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载的情绪理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228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载的情绪理疗仪,包括有连接在汽车座椅原头枕前部的头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能覆盖在乘客头部之颞叶区的电极部,连接在头盔上并与电极部连接以固定电极的电极固定部,以及能使得头盔保持与乘客身体的运动方向基本一致的驱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汽车的原头枕内设置了具有电极部的头盔,从而能够辅助治疗乘客焦虑头盔通过连接到座椅上的容置箱以及驱动机构和摆动机构使得头盔能实时改变相对位置,使乘客头部与身体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在提高乘客坐车体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载的情绪理疗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理疗仪,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辅助缓解焦虑情绪的用于车载的情绪理疗仪。
技术介绍
数字化信息时代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规模的信息量更新也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巨大的压力经常引发焦虑情绪。焦虑是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其中含有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它与危急情况和难以预测、难以应付的事件有关。事过境迁、焦虑就可能解除。有人并无客观原因而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常常无缘无故害怕大祸临头,担心患有不可救药的严重疾病,以致出现坐卧不宁、惶惶不安等症状。而这种异常焦虑,属精神病的一种表现。现有技术中治疗焦虑的方法包括药物、按摩和心理治疗等,药物治疗失眠虽然见效快,但是药物的副作用不容小觑,长期服用有害健康;按摩治疗焦虑见效慢,且需要专业按摩师按摩不便于患者在家中使用,而心理治疗具有一定疗效,但和心理治疗师的水平关系密切,且不具备即时性。为此,市场上逐渐出现了一些辅助治疗焦虑情绪的理疗仪,如一专利号为CN201621383202.X(授权公告号为CN206603907U)的中国技术专利《床式生命律动仪》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床式生命律动仪,包括床垫和振子单体,八个振子单体依照人体穴位相应布设在床垫上并保持与人体接触,振子单体包括音盆、磁铁、磁铁夹板、音盆架和音圈组件,音盆与磁铁夹板之间夹持磁铁并固接成一体,音盆固定封盖在音盆架的顶部,音圈组件固定在音盆架的底部。其配合音乐理疗仪对人体进行体感音乐疗法,有效改善失眠、抑郁、焦虑、身心失调等症状,实现身心康复治疗作用及保健功能,该床式生命律动仪仅适用于家庭中使用,使用局限性相对较大。由于现代人们生活的节奏变快,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而国产豪华型汽车市场才刚刚起步,为了向目标客户提供尽可能舒适的乘车体验,应当在汽车上增加一些有特色的配置以逐步占领市场。由于高收入群体、企业经理人等普遍工作节奏快、压力大,易焦躁、失眠,故若能在乘车的过程中也能帮助这些具有焦虑情绪的人群安定心绪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外,汽车在行车途中易颠簸,而座椅的包裹性不强,会使得乘客的身体不定向晃动,容易影响治疗效果,为此需要对现有的理疗仪作进一步地改进,使之与汽车相适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适用于汽车上使用的用于车载的情绪理疗仪。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适应汽车在行车过程中产生颠簸的用于车载的情绪理疗仪。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适应乘客头部细微动作的用于车载的情绪理疗仪。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较好地适应乘客头部大小的用于车载的情绪理疗仪。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车载的情绪理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极部,能覆盖在乘客头部的颞叶区;电极固定部,连接在所述头盔上,并与电极部连接以固定所述电极部;驱动装置,能使得所述头盔保持与乘客身体的运动方向基本一致;该驱动装置包括有:容置箱,连接在汽车座椅原头枕后部;以及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容置箱内部,用于驱动头盔以改变头盔与容置箱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摆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容置箱内,用于适应乘客头部的细微动作,所述摆动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相对所述容置箱以坐标系XYZ轴方向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其中坐标系的X轴方向为所述容置箱所在的宽度方向,坐标系的Y轴方向为所述容置箱所在的长度方向,坐标系的Z轴方向为所述容置箱所在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固定在容置箱内壁上的第一驱动基板和沿容置箱X轴方向设置的第一驱动轨道以及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轨道固定在容置箱内壁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能驱动与第一驱动电机之动力输出端相连的第一丝杆于第一螺母内转动,所述第一螺母设置在能相对所述第一驱动轨道于X轴方向滑移的第二驱动基板的顶部,所述第二驱动基板包括有用于支承所述第一螺母、并与所述容置箱所在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基体以及自该第二基体、并沿着所述容置箱所在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的第二驱动轨道,所述第二驱动轨道上设置有能嵌入所述第一驱动轨道中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二驱动轨道以及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能驱动与第二驱动电机之动力输出端相连的第二丝杆于第二螺母内转动,所述第二螺母设置在能相对所述第二驱动轨道于Z轴方向滑移的第三驱动基板的后部,所述第三驱动基板包括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螺母、并与所述容置箱所在的高度方向平行的第三基体以及自该第三基体、沿着所述容置箱所在的长度方向向前延伸的第三驱动轨道,所述第三驱动轨道上设置有能嵌入所述第二驱动轨道中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能驱动与第三驱动电机之动力输出端相连的第三丝杆于第三螺母内转动,所述第三螺母与能沿着所述第三驱动轨道于Y轴方向滑移的第二摆动基板连接,所述第二摆动基板上设置有能嵌入所述第三驱动轨道中的第四滑块。