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B6钛合金大规格棒材自由锻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3469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TB6钛合金大规格棒材自由锻造方法,原料为Φ520~720mm的大规格TB6钛合金铸锭,其锻造方法的工艺路线是:铸锭高温均匀化处理后开坯镦拔→首次α+β相区镦拔→首次β再结晶处理后镦拔→第2次α+β相区镦拔→第2次β再结晶处理后镦拔→第3次α+β相区镦拔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生产出无异常长大大晶粒、无β斑的,组织均匀性良好、锻造火次较少、性能优良、直径为Φ120~Φ400mm的大规格α+β两相区组织棒材,解决了其行业内技术难点,且其力学性能富余量充足,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B6钛合金大规格棒材自由锻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钛合金棒材锻造
,具有涉及一种材料的短流程、过程可控性强的自由锻造加工工艺,用于TB6钛合金大规格铸锭生产的大规格棒材,解决在锻造过程中TB6合金局部晶粒异常长大及成品棒材β斑问题,棒材的主要规格为Φ120~Φ400mm,该合金棒材可以用于制备飞机机身、机翼和起落架等关键结构件。
技术介绍
TB6钛合金名义成分为Ti-10V-2Fe-3Al,是一种高强、高韧和高淬透性的近β型钛合金。TB6钛合金由于其成分含有2%左右的Fe元素,Fe元素分配系数较小,极易在熔炼、加工过程中形成β斑(β斑指在β转变温度以下25℃或在775℃经热处理后,初生α相<5%的区域,在任意方向≥0.76mm,一般认为Fe元素的波动<0.3%,即可不会产生β斑),且使用的铸锭规格越大,成品棒材产生β斑的机率越大。目前国内采用大规格铸锭(铸锭直径≥520mm且铸锭重量≥1.5吨)生产大规格(棒材直径≥120mm)棒材,一直存在β斑问题,导致TB6钛合金在国内无法大规模应用,此为行业内公认的技术难点;TB6钛合金为近β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B6钛合金大规格棒材自由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TB6钛合金铸锭在高温均匀化处理后进行开坯镦拔;然后进行首次α+β相区镦拔;再进行首次β再结晶处理后镦拔;接着进行第2次α+β相区镦拔;紧接着进行第2次β再结晶处理后镦拔;最后经过第3次α+β相区镦拔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B6钛合金大规格棒材自由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TB6钛合金铸锭在高温均匀化处理后进行开坯镦拔;然后进行首次α+β相区镦拔;再进行首次β再结晶处理后镦拔;接着进行第2次α+β相区镦拔;紧接着进行第2次β再结晶处理后镦拔;最后经过第3次α+β相区镦拔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B6钛合金大规格棒材自由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均匀化处理后进行开坯镦拔步骤中,控制高温均匀化处理加热温度为1150℃~1300℃,保温总时间≥2880mi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B6钛合金大规格棒材自由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1)铸锭高温均匀化处理后开坯镦拔
高温均匀化处理加热温度为1150℃~1300℃,保温总时间为2880~9000min,火次控制在1~2火,总锻比控制在5.00~10.00之间;
(2)首次α+β相区镦拔
加热温度在相变点以下30℃~70℃,保温时间为[(0.50~0.85)×坯料最小横截尺寸]min,火次控制为1火,总锻造比控制在1.90~4.00之间;
(3)首次β再结晶处理后镦拔
首次β再结晶处理加热温度为相变点以上60℃~120℃,保温时间为[(0.30~0.60)×坯料最小横截尺寸+60]min,火次控制为1火,总锻造比控制在1.20~1.50之间;
(4)第2次α+β相区镦拔
加热温度在相变点以下30℃~70℃,保温时间为[(0.50~0.85)×坯料最小横截尺寸]min,火次控制为1火,总锻造比控制在1.90~4.00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敏智樊凯华培涛陈艳童攀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天钛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