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组及相机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242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一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的镜座;一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并螺设于所述镜座内壁第一位置处的第一挡环;一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并螺设于所述镜座内壁第二位置处的第二挡环;一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挡环及第二挡环的一内径的镜筒;至少一收容在所述镜筒内的镜片;一连设在所述镜筒上的第一磁力产生体;一固定在所述第二挡环上的第二磁力产生体。所述第二磁力产生体与所述第一磁力产生体相对的一端磁极相同时,所述第一磁力产生体及镜筒被排斥至所述第一挡环处;所述第二磁力产生体与所述第一磁力产生体相对的一端磁极相反时,所述第一磁力产生体及镜筒被吸引至所述第二挡环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使用该镜头模组的相机模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镜头模组以及一种采用该镜头模组的相机模组。技术背景相机模组,通常包括至少一镜头模组以及一与镜头模组相对设置的影像感测器,在各种 用途的摄像装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相机模组内置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手机、摄录 机、电脑中,更是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以内置于手机中的相机模组为例来说,由于手机整体体积限制,目前多数手机中的相机 模组仅含有单个的镜头模组,即为单一焦距形式。如此,该手机中的相机模组只能清晰拍摄 到一固定范围,例如l米内的景物。而一些手机中的相机模组,其通过给该单个的镜头模组 设计一自动对焦驱动结构,以使该镜头模组能够移动以拍摄更远一些或更近一些的景物。然 而,该自动对焦驱动结构,例如马达等往往结构复杂,且使整个相机模组成本增大很多;并 且地,这类的自动对焦驱动结构往往是为一批预先设定好焦距规格的镜头模组而设计,即驱 动这些镜头模组至其它预先设定的拍摄位置以达到清晰拍摄上述固定范围内的景物。如此, 当镜片因为成形、组装差异造成整个镜头模组或较多镜头模组与该焦距规格有偏差时,而该 自动对焦驱动结构仍只能驱动这些镜头模组至预先设定的位置,此时这些镜头模组的拍摄功 能便与预期不同,即所拍摄到的影像的品质往往无法与预期相同。而这些自动对焦驱动结构 重新调节或设计必然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可依镜片调节对焦范围、且结构较简单的镜头模组及使用该镜头模 组的相机模组实为必要。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一镜座, 一第一挡环, 一第二挡环, 一镜筒,至少一镜片, 一第 一磁力产生体,以及一第二磁力产生体。所述镜座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挡环外壁设 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挡环螺设于所述镜座内壁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二挡环外壁设置有外螺 纹,所述第二挡环螺设于所述镜座内壁第二位置处。所述镜筒的一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挡环及 第二挡环的一内径;所述至少一镜片收容在所述镜筒内。所述第一磁力产生体连设在所述镜 筒上;所述第二磁力产生体固定在所述第二挡环上。所述第二磁力产生体与所述第一磁力产 生体相对的一端磁极相同时,所述第一磁力产生体及所述镜筒被排斥至所述第一挡环处;所述第二磁力产生体与所述第一磁力产生体相对的一端磁极相反时,所述第一磁力产生体及所 述镜筒被吸引至所述第二挡环处。一种相机模组,其包括一镜座, 一影像感测器, 一第一挡环, 一第二挡环, 一镜筒,至 少一镜片, 一第一磁力产生体,以及一第二磁力产生体。所述镜座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 影像感测器收容在所述镜座内。所述第一挡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挡环螺设于所述 镜座内壁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二挡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挡环螺设于所述镜座内壁 第二位置处。所述镜筒的一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挡环及第二挡环的一内径;所述至少一镜片收 容在所述镜筒内。所述第一磁力产生体连设在所述镜筒上;所述第二磁力产生体固定在所述 第二挡环上。所述第二磁力产生体与所述第一磁力产生体相对的一端磁极相同时,所述第一 磁力产生体及所述镜筒被排斥至所述第一挡环处;所述第二磁力产生体与所述第一磁力产生 体相对的一端磁极相反时,所述第一磁力产生体及所述镜筒被吸引至所述第二挡环处。所述镜头模组采用两个挡环与镜座螺设,所述两个挡环可以根据镜片成形或组装后检测 出的实际焦距值而调节、设定二者在镜座内的间距,从而简单实现使每个镜头模组装配后拍 摄功能可以与预期相同,减小成像误差。而通过两个磁力产生体可以很容易实现使镜筒在两 个挡环之间移动的目的,镜筒及其内的镜片从而可以在两个拍摄位置之间切换。