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通量共价有机框架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26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通量共价有机框架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质量分数为15%~22%的聚酰亚胺,配置成聚合物溶液;将所述聚合物溶液利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膜,制成的膜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得到聚合物原膜;配置质量分数为0.5%~5%的己二胺醇溶液;将所述原膜置于己二胺醇溶液中,静置4~12h得到交联支撑膜;配置对苯二胺溶液,将多巴胺加入对苯二胺溶液中;配置三醛基间苯三酚溶液;将三醛基间苯三酚溶液加入步骤三得到的溶液中;将所述交联支撑膜置于步骤四得到的溶液中,最后得到COF纳滤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COF纳滤膜具有高的脱盐以及有机溶剂/染料分离性能等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纳滤膜制备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通量共价有机框架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通量共价有机框架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水资源匮乏与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膜分离技术应运而生,为水处理提供了环保、高效、低能耗、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近年来,为推动先进分离膜的大规模应用和发展,研究人员不断优化和降低选择层厚度,以减小膜的传质阻力,在保证高截留率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克服通量与选择性之间的“trade-off”效应。然而在构筑超薄分离膜的过程中仍存在缺陷,提高可控性等挑战。并且随着工业化发展越来越迅速,伴随其排放的有机废液增多,如若不加处理,不仅对水资源造成污染,而且浪费可回收的有机溶剂。因此纳滤膜需要具有耐溶剂性,才能被更广泛的应用。新型材料纳滤膜的研究也越发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共价有机骨架(COFs)由于其坚固、有序、可调的多孔网络结构,在分子分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由于COF结构中本征纳米孔的存在,不需要复杂繁琐的后处理打孔过程,大大简化了膜的制备工艺。常规制备COF的过程,比如溶剂热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通量共价有机框架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一、称取质量分数为15%~22%的聚酰亚胺,配置成聚合物溶液;将所述聚合物溶液利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膜,制成的膜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得到聚合物原膜;/n二、配置质量分数为0.5%~5%的己二胺醇溶液;将所述原膜置于己二胺醇溶液中,静置4~12h得到交联支撑膜;/n三、配置对苯二胺溶液,将多巴胺加入对苯二胺溶液中;/n四、配置三醛基间苯三酚溶液;将三醛基间苯三酚溶液加入步骤三得到的溶液中;/n五、将所述交联支撑膜置于步骤四得到的溶液中,最后得到高通量共价有机框架纳滤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通量共价有机框架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称取质量分数为15%~22%的聚酰亚胺,配置成聚合物溶液;将所述聚合物溶液利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膜,制成的膜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得到聚合物原膜;
二、配置质量分数为0.5%~5%的己二胺醇溶液;将所述原膜置于己二胺醇溶液中,静置4~12h得到交联支撑膜;
三、配置对苯二胺溶液,将多巴胺加入对苯二胺溶液中;
四、配置三醛基间苯三酚溶液;将三醛基间苯三酚溶液加入步骤三得到的溶液中;
五、将所述交联支撑膜置于步骤四得到的溶液中,最后得到高通量共价有机框架纳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量共价有机框架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聚合物溶液的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飒、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量共价有机框架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将制成的膜用去离子水洗涤3~6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量共价有机框架纳滤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路张艳秋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