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建筑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49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建筑推车,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推车本体,两个所述铰接板之间穿插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两端皆延伸至铰接板的外侧并转动连接有行走轮,两个所述铰接板之间的驱动轴中间位置处套设有单项轴承,且单项轴承的外圈上焊接有齿轮盘,所述驱动轴外侧的推车本体底部焊接有L型挤压筒,且L型挤压筒的另一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外侧的中间位置处焊接有卡条,所述L型挤压筒一侧的顶部连接有导向管,其中一根所述推车把手的底部横向焊接有挤压筒。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辅助推车进行上坡行走,降低劳动者的强度,使得推车本体在上坡时更加省力,下坡时便于对推车进行减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建筑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的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建筑推车。
技术介绍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土木工程是指除房屋建筑以外,为新建、改建或扩建各类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等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实体。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会使用到建筑推车,从而对水泥、沙等等物料进行运输,而使用建筑推车时难免会遇到上下坡的路况,在上坡的过程中往往由于推车内部堆积大量的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很难将推车在上坡时进行推动,即使将推车推上坡,也大大增加了劳动者的强度,不便对省力,下坡时由于推车的冲击力较大,容易造成推车的冲力过快对使用者的背部造成撞击,影响使用者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建筑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本体(1),所述推车本体(1)的一端横向焊接有两根推车把手(2),所述推车本体(1)底部中间位置处的两侧皆焊接有铰接板(9),且两个所述铰接板(9)之间穿插有驱动轴(11),所述铰接板(9)通过轴承(17)套设在驱动轴(11)上,所述驱动轴(11)的两端皆延伸至铰接板(9)的外侧并转动连接有行走轮(8);/n两个所述铰接板(9)之间的驱动轴(11)中间位置处套设有单项轴承(12),且单项轴承(12)的外圈上焊接有齿轮盘(10),所述驱动轴(11)外侧的推车本体(1)底部焊接有L型挤压筒(13),且L型挤压筒(13)的另一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建筑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本体(1),所述推车本体(1)的一端横向焊接有两根推车把手(2),所述推车本体(1)底部中间位置处的两侧皆焊接有铰接板(9),且两个所述铰接板(9)之间穿插有驱动轴(11),所述铰接板(9)通过轴承(17)套设在驱动轴(11)上,所述驱动轴(11)的两端皆延伸至铰接板(9)的外侧并转动连接有行走轮(8);
两个所述铰接板(9)之间的驱动轴(11)中间位置处套设有单项轴承(12),且单项轴承(12)的外圈上焊接有齿轮盘(10),所述驱动轴(11)外侧的推车本体(1)底部焊接有L型挤压筒(13),且L型挤压筒(13)的另一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板(14),所述活塞板(14)外侧的中间位置处焊接有卡条(16),且卡条(16)的一端穿过L型挤压筒(13)另一端的端部,所述L型挤压筒(13)一侧的顶部连接有导向管(7),其中一根所述推车把手(2)的底部横向焊接有挤压筒(6),且挤压筒(6)的一端与导向管(7)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挤压筒(6)的另一端横向转动连接有螺纹杆(4),且螺纹杆(4)的一端延伸至挤压筒(6)的内部焊接有活塞块(5),所述旋转把手(3)的另一端焊接有旋转把手(3);
所述齿轮盘(10)两侧的驱动轴(11)皆通过轴承套设有U型固定块(18),且U型固定块(18)内侧的驱动轴(11)上以驱动轴(11)为圆心等间距焊接有第一梯形块(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惠安县辋川镇千绪广告设计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