固定,手持顶端通过钎杆或撬杠等将钢丝绳强行推回正确运转方向。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操作人员来讲是非常危险的,而且也极大的影响了绞车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绞车钢丝绳防跑偏装置,以调整钢丝绳的方向,解决钢丝绳跑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绞车钢丝绳防跑偏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第一龙门框架,第一龙门框架内设置有可在底座上横移的平移装置;平移装置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竖直托辊,两个竖直托辊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托辊和下托辊,两个竖直托辊、上托辊和下托辊之间形成钢丝绳穿过空间;平移装置的一侧连接有施力机构,施力机构用于向平移装置施力,以使平移装置在第一龙门框架内平移,进而调节钢丝绳的运行方向。进一步地,底座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平移轨道。进一步地,平移轨道由底部横板和两个侧挡板构成。进一步地,第一龙门框架包括与平移轨道平行设置的顶梁,顶梁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有侧梁,两个侧梁底端均设置在底座上。进一步地,侧梁分为上部和下部,至少一个侧梁的下部开设有横向通孔,横向通孔用于施力机构穿过。进一步地,平移装置还包括支撑平板,支撑平板下方设置有滚轮,滚轮用于在平移轨道内滚动。进一步地,支撑平板上设置有第二龙门框架,竖直托辊、上托辊和下托辊均安装在第二龙门框架上;第二龙门框架包括限位顶梁,限位顶梁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用于套在第一龙门框架的顶梁的下部。进一步地,第二龙门框架还包括两个侧边梁,一个侧边梁与施力机构连接。进一步地,施力机构包括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穿过横向通孔、且其端部与侧边梁铰接,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推杆,第二推杆的中部铰接于第一龙门框架的侧梁上。进一步地,第二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加长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平移装置,且在平移装置上通过竖直托辊、上托辊和下托辊形成钢丝绳穿过空间,随着调节平移装置的平移,通过钢丝绳穿过空间调节钢丝绳的走向,进而防止钢丝绳跑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煤矿绞车钢丝绳防跑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龙门框架;11.立杆;12.定位支撑板;2.底座;21.平移轨道;3.平移装置;31.限位顶梁;32.上托辊;33.竖直托辊;34.下托辊;35.支撑平板;36.滚轮;4.施力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煤矿绞车钢丝绳防跑偏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2,底座2上设置有第一龙门框架1,第一龙门框架1内设置有可在底座2上横移的平移装置3;平移装置3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竖直托辊33,两个竖直托辊33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托辊32和下托辊34,两个竖直托辊33、上托辊32和下托辊34之间形成钢丝绳穿过空间;平移装置3的一侧连接有施力机构4,施力机构4用于向平移装置3施力,以使平移装置3在第一龙门框架1内平移,进而调节钢丝绳的运行方向。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平移装置,且在平移装置上通过竖直托辊、上托辊和下托辊形成钢丝绳穿过空间,随着调节平移装置的平移,通过钢丝绳穿过空间调节钢丝绳的走向,进而防止钢丝绳跑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在本专利技术中底座2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平移轨道21,每条平行轨道21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横梁上。进一步地,平移轨道21由底部横板和两个侧挡板构成,进而通过底部横板、两个侧板和两端部的横梁使得平移轨道21形成封闭的轨道,防止平移装置3从平移轨道21内滑出。另外,在横梁上可以开孔,方便与地面进行固定。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龙门框架1包括与平移轨道21平行设置的顶梁,顶梁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有侧梁11,两个侧梁11底端均设置在底座2上。该第一龙门框架1的龙门朝向钢丝绳运行方向,进而可以保证平移装置3在横移的同时可以调整钢丝绳的运行方向。具体的,侧梁11分为上部和下部,至少一个侧梁11的下部开设有横向通孔,横向通孔用于施力机构4穿过。通常,平行轨道21是两个,均匀的分布在底座2的横梁上,并且侧梁11也通常是设置在横梁的中间,平移装置3由于底部滚轮装在平移轨道上,所以也是位于装置的中间部位,因此,在装置的中间向施力平移装置3施力时最为省力,因此,为了使得施力机构4能够更加省力,将其穿过横向通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平移装置3还包括支撑平板35,支撑平板35下方设置有滚轮36,滚轮36用于在平移轨道21内滚动。支撑平板35上设置有第二龙门框架,竖直托辊33、上托辊32和下托辊34均安装在第二龙门框架上;第二龙门框架包括限位顶梁31,限位顶梁31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用于套在第一龙门框架1的顶梁的下部。通过设置限位顶梁31,可以实现平移装置3的上部固定及限位,防止其倾倒。作为一种具体实现形式,第二龙门框架还包括两个侧边梁,一个侧边梁与施力机构4连接。施力机构4包括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穿过横向通孔、且其端部与侧边梁铰接,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推杆,第二推杆的中部铰接于第一龙门框架1的侧梁11上。所述第二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加长杆。通过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铰接,可以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达到快速施力、省力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为:将绞车钢丝绳穿过平移装置3上的钢丝绳穿过空间,固定底座2。当发现钢丝绳跑偏需要纠正时,操作工推/拉加长杆使得第一推杆向平移装置3施加推/拉力,使平移装置3带动钢丝绳运动,纠正其运转方向,使其回归正确的方向,当钢丝绳回到正确的运转方向后,松开加长杆,此时,钢丝绳位于两个竖直托辊33、上托辊32和下托辊34之间,正常运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绞车钢丝绳防跑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第一龙门框架(1),所述第一龙门框架(1)内设置有可在所述底座(2)上横移的平移装置(3);/n所述平移装置(3)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竖直托辊(33),两个所述竖直托辊(33)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托辊(32)和下托辊(34),两个所述竖直托辊(33)、上托辊(32)和下托辊(34)之间形成钢丝绳穿过空间;/n所述平移装置(3)的一侧连接有施力机构(4),所述施力机构(4)用于向所述平移装置(3)施力,以使所述平移装置(3)在所述第一龙门框架(1)内平移,进而调节所述钢丝绳的运行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绞车钢丝绳防跑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第一龙门框架(1),所述第一龙门框架(1)内设置有可在所述底座(2)上横移的平移装置(3);
所述平移装置(3)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竖直托辊(33),两个所述竖直托辊(33)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托辊(32)和下托辊(34),两个所述竖直托辊(33)、上托辊(32)和下托辊(34)之间形成钢丝绳穿过空间;
所述平移装置(3)的一侧连接有施力机构(4),所述施力机构(4)用于向所述平移装置(3)施力,以使所述平移装置(3)在所述第一龙门框架(1)内平移,进而调节所述钢丝绳的运行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绞车钢丝绳防跑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平移轨道(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绞车钢丝绳防跑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轨道(21)由底部横板和两个侧挡板构成。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煤矿绞车钢丝绳防跑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龙门框架(1)包括与所述平移轨道(21)平行设置的顶梁,所述顶梁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有侧梁(11),两个所述侧梁(11)底端均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矿绞车钢丝绳防跑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11)分为上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法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