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茶叶除潮的晾晒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11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茶叶除潮的晾晒设备,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两对称设置且通过连杆而相互连接的底架;两底架顶面固定连接有外壳体;外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干燥流腔;干燥流腔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且通过第一布风管而相互连通的下热风干燥管;第一布风管一表面与外壳体固定连接;外壳体顶面固定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导轨;两导轨顶端滑动连接有拖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晾晒机构和循环机构的设计,一方面能够有效实现茶叶的晾晒工作,另一方面,该装置变传统装置的静态式晾晒为循环式动态晾晒,晾晒作业时,在环形输送带和环形驱动带的作用下,待晾晒的茶叶能够发生循环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茶叶除潮的晾晒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茶叶除潮的晾晒设备。
技术介绍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在现有的茶叶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刚采集的茶叶进行晾晒,茶农的晾晒架通常采用一架多层式进行晾晒,这种晾晒方式一方面不利于实现茶叶的自动翻晒工作,另一方面翻晒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茶叶除潮的晾晒设备,通过晾晒机构、循环机构和翻料组件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茶叶晾晒设备晾晒效果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茶叶除潮的晾晒设备,包括两对称设置且通过连杆而相互连接的底架;两所述底架顶面固定连接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干燥流腔;所述干燥流腔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且通过第一布风管而相互连通的下热风干燥管;所述第一布风管一表面与外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顶面固定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导轨;两所述导轨顶端滑动连接有拖座;所述拖座与外壳体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设置有波纹密封遮罩;所述外壳体表面固定安装有晾晒机构;所述外壳体内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循环机构;所述外壳体底面固定连接有热风发生组件;所述热风发生组件出风口的一端通过波纹软管分别与第一布风管和晾晒机构相配合;所述晾晒机构包括两对称设置的连接座;两所述连接座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对称设置的阻尼缓冲件;两组所述阻尼缓冲件底端均与外壳体固定连接;两所述连接座顶面均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两所述连接座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架体;所述第一输送架体内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环形驱动组件;所述第一环形驱动组件周侧面连接有环形输送带;所述环形输送带表面开设有一组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风网孔;所述第一输送架体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且通过第二布风管而相互连通的上热风干燥管;所述第二布风管一表面与第一输送架体固定连接;所述热风发生组件出风口的一端通过波纹软管与第二布风管固定连通;两所述连接座顶面固定连接有摊铺组件;所述循环机构包括第二输送架体;所述第二输送架体两侧面均与外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架体内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环形驱动组件;所述第二环形驱动组件周侧面连接有环形驱动带;所述环形驱动带表面等距安装有翻料组件;所述第二输送架体表面还固定安装有与翻料组件相配合的定齿板;所述翻料组件包括抄料嘴;所述抄料嘴一表面与环形驱动带固定连接;所述抄料嘴内部固定开设有翻料腔;所述翻料腔内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动齿轮;两所述动齿轮周侧面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定齿板啮合;所述转轴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搅拌模块。优选的,所述搅拌模块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别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模块设置于翻料腔内侧。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驱动组件和第二环形驱动组件均包括伺服电机、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环形驱动带轴线所在平面与环形输送带轴线所在平面的夹角范围为25°-55°。优选的,所述外壳体一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柜;所述第一布风管与热风发生组件连通处及所述第二布风管与热风发生组件连通处均固定设置有阀门;所述波纹密封遮罩位于晾晒机构与干燥流腔之间;所述晾晒机构位于波纹密封遮罩正上方。优选的,所述下热风干燥管的出风方向竖直向下;所述上热风干燥管的出风方向竖直向上;所述上热风干燥管位于环形输送带内侧;所述通风网孔表面固定设置有纱网。优选的,所述摊铺组件包括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底面与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架表面螺纹连接有两调节螺杆;两所述调节螺杆底部分别连接有挡平板和摊铺板;所述摊铺板表面开设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梳料齿;所述限位架横截面为U型结构。优选的,所述干燥流腔底部固定设置有导料斜面;所述抄料嘴底端与干燥流腔连通;所述抄料嘴的形状与干燥流腔底部的形状适配。优选的,所述热风发生组件包括热风发生箱体;所述热风发生箱体顶面与外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热风发生箱体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风机和电热丝;所述热风发生箱体出风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优选的,所述翻料腔底部设置有开口下部为半弧状结构;两所述底架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万向减震脚轮。优选的,所述干燥流腔顶部固定设置有敞口;所述干燥流腔内部还固定设置有隔座;所述环形输送带表面固定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环形挡片。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晾晒机构和循环机构的设计,一方面能够有效实现茶叶的晾晒工作,另一方面,该装置变传统装置的静态式晾晒为循环式动态晾晒,晾晒作业时,在环形输送带和环形驱动带的作用下,待晾晒的茶叶能够发生循环运动,谈过上述循环动态晾晒作业,一方面能够有效增加该装置的可晾晒量,另一方面能够在上述循环运动过程中,循环改变茶叶的晾晒面,继而能够有效提高该装置的晾晒效率和晾晒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干燥流腔、摊铺组件的设计,一方面能够实现待晾晒茶叶的循环翻晒和循环流动效果,另一方面在上述循环过程中,还能使待翻晒的茶叶均匀摊铺于晾晒机构表面并能有效控制茶叶的晾晒厚度,在通过摊铺机构和翻粮组价的设计,一方面能够自动实现茶叶的翻晒工作,另一方面还能在循环式实现对茶叶的翻动,继而使其能够循环改变受光面,并使茶叶物料充分分散,继而有利于提高茶叶的除潮和晾晒效果。