如此,所述 镜头模组运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依镜片设定对焦范围;所述相机模组生产制造的成本较低,可 以适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装置中。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相机模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相机模组组装后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相机模组沿III-III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3相机模组中的第二磁力产生体吸引第一磁力产生体,第一磁力产生体及镜筒移 动至第二挡环处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镜头模组及相机模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相机模组100包括一镜头模组10以及一影 像感测模组20,所述影像感测模组20与所述镜头模组10相对设置。所述镜头模组10包括一镜座11, 一第一挡环12, 一第二挡环13, 一镜筒14,至少一镜片 15, 一第一磁力产生体16,以及一第二磁力产生体17。所述镜座l l包括一圆筒形部位l 12以及一与所述圆筒形部位l 12相贯通的方框形部位114。所述圆筒形部位112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挡环12及第二挡环13外壁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挡环12螺设于所述镜座 11的圆筒形部位l 12内壁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二挡环13螺设于所述镜座11的圆筒形部位l 12内 壁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一挡环12可以先通过点胶固定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一挡环12在 靠近所述第二挡环13的端面开设有一环形台阶122,所述第二挡环13在背离所述第一挡环12 的表面开设有一环形台阶132。所述镜筒14包括一靠近所述第一挡环12的第一端142,以及一靠近所述第二挡环13的第 二端144。所述第一端142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端144外径以及所述环形台阶122内径;所述第二 端144外径大于所述环形台阶122内径且小于所述环形台阶122外径,所述第二端144外径还大 于所述第二挡环13内径,如此地,所述镜筒14在移动至所述第一挡环12及第二挡环13处时, 会被所述第一挡环12及第二挡环13挡住。所述镜筒14的第二端144端面还开设有一环形凹槽 146。所述镜座ll、第一挡环12、第二挡环13以及镜筒14均可以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至少一镜片15可以由塑料或玻璃制成,其收容于所述镜筒14中。所述至少一镜片 15可以在成形后检测出其焦距值,或者当有多个镜片15时,可以在该多个镜片15组装入所述 镜筒14后检测出整体的焦距值。所述焦距值测出后,上述第二挡环13螺设的第二位置可以根 据该焦距值以及预先希望达到的对焦范围而作适当调节,然后再通过点胶固定。如此地,即 是使每个镜头模组装配好以后,其拍摄功能均与预先设计值相同。所述第一磁力产生体16为一磁铁环,所述第二磁力产生体17为一电磁铁环,包括一磁铁 环以及环绕于该磁铁环上的通交流电的线圈。所述第一磁力产生体16固定在所述镜筒14的环 形凹槽146中,以和该镜筒14连设在一起。所述第二磁力产生体17固定在所述第二挡环13的 环形台阶132上。所述影像感测模组20包括一影像感测器22以及一电路板24。所述影像感测器22可以为电 荷偶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简称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Transistor, 简称CM0S)。所述影像感测器 22封装在所述电路板24上,并设置在所述镜座11的方框形部位114内。当所述第二磁力产生体17中通一方向的交流电使所述第二磁力产生体17与所述第一磁力 产生体16的相对的一端磁极相同时,所述第二磁力产生体17会排斥所述第一磁力产生体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镜座,所述镜座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一第一挡环,所述第一挡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挡环螺设于所述镜座内壁第一位置处;一第二挡环,所述第二挡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挡环螺设于所述镜座内壁第二位置处;一镜筒,所述镜筒的一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挡环及第二挡环的一内径;至少一镜片,所述至少一镜片收容在所述镜筒内;一第一磁力产生体,所述第一磁力产生体连设在所述镜筒上;以及一第二磁力产生体,所述第二磁力产生体固定在所述第二挡环上,所述第二磁力产生体与所述第一磁力产生体相对的一端磁极相同时,所述第一磁力产生体及所述镜筒被排斥至所述第一挡环处;所述第二磁力产生体与所述第一磁力产生体相对的一端磁极相反时,所述第一磁力产生体及所述镜筒被吸引至所述第二挡环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耕铭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