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导体板式永磁电动悬浮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浮列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导体板式永磁电动悬浮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现代高科技轨道交通工具,它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再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牵引列车运行。现有的磁浮列车大多在车辆底部安装超导磁体(放在液态氦储存槽内),基于零磁通悬浮原理,即由安装在轨道上的线圈与车载超导体相互作用来提供导向和悬浮力。当车载磁体偏离线圈中心位置时,在线圈中感应出电磁场,线圈上部与车载磁极相同,下部相反,产生悬浮力;当列车左右偏离中心位置时,左右绕组的磁通不一样,列车偏向侧的线圈感应磁场磁极与车载磁场磁极相同,产生排斥力,偏离侧相反,产生吸引力,从而产生导向力。现有的悬浮列车存在较多的问题:超导电线需用液氦冷却至-269℃才能形成超导磁体,冷却系统造价高,制冷设备耗费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导体板式永磁电动悬浮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以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导体板式永磁电动悬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列车车体(1);/n转向架(2),设置在所述列车车体(1)的下方,嵌于“U”型轨道(7)内,所述转向架(2)和“U”型轨道(7)的两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n导体板(4),所述导体板(4)设置在所述转向架(2)和“U”型轨道(7)之间;/n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设置在所述转向架(2)和所述导体板(4)之间;/n车载磁体(6),所述车载磁体(6)设置在所述导体板(4)和所述驱动机构(5)之间;/n“U”型轨道(7),设置在所述列车车体(1)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导体板式永磁电动悬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列车车体(1);
转向架(2),设置在所述列车车体(1)的下方,嵌于“U”型轨道(7)内,所述转向架(2)和“U”型轨道(7)的两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导体板(4),所述导体板(4)设置在所述转向架(2)和“U”型轨道(7)之间;
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设置在所述转向架(2)和所述导体板(4)之间;
车载磁体(6),所述车载磁体(6)设置在所述导体板(4)和所述驱动机构(5)之间;
“U”型轨道(7),设置在所述列车车体(1)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导体板式永磁电动悬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板(4)包括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向架(2)的两侧,每组所述导体板(4)包括上导体板和下导体板,上导体板和下导体板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导体板式永磁电动悬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体板和下导体板均为横向设置的铝板,所述上导体板和下导体板均设置在所述“U”型轨道(7)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导体板式永磁电动悬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磁体(6)与下导体板的耦合面积大于所述车载磁体(6)与上导体板的耦合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导体板式永磁电动悬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磁体(6)包括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向架(2)的两侧,每组所述车载磁体(6)包括多个永磁体,相邻永磁体的N极和S极交替排列,第一个永磁体N极设置在所述导体板(4)一侧,S极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5)一侧,第二个永磁体S极设置在所述导体板(4)一侧,N极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5)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导体板式永磁电动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自刚,石洪富,黄欢,张江华,郑珺,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