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导磁悬浮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463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所述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包括车架、抱臂、杜瓦、超导体、永磁轨道、铁芯、线圈和电源。所述抱臂设置在所述车架底部的侧面,所述杜瓦设置在所述车架底部,所述超导体设置在所述杜瓦内,所述永磁轨道设置在所述杜瓦下方,所述铁芯设置在所述永磁轨道下方,所述线圈套设在所述铁芯上,以及所述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所述线圈两端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所述超导体与所述永磁轨道的上表面磁场实现悬浮及导向功能,永磁轨道下表面磁场与通电后的所述线圈实现驱动功能,磁悬浮列车利用同一永磁轨道实现了悬浮‑导向和驱动功能,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永磁轨道的磁能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导磁悬浮列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超导磁悬浮列车。
技术介绍
目前了解到传统超导磁悬浮列车,利用超导态中超导体的抗磁性与侧向稳定性对磁轨形成作用力,使列车具备悬浮-导向功能,再通过独立的电机驱动。相对而言,传统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导向与驱动一体化程度不高。另外,独立的电机使用的是独立的绕组铺轨式和永磁体铺轨式的直线电机,需要在轨道上另外铺设一永磁磁轨或者励磁磁轨,成本较为昂贵;而磁轨下表面的磁场未能被应用,整个磁轨系统磁场能量的利用率仍有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导磁悬浮列车,以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超导磁悬浮列车,所述超导磁悬浮列车包括车架、抱臂、杜瓦、超导体、永磁轨道、铁芯、线圈和电源。所述抱臂设置在所述车架底部,所述杜瓦设置在所述车架底部,所述超导体设置在所述杜瓦内,所述永磁轨道设置在所述杜瓦下方,所述铁芯设置在所述永磁轨道下方,所述线圈套设在所述铁芯上,以及所述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导磁悬浮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架(1);/n抱臂(3),所述抱臂(3)设置在所述车架(1)底部;/n杜瓦(4),所述杜瓦(4)设置在所述车架(1)底部;/n超导体,所述超导体设置在所述杜瓦(4)内;/n永磁轨道(5),所述永磁轨道(5)设置在所述杜瓦(4)下方;/n铁芯(6),所述铁芯(6)设置在所述永磁轨道(5)下方;/n线圈(7),所述线圈(7)套设在所述铁芯(6)上;以及/n电源(8),所述电源(8)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所述线圈(7)两端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导磁悬浮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1);
抱臂(3),所述抱臂(3)设置在所述车架(1)底部;
杜瓦(4),所述杜瓦(4)设置在所述车架(1)底部;
超导体,所述超导体设置在所述杜瓦(4)内;
永磁轨道(5),所述永磁轨道(5)设置在所述杜瓦(4)下方;
铁芯(6),所述铁芯(6)设置在所述永磁轨道(5)下方;
线圈(7),所述线圈(7)套设在所述铁芯(6)上;以及
电源(8),所述电源(8)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所述线圈(7)两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磁悬浮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磁悬浮列车还包括轨道主体(2),所述永磁轨道(5)设置在所述轨道主体(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导磁悬浮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轨道(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永磁轨道(5)分别设置在所述轨道主体(2)的两侧,两个所述永磁轨道(5)与所述轨道主体(2)固定连接;所述抱臂(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抱臂(3)分别设置在所述车架(1)底部的两侧;所述杜瓦(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杜瓦(4)分别设置在所述车架(1)底部的两侧;两个所述永磁轨道(5)分别设置在所述杜瓦(4)下方;所述铁芯(6)设置有两个,所述铁芯(6)包括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两个所述铁芯(6)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永磁轨道(5)下方,两个所述铁芯(6)分别设置在所述轨道主体(2)的两侧;所述线圈(7)有四个,四个所述线圈(7)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第一铁芯和两个所述第二铁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磁悬浮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磁悬浮列车还包括支撑部(10),所述支撑部(10)设置在地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珺李静杜一星邓自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