该驱动机构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能解决头盔相对汽车容易大幅度在晃动的问题,以使得头盔与乘客身体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为了适应乘客佩戴头盔时能适应乘客头部细微动作,即为解决第三个技术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头盔相对容置箱向各方向的摆动,优选地,所述容置箱内还设置有适应乘客头部细微动作的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经所述第三螺母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摆动基板,与头盔连接;所述第二摆动基板,位于所述第一摆动基板后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三螺母;卡位锁止装置,设置在第一摆动基板之朝向头盔的侧壁上,由电信号控制锁止状态;连接杆,该连接杆的一端与头盔相连,该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卡位锁止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一摆动基板上,进而实现所述头盔由连接杆连接在所述卡位锁止装置上;第一摆动轴,设置在第一摆动基板上,第一摆动基板可环绕第一摆动轴作周向摆动;以及第二摆动轴,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摆动基板之朝向容置箱一侧的摆动连接杆以及与该摆动连接杆连接的球形连接头,所述球形连接头与连接在第二摆动基板上朝向头盔一侧的球形连接槽铰接。为了避免汽车发生碰撞等事故时乘客头部无法与所述容置箱脱离引起的人身伤害,在卡位解锁装置上设置安全解锁电路,优选地,还包括有用于与所述驱动机构通讯连接的位置处理电路,所述位置处理电路通过定位装置固定,其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有:第一定位装置,固定在乘客躯干上,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用于采集乘客躯干相对于水平面的位置变化数据,并通讯连接到位置处理电路,以侦测乘客躯干相对于水平面的位置变化数据;以及第二定位装置,用于采集容置箱相对于水平面的位置变化数据,固定在容置箱上,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载的情绪理疗仪,包括有连接在汽车座椅(42)原头枕(41)前部的头盔(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n电极部(3),能覆盖在乘客头部的颞叶区;/n电极固定部,连接在所述头盔(1)上,并与电极部(3)连接以固定所述电极部(3);/n驱动装置,能使得所述头盔(1)保持与乘客身体的运动方向基本一致;/n该驱动装置包括有:/n容置箱(4),连接在汽车座椅(42)原头枕(41)后部;/n驱动机构(5),设置在所述容置箱(4)内部,用于驱动头盔(1)以改变头盔(1)与容置箱(4)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n摆动机构(6),设置在所述容置箱(4)内,用于适应乘客头部的细微动作,所述摆动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载的情绪理疗仪,包括有连接在汽车座椅(42)原头枕(41)前部的头盔(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电极部(3),能覆盖在乘客头部的颞叶区;
电极固定部,连接在所述头盔(1)上,并与电极部(3)连接以固定所述电极部(3);
驱动装置,能使得所述头盔(1)保持与乘客身体的运动方向基本一致;
该驱动装置包括有:
容置箱(4),连接在汽车座椅(42)原头枕(41)后部;
驱动机构(5),设置在所述容置箱(4)内部,用于驱动头盔(1)以改变头盔(1)与容置箱(4)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
摆动机构(6),设置在所述容置箱(4)内,用于适应乘客头部的细微动作,所述摆动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载的情绪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相对所述容置箱(4)以坐标系XYZ轴方向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51)、第二驱动机构(52)、第三驱动机构(53),其中坐标系的X轴方向为所述容置箱(4)所在的宽度方向,坐标系的Y轴方向为所述容置箱(4)所在的长度方向,坐标系的Z轴方向为所述容置箱(4)所在的高度方向;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1)包括有固定在容置箱(4)内壁上的第一驱动基板(516)和沿容置箱X轴方向设置的第一驱动轨道(511)以及第一驱动电机(514),所述第一驱动轨道(511)固定在容置箱(4)内壁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14)能驱动与第一驱动电机(514)之动力输出端相连的第一丝杆(513)于第一螺母(515)内转动,所述第一螺母(515)设置在能相对所述第一驱动轨道(511)于X轴方向滑移的第二驱动基板(526)的顶部,所述第二驱动基板(526)包括有用于支承所述第一螺母(515)、并与所述容置箱(4)所在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基体(5261)以及自该第二基体(5261)、并沿着所述容置箱(4)所在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的第二驱动轨道(521),所述第二驱动轨道(521)上设置有能嵌入所述第一驱动轨道(511)中的第二滑块(5211);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2)包括有第二驱动轨道(521)以及第二驱动电机(524),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24)能驱动与第二驱动电机(524)之动力输出端相连的第二丝杆(523)于第二螺母(525)内转动,所述第二螺母(525)设置在能相对所述第二驱动轨道(521)于Z轴方向滑移的第三驱动基板(536)的后部,所述第三驱动基板(536)包括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螺母(525)、并与所述容置箱(4)所在的高度方向平行的第三基体(5361)以及自该第三基体(5361)、沿着所述容置箱(4)所在的长度方向向前延伸的第三驱动轨道(531),所述第三驱动轨道(531)上设置有能嵌入所述第二驱动轨道(521)中的第三滑块(5311);
所述第三驱动机构(53)包括有第三驱动电机(534),所述第三驱动电机(534)能驱动与第三驱动电机(534)之动力输出端相连的第三丝杆(533)于第三螺母(535)内转动,所述第三螺母(535)与能沿着所述第三驱动轨道(531)于Y轴方向滑移的第二摆动基板(622)连接,所述第二摆动基板(622)上设置有能嵌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东升黎兴兴张卓瑜陆寅禹海航于畅边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康宁医院宁波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