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空泡两栖式水翼跨介质地效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50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空泡两栖式水翼跨介质地效飞行器。超空泡两栖式水翼跨介质地效飞行器,包括:飞行器主体,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浮力调节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飞行动力机构;水翼,一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及水下推动装置,包括与所述水翼的另一端连接的水下推进机构、以及与所述水下推进机构连接的空化器,所述空化器用于使所述水下推动装置的外表面形成超空泡。上述的超空泡两栖式水翼跨介质地效飞行器同时具备水下作业与贴近水面高速航行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空泡两栖式水翼跨介质地效飞行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
,特别是涉及超空泡两栖式水翼跨介质地效飞行器。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飞行器领域中,飞行器只能在空中或贴近水面进行航行,而无法实现同时具备水下作业与贴近水面高速飞行的功能。为了拓展现有飞行器的作业环境和应用范围,充分利用水下航行的高度隐蔽性和空中飞行的高机动性的优势,研究具有水空两栖生存能力的跨介质飞行器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同时具备水下作业与贴近水面高速航行的功能的超空泡两栖式水翼跨介质地效飞行器。一种超空泡两栖式水翼跨介质地效飞行器,包括:飞行器主体,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浮力调节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飞行动力机构;水翼,一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及水下推动装置,包括与所述水翼的另一端连接的水下推进机构、以及与所述水下推进机构连接的空化器,所述空化器用于使所述水下推动装置的外表面形成超空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翼为两个,所述水下推动装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水翼分别设置在所述飞行器主体的左右两侧,两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空泡两栖式水翼跨介质地效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飞行器主体,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浮力调节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飞行动力机构;/n水翼,一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及/n水下推动装置,包括与所述水翼的另一端连接的水下推进机构、以及与所述水下推进机构连接的空化器,所述空化器用于使所述水下推动装置的外表面形成超空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空泡两栖式水翼跨介质地效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飞行器主体,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浮力调节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飞行动力机构;
水翼,一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及
水下推动装置,包括与所述水翼的另一端连接的水下推进机构、以及与所述水下推进机构连接的空化器,所述空化器用于使所述水下推动装置的外表面形成超空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空泡两栖式水翼跨介质地效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翼为两个,所述水下推动装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水翼分别设置在所述飞行器主体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水下推动装置与两个所述水翼一一对应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空泡两栖式水翼跨介质地效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调节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浮力调节组件,至少一个所述浮力调节组件位于所述超空泡两栖式水翼跨介质地效飞行器的质心的前方,至少一个所述浮力调节组件位于所述超空泡两栖式水翼跨介质地效飞行器的质心的后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空泡两栖式水翼跨介质地效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浮力调节组件均包括沿所述飞行器主体的宽度方向设置的两个浮力调节单元,两个所述浮力调节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超空泡两栖式水翼跨介质地效飞行器的质心的左右两侧;
每个所述浮力调节单元均包括具有水口的浮筒、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浮筒内的活塞组件以及与所述活塞组件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活塞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水口,以改变所述浮筒的进水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空泡两栖式水翼跨介质地效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电机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敏刘波张为华赵小宇谢泽阳李尚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