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覆盖件包边连接方法,覆盖件外饰板A的边界处有向边沿外部延伸的凸片部A1,该涉凸片部A1翻折后压包合在内侧的加强板B的边沿处。以及一种包边装置,包括用于支撑覆盖件外饰板A外板面的支撑台,摆臂组件的中段铰接在基座上,驱动机构与摆臂组件铰接连接,摆臂组件上有翻折覆盖件外饰板A的边界处有向边沿外部延伸的舌片部A1的压辊或轮,基座上设置有引导摆臂组件带动压辊或轮摆动的摆动引导曲面,基座上设置有引导压辊或轮的轴芯平移的平直引导面,驱动机构与摆臂组件铰接连接轴芯、压辊或轮的轴芯、摆动引导曲面的曲率轴芯、平直引导面平行设置。实现了在狭窄空间区域实现包边作业,实现可狭小空间的内外板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覆盖件包边连接方法及其专用的包边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板状构件的连接结构及连接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左、右前车门的车窗前端部位一般设置有三角区用来安装外后视镜,该部位处的下部边界为门外板的上边沿,为确保该处的门外板整齐的外观和强度,门外板的边沿处内侧板面上通常设置加强板,由于加强板与门外板的连接处与安装外后视镜的门内板之间的间距小,通常一般也就20mm左右,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门外板和加强板,一则由于热变形导致美观效果难以保证;二则是如此狭小的空间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覆盖件的包边方法,以取代常规的焊接连接加强板的方式。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覆盖件包边连接方法,覆盖件外饰板A的边界处有向边沿外部延伸的凸片部A1,该涉凸片部A1翻折后压包合在内侧的加强板B的边沿处。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包边装置,可以在狭窄空间区域处实施包边作业以实现覆盖件外饰板与其内侧的加强板之间的连接。上述目的的实现方案是:一种包边装置,包括用于支撑覆盖件外饰板A外板面的支撑台,摆臂组件的中段铰接在基座上,驱动机构与摆臂组件铰接连接,摆臂组件上有翻折覆盖件外饰板A的边界处有向边沿外部延伸的舌片部A1的压辊或轮,基座上设置有引导摆臂组件带动压辊或轮摆动的摆动引导曲面,基座上设置有引导压辊或轮的轴芯平移的平直引导面,驱动机构与摆臂组件铰接连接轴芯、压辊或轮的轴芯、摆动引导曲面的曲率轴芯、平直引导面平行设置。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方法和实现装置,实现了在狭窄空间区域实现包边作业,实现可狭小空间的内外板连接,替代焊接连接的常规方法,也避免了焊接导致热变形等连接质量问题,在狭小空间区域内机构运行方便可靠,且待连接件的连接牢靠成本节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门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a、1b分别是图1中A部剖切位置处的包边过程状态示意图;图2、3、4分别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的工作过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6、7分别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的工作过程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所示位置时的隐藏了摆臂本体的一侧槽壁的示意图;图9是悬伸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1a、1b,汽车覆盖件包边连接方法,覆盖件外饰板A的边界处有向边沿外部延伸的凸片部A1,该凸片部A1翻折后包合在内侧的加强板B的边沿处。具体实施时,在覆盖件外饰板A的边沿处预留有向板边外部延伸的凸片部A1,加强板B的板边与覆盖件外饰板A的边沿可以处在相互平齐的位置处,然后翻折凸片部A1使其翻压包合在加强板B的边沿处。这样就方便地实现了两者的边沿处的连接,无需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避免了覆盖件外饰板A的板面热变形的情况发生,同时也避免了焊枪难以施焊的难题。车辆上有多处涉及到上述的覆盖件外饰板A与加强板的连接部位,最为典型的部位就是左、右前车门的后视镜安装处,后视镜通常是安装在门内板C上预留设置的高出门外板A的板体部分,此处的门外板又要连接内置的加强板以保证门外板的饰面作用和适度的强度,因此门外板与加强板的连接所采用的焊接连接方式,始终加难于车门制造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折翻包边的方案彻底改变了焊接连接的各种缺陷。为了保证连接的可靠性,所述的加强板B的边沿处有凹部或缺口或孔B1,所述的凸片部A1合压在凹部或缺口或孔B1所在处。这样无论是在上下方向,还是车长方向,两者之间的连接均实现了可靠的定位或称彼此限位。作为优选方案,本方法尤其适应于后视镜的安装部位板件包边式连接,覆盖件外饰板A即为车门外板A,凸片部A1布置在外后视镜安装位的下边对应的车门外板上,凸片部A1在车长方向上间隔布置若干,通常设置3~5个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凸片部A1的凸伸出的尺寸要小于门外板A与后视镜安装板即门内板C之间的距离。