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打孔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耐磨结构,所述耐磨结构包括光滑树脂层、吸水层、钢板层、泡沫层,所述耐磨结构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开关手,所述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风叶、转动轴、过滤棉、排气管、集尘盒,所述除尘装置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滚轮,所述主体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便捷结构,所述便捷结构包括支撑柱、拉环、摩擦纹,涉及打孔技术领域。该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打孔设备,设有耐磨结构,除尘装置,可以增加使用寿命,还可以保障身体健康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打孔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孔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打孔设备。
技术介绍
打孔器精准度高,不易变形,大的孔很平整,也很美观,基本上不需要后期再次处理,使用的成本也很低,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但是存在摩擦力大,容易损害机器,则需要经常新的仪器,需要很大的成本,并且在仪器使用时会有很多的灰尘散漫在空中,这些灰尘很容易被吸入人体,对人身造成很大的伤害,有的仪器使用时也不方便,不能随时移送搬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打孔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打孔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打孔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耐磨结构,所述耐磨结构包括光滑树脂层、吸水层、钢板层、泡沫层,所述耐磨结构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开关手,所述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风叶、转动轴、过滤棉、排气管、集尘盒,所述除尘装置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滚轮,所述主体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便捷结构,所述便捷结构包括支撑柱、拉环、摩擦纹,所述便捷结构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钻头。优选的,所述光滑树脂层位于吸水层的一侧外表面,所述吸水层位于钢板层的一侧外表面,所述钢板层位于泡沫层的一侧外表面,所述支撑柱位于拉环的一侧外表面,所述拉环位于摩擦纹的一侧外表面。优选的,所述风叶位于转动轴的一侧外表面,所述转动轴位于过滤棉的一侧外表面,所述过滤棉位于排气管的一侧外表面,所述排气管位于集尘盒的一侧外表面。优选的,所述光滑树脂层的一侧外表面与吸水层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吸水层的另一侧外表面与钢板层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钢板层的另一侧外表面与泡沫层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外表面与拉环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拉环的一侧外表面与摩擦纹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风叶的一侧外表面与转动轴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一侧外表面与过滤棉的一侧外表面固活动连接,所过滤棉的另一侧外表面与排气管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外表面与集尘盒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主体与耐磨结构活动连接,所述耐磨结构与开关手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除尘装置与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下端外表面与钻头的一端外表面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打孔设备,通过设置的耐磨结构,除尘装置,便捷结构,可以更加耐磨,增加仪器的使用期限,提高使用寿命,省去更换仪器的费用,节约了成本,更好的除尘去除了使用时空气中的灰尘,保证了身体健康,还可以随时提拉搬动,让使用更加顺畅,深受人民群众欢迎,大大的提高了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耐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除尘装置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便捷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耐磨结构,201、光滑树脂层,202、吸水层,203、钢板层,204、泡沫层,3、开关手,4、除尘装置,401、风叶,402、转动轴,403、过滤棉,404、排气管,405、集尘盒,5、滚轮,6、底板,7、便捷结构,701、支撑柱,702、拉环,703、摩擦纹,8、活塞杆,9、钻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打孔设备,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耐磨结构2,耐磨结构2包括光滑树脂层201、吸水层202、钢板层203、泡沫层204,耐磨结构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开关手3,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板6,底板6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除尘装置4,除尘装置4包括风叶401、转动轴402、过滤棉403、排气管404、集尘盒405,除尘装置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滚轮5,主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活塞杆8,活塞杆8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便捷结构7,便捷结构7包括支撑柱701、拉环702、摩擦纹703,便捷结构7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钻头9。光滑树脂层201位于吸水层202的一侧外表面,吸水层202位于钢板层203的一侧外表面,钢板层203位于泡沫层204的一侧外表面,支撑柱701位于拉环702的一侧外表面,拉环702位于摩擦纹703的一侧外表面,增加了使用寿命。风叶401位于转动轴402的一侧外表面,转动轴402位于过滤棉403的一侧外表面,过滤棉403位于排气管404的一侧外表面,排气管404位于集尘盒405的一侧外表面,节约了成本。光滑树脂层201的一侧外表面与吸水层20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吸水层202的另一侧外表面与钢板层20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钢板层203的另一侧外表面与泡沫层204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支撑柱701的一端外表面与拉环702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拉环702的一侧外表面与摩擦纹703固定连接,保障了身体健康。风叶401的一侧外表面与转动轴402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转动轴402的一侧外表面与过滤棉403的一侧外表面固活动连接,所过滤棉403的另一侧外表面与排气管404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排气管404的另一端外表面与集尘盒40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更加方便使用。主体1与耐磨结构2活动连接,耐磨结构2与开关手3活动连接,提高了使用效果。除尘装置4与底板6可拆卸连接,活塞杆8的下端外表面与钻头9的一端外表面活动连接,节约了成本。工作原理:本申请专利由主体1、耐磨结构2、吸水层202、钢板层203、泡沫层204、开关手3、除尘装置4、风叶401、转动轴402、过滤棉403、排气管404、集尘盒405、滚轮5、底板6、便捷结构7、支撑柱701、拉环702、摩擦纹703、活塞杆8、钻头9等部件组成,首先将主体1和底板6安装好,耐磨结构2可以减少摩擦力,减少摩擦损坏,由光滑树脂层201、吸水层202、钢板层203、泡沫层204,拉下开关手3,活塞杆8运行,使得钻头9上下快速转动,便捷结构7更方便提拉,由支撑柱701连接活塞杆8上端,按住摩擦纹703提拉拉环702,更方便操作,除尘装置4可以吸收钻孔过程中的灰尘,转动轴402带动风叶401转动,吸入脏空气经过过滤棉403。空气从排气管404排出,灰尘则被收集到集尘盒405,想要移动方位时,可以一边简单的提拉活塞杆8一边通过滚轮5移动底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打孔设备,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耐磨结构(2),所述耐磨结构(2)包括光滑树脂层(201)、吸水层(202)、钢板层(203)、泡沫层(204),所述耐磨结构(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开关手(3),所述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除尘装置(4),所述除尘装置(4)包括风叶(401)、转动轴(402)、过滤棉(403)、排气管(404)、集尘盒(405),所述除尘装置(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滚轮(5),所述主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活塞杆(8),所述活塞杆(8)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便捷结构(7),所述便捷结构(7)包括支撑柱(701)、拉环(702)、摩擦纹(703),所述便捷结构(7)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钻头(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打孔设备,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耐磨结构(2),所述耐磨结构(2)包括光滑树脂层(201)、吸水层(202)、钢板层(203)、泡沫层(204),所述耐磨结构(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开关手(3),所述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除尘装置(4),所述除尘装置(4)包括风叶(401)、转动轴(402)、过滤棉(403)、排气管(404)、集尘盒(405),所述除尘装置(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滚轮(5),所述主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活塞杆(8),所述活塞杆(8)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便捷结构(7),所述便捷结构(7)包括支撑柱(701)、拉环(702)、摩擦纹(703),所述便捷结构(7)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钻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树脂层(201)位于吸水层(202)的一侧外表面,所述吸水层(202)位于钢板层(203)的一侧外表面,所述钢板层(203)位于泡沫层(204)的一侧外表面,所述支撑柱(701)位于拉环(702)的一侧外表面,所述拉环(702)位于摩擦纹(703)的一侧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401)位于转动轴(402)的一侧外表面,所述转动轴(402)位于过滤棉(403)的一侧外表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月进,
申请(专利权)人:许月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