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花香条形祁门红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11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花香条形祁门红茶的加工方法,精选无病虫害早春优质茶鲜叶,在传统祁门红茶生产工艺基础上,通过完善萎凋工序和部分引入乌龙茶轻度摇青生产工艺,依次通过鲜叶采摘、薄摊、偏轻度复式萎凋、轻度摇青、揉捻、发酵、做形、烘焙等工艺并适度调整相关工艺参数,将祁门红茶和乌龙茶部分生产工艺有机结合,使得生产出的祁门红茶兼具馥郁蜜香和乌龙茶花果甜香二者共同香气特征,汤色红艳明亮,叶底细嫩红亮,滋味鲜甜醇厚而又蕴含乌龙茶浓醇鲜爽品质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花香条形祁门红茶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茶工程
,具体涉及到一种清花香条形祁门红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祁门红茶自诞生以来,凭借其独特的“祁门香”特征而享誉国际茶坛逾百年,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夫红茶,也是我国十大极品名茶之一,更被列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首、世界四大名茶之一,被冠以“茶中英豪”、“群芳最”等美誉,曾于1915、1987、2015年三获世界级博览会金奖。但因其茶树属中小叶种,加工工艺隶属于工夫红茶,其滋味偏向于醇和,浓强度也不是很高,这与国际红茶市场上滋味浓强的主体消费需求有一定出入,导致祁红出口量一直不高,而近年我国乌龙茶出口量与出口单价都在逐年上升;另一方面,在国内茶叶消费市场上,祁红近年内销量虽有较大幅度提升,但以清香(栗香)味爽为主要特征的绿茶多年来一直主导着国内内销茶消费市场,乌龙茶也凭其令人愉悦的天然花果香气占据着较大份额。与此同时,借鉴于其它各名茶形态特征,祁红已逐步摆脱传统祁门工夫红茶在外形方面束缚,近年逐步向条形、螺旋形、扁平形等多种形态转变,但具体到加工工艺及内质方面尚未有质的改进。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花香条形祁门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n(1)鲜叶采摘:/n选择在清明前后开采的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未开展早春茶鲜叶,要求茶树种为适制红茶品种,芽叶完整,未遭受病虫害;/n(2)薄摊:/n将采摘回的鲜叶置于室内洁净地面上进行摊放,摊放厚度为3-4cm,摊放时间40-50min,雨水叶摊放厚度适度降低,同时按叶表面含水量高低适度调整摊放时间和室内风速流量,期间翻叶2-3次;/n(3)偏轻度复式萎凋:/n①轻度晒青/n将经过薄摊后的鲜叶置于竹制萎凋帘上,厚度为2-3cm,置于日光下萎凋,控制环境温度为23-26℃,结合日光温度和萎凋叶环境空气湿度及周边风速,日光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花香条形祁门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鲜叶采摘:
选择在清明前后开采的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未开展早春茶鲜叶,要求茶树种为适制红茶品种,芽叶完整,未遭受病虫害;
(2)薄摊:
将采摘回的鲜叶置于室内洁净地面上进行摊放,摊放厚度为3-4cm,摊放时间40-50min,雨水叶摊放厚度适度降低,同时按叶表面含水量高低适度调整摊放时间和室内风速流量,期间翻叶2-3次;
(3)偏轻度复式萎凋:
①轻度晒青
将经过薄摊后的鲜叶置于竹制萎凋帘上,厚度为2-3cm,置于日光下萎凋,控制环境温度为23-26℃,结合日光温度和萎凋叶环境空气湿度及周边风速,日光萎凋时间为25-35min,期间翻叶2-3次,至叶面光泽稍转暗绿色,有微青草气,鲜叶失水率在5%;
②晾青
将上述轻度晒青后茶叶移至室内场地,在20-24℃室内温度条件下,流动风力较弱,静置30-45min,期间翻叶1-2次;
③室内控温萎凋
将上述晾青后茶叶移至室内热风萎凋槽内,厚度在4-5cm,控制槽内温度为30-35℃,空气相对湿度65-75%,风力中等,依萎凋叶含水量及萎凋室内温度、湿度及风力情况,控制萎凋时间在45-60min,期间翻叶2-3次,至萎凋叶叶质柔软,紧握成团而松手不散,且略有粘手感,叶色偏暗绿欠光泽,叶茎折不易断,青草气减退且清香微显,含水率在63-66%;
(4)轻度摇青:
①将上述萎凋叶投入摇青机中进行第一次摇青,控制转速20-30r/min,摇青时长3-5min;
②将摇青叶取出,置于洁净竹筛中晾青40-50min;
③将晾青叶再投入摇青机进行第二次摇青,控制转速18-22r/min,摇青时长6-8min;
(5)揉捻:
将步骤(4)摇青后茶叶摊凉,投入揉捻机中,先空揉5min,再采用压与松交替进行揉捻,最后解压空揉3min,至茶条紧卷泛黄,茶汁溢出黏附叶面,揉捻结束,揉捻工艺总时长45-50min,转至解块筛分机进行解块处理;
(6)发酵:
将上述解块后的揉捻叶放入木制发酵盒进行发酵处理,控制发酵室温度26-28℃,相对湿度95%以上,发酵叶堆放厚度10-15cm,依据发酵室温度、湿度及前期萎凋、摇青程度不同,发酵控制时间180-200min,期间翻叶2-3次,至发酵叶色泽红匀而泛黄,青草气消失,具一定熟果香,发酵完成;
(7)做形:
①将上述发酵叶投入电炒锅中进行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自春杨普杨光道陈乐蓓许鹏陈红涂友林杜传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安徽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