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用于茶叶除潮的晾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底架、外壳体、波纹密封遮罩和拖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仰视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为晾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循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翻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搅拌模块、转轴和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摊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架;2、外壳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茶叶除潮的晾晒设备,包括两对称设置且通过连杆而相互连接的底架(1),其特征在于:/n两所述底架(1)顶面固定连接有外壳体(2);所述外壳体(2)内部固定设置有干燥流腔(3);所述干燥流腔(3)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且通过第一布风管(4)而相互连通的下热风干燥管(5);所述第一布风管(4)一表面与外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2)顶面固定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导轨(6);两所述导轨(6)顶端滑动连接有拖座(7);所述拖座(7)与外壳体(2)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设置有波纹密封遮罩(8);所述外壳体(2)表面固定安装有晾晒机构(9);所述外壳体(2)内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循环机构(10);所述外壳体(2)底面固定连接有热风发生组件(11);所述热风发生组件(11)出风口的一端通过波纹软管(12)分别与第一布风管(4)和晾晒机构(9)相配合;/n所述晾晒机构(9)包括两对称设置的连接座(13);两所述连接座(13)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对称设置的阻尼缓冲件(14);两组所述阻尼缓冲件(14)底端均与外壳体(2)固定连接;两所述连接座(13)顶面均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15);两所述连接座(13)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架体(16);所述第一输送架体(16)内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环形驱动组件(17);所述第一环形驱动组件(17)周侧面连接有环形输送带(18);所述环形输送带(18)表面开设有一组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风网孔(19);所述第一输送架体(16)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且通过第二布风管(20)而相互连通的上热风干燥管(21);所述第二布风管(20)一表面与第一输送架体(16)固定连接;所述热风发生组件(11)出风口的一端通过波纹软管(12)与第二布风管(20)固定连通;两所述连接座(13)顶面固定连接有摊铺组件(22);/n所述循环机构(10)包括第二输送架体(23);所述第二输送架体(23)两侧面均与外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架体(23)内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环形驱动组件(24);所述第二环形驱动组件(24)周侧面连接有环形驱动带(25);所述环形驱动带(25)表面等距安装有翻料组件(26);所述第二输送架体(23)表面还固定安装有与翻料组件(26)相配合的定齿板(27);/n所述翻料组件(26)包括抄料嘴(28);所述抄料嘴(28)一表面与环形驱动带(25)固定连接;所述抄料嘴(28)内部固定开设有翻料腔(29);所述翻料腔(29)内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30);所述转轴(30)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动齿轮(31);两所述动齿轮(31)周侧面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定齿板(27)啮合;所述转轴(30)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搅拌模块(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茶叶除潮的晾晒设备,包括两对称设置且通过连杆而相互连接的底架(1),其特征在于:
两所述底架(1)顶面固定连接有外壳体(2);所述外壳体(2)内部固定设置有干燥流腔(3);所述干燥流腔(3)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且通过第一布风管(4)而相互连通的下热风干燥管(5);所述第一布风管(4)一表面与外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2)顶面固定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导轨(6);两所述导轨(6)顶端滑动连接有拖座(7);所述拖座(7)与外壳体(2)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设置有波纹密封遮罩(8);所述外壳体(2)表面固定安装有晾晒机构(9);所述外壳体(2)内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循环机构(10);所述外壳体(2)底面固定连接有热风发生组件(11);所述热风发生组件(11)出风口的一端通过波纹软管(12)分别与第一布风管(4)和晾晒机构(9)相配合;
所述晾晒机构(9)包括两对称设置的连接座(13);两所述连接座(13)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对称设置的阻尼缓冲件(14);两组所述阻尼缓冲件(14)底端均与外壳体(2)固定连接;两所述连接座(13)顶面均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15);两所述连接座(13)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架体(16);所述第一输送架体(16)内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环形驱动组件(17);所述第一环形驱动组件(17)周侧面连接有环形输送带(18);所述环形输送带(18)表面开设有一组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风网孔(19);所述第一输送架体(16)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且通过第二布风管(20)而相互连通的上热风干燥管(21);所述第二布风管(20)一表面与第一输送架体(16)固定连接;所述热风发生组件(11)出风口的一端通过波纹软管(12)与第二布风管(20)固定连通;两所述连接座(13)顶面固定连接有摊铺组件(22);
所述循环机构(10)包括第二输送架体(23);所述第二输送架体(23)两侧面均与外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架体(23)内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环形驱动组件(24);所述第二环形驱动组件(24)周侧面连接有环形驱动带(25);所述环形驱动带(25)表面等距安装有翻料组件(26);所述第二输送架体(23)表面还固定安装有与翻料组件(26)相配合的定齿板(27);
所述翻料组件(26)包括抄料嘴(28);所述抄料嘴(28)一表面与环形驱动带(25)固定连接;所述抄料嘴(28)内部固定开设有翻料腔(29);所述翻料腔(29)内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30);所述转轴(30)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动齿轮(31);两所述动齿轮(31)周侧面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定齿板(27)啮合;所述转轴(30)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搅拌模块(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兴远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司匹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