如图1a、1b所示的过程可见,首先将凸片部A1折翻立起,然后再折翻压合。实施例2如图2~7所示,包边装置包括用于支撑覆盖件外饰板A外板面的支撑台10,摆臂组件20的中段铰接在基座30上,驱动机构40与摆臂组件20铰接连接,摆臂组件20上有翻折覆盖件外饰板A的边界处有向边沿外部延伸的凸片部A1的压辊或轮50,基座30上设置有引导摆臂组件20带动压辊或轮50摆动的摆动引导曲面60,基座30上设置有引导压辊或轮50的轴芯平移的平直引导面70,驱动机构40与摆臂组件20铰接连接轴芯、压辊或轮50的轴芯、摆动引导曲面60的曲率轴芯、平直引导面70平行设置。上述方案中,压辊或轮50完成的是对凸片部A1的折翻、辊压作用,直至凸片部A1被压合在加强板B上,两者实现可靠连接。摆动引导曲面60、平直引导面70主要是完成压辊或轮50的运动轨迹的引导和限位作用,确保压辊50的运动轨迹与作业区域的狭小空间吻合,所以压辊轮50的直径通常略小于作业区域的狭小空间,这样既可以保证压辊50能够抵达作业空间,又保证了压合后的凸片部A1保持优良的贴附状态,避免压合口处出现开口现象;当然,回程时压辊50施加于凸片部A1上的压力是逐渐减少至完全脱离辊压的过程,由此也杜绝了压合口的开口现象。为了保证压辊50的辊压部位的可靠支撑,支撑台10的顶部有支撑面11,支撑面11支撑在门体整体呈平置状态的后视镜安装部位处的门外板A的边界处,该边界处对应设置有凸片部A1,摆臂组件20包括摆臂本体21,摆臂本体21整体呈槽型且其中部的靠近槽口处的槽壁之间设置的销轴211位于水平方向,销轴211置于基座30一侧的立板31上开设的条形孔311内,条形孔311的贯通方向为水平向且孔长方向为上下方向,布置有条形孔311的立板31部位位于摆臂本体21的槽腔内,压辊50位于条形孔311的上方,销轴211、驱动机构40与摆臂组件20铰接连接轴芯、压辊50的轴芯、摆动引导曲面60的曲率轴芯、平直引导面70均位于水平向且彼此平行设置。上述方案提供了优选的摆臂组件20及其实现摆动动作的构造方案,摆动引导曲面60的设置为摆臂本体21的摆动动作提供的初始阶段的运动轨迹,考虑到车门外饰板A与凸片部A1之间的初始夹角略大于90°,所以,摆臂本体21的摆动动作有利于首先对凸片部A1实施翻折,翻折至门外板A与凸片部A1之间的初始夹角小于90°时,方可实施辊压,即后段过程便是平直引导面70起轨迹引导作用的。摆臂本体21选用槽型结构,有利于布置和安装销轴211以及与基座30的立板31部位的配合。如图8所示,隐藏了摆臂本体21的一侧槽壁后可以完整示出摆动引导曲面60的轮廓以及其与销辊212的配合关系,具体的优选方案是基座30一侧的立板31的侧立边和下端边之间有圆弧状过渡边构成摆动引导曲面60,摆臂本体21下端靠近槽口处的槽壁之间设置的销辊212位于水平方向且与压辊50的轴芯平行,销辊212与摆动引导曲面60贴合时构成引导压辊50摆动的运动轨迹。作为优选方案,平直引导面70位于支撑台10上的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覆盖件包边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覆盖件外饰板A的边界处有向边沿外部延伸的凸片部A1,该涉凸片部A1翻折后压包合在内侧的加强板B的边沿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覆盖件包边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覆盖件外饰板A的边界处有向边沿外部延伸的凸片部A1,该涉凸片部A1翻折后压包合在内侧的加强板B的边沿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覆盖件包边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板B的边沿处有凹部或缺口或孔B1,所述的凸片部A1压在凹部或缺口或孔B1所在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覆盖件包边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覆盖件外饰板A为车门外板,舌片部A1布置在外后视镜安装位的下边对应的车门外板上。
4.一种包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覆盖件外饰板A外板面的支撑台(10),摆臂组件(20)的中段铰接在基座(30)上,驱动机构(40)与摆臂组件(20)铰接连接,摆臂组件(20)上有翻折覆盖件外饰板A的边界处有向边沿外部延伸的舌片部A1的压辊或轮(50),基座(30)上设置有引导摆臂组件(20)带动压辊或轮(50)摆动的摆动引导曲面(60),基座(30)上设置有引导压辊或轮(50)的轴芯平移的平直引导面(70),驱动机构(40)与摆臂组件(20)铰接连接轴芯、压辊或轮(50)的轴芯、摆动引导曲面(60)的曲率轴芯、平直引导面(70)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台(10)的顶部有支撑面(11),支撑面(11)支撑在门体整体呈平置状态的后视镜安装部位处的车门外饰板A的边界处,该边界处对应设置有凸片部A1,摆臂组件(20)包括摆臂本体(21),摆臂本体(21)整体呈槽型且其中部的靠近槽口处的槽壁之间设置的销轴(211)位于水平方向,销轴(211)置于基座(30)一侧的立板(31)上开设的条形孔(311)内,条形孔(311)的贯通方向为水平向且孔长方向为上下方向,布置有条形孔(311)的立板(31)部位位于摆臂本体(21)的槽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江怀,王玉成,吴勇彪,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