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海海参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09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海参采捕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浅海海参诱捕器,箱体的顶部及底部均为开放结构,掩体板的一端与箱体的顶部铰接,另一端为开启端,箱体的底部设有分离筛网;箱体的一侧设有供海参进入的网状活门,相对的另一侧设有诱食剂投放格,箱体内设有爬行板及硬质筛板,爬行板与箱体固接,硬质筛板的一端铰接于爬行板或诱食剂投放格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硬质筛板的下表面与诱食剂投放格之间设有弹簧支撑杆;爬行板及硬质筛板将箱体内部分隔为引诱区及收集区;箱体上安装有配重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诱捕效率最大化,无需考虑水质混浊与否,无需借助于潜水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浅海海参诱捕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参采捕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浅海海参诱捕器。
技术介绍
海参作为海八珍之一,是我国海水养殖对象中单种产值最高的物种,目前海参养殖业已经成为海水养殖中的关键支柱性产业,而浅海增养殖是海参主要的养殖方式之一,产量巨大;但是目前海参收获只能通过潜水捕捞,缺少其它有效的专用采捕设施和方法,但这种作业方式有强度大、风险高、效率低等缺点,且通过潜水员进行海参的采捕不但会受到天气、海况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在10米以上的深水增养殖区进行采捕潜水员往往也会面临一定的危险,这些不确定因素大大制约了采捕工作,降低了采捕效率。同时,在潜水采捕过程中往往会因为采捕刺参而导致水底浑浊不清进而影响后续刺参的采捕效率。因此,研发一种能在浅海复杂海况下进行对刺参高效采捕的设施尤为重要,同时对提升海参增养殖的技术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潜水采捕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浅海海参诱捕器。该浅海海参诱捕器提高浅海海参采捕效率,丰富海参的收获方法,实现在浅海不具备潜水采收的海况条件下进行海参的高效采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硬质筛板、诱食剂投放格、配重块、分离筛网、爬行板、掩体板、弹簧支撑杆及箱体,其中箱体的顶部及底部均为开放结构,所述掩体板的一端与箱体的顶部铰接,另一端为开启端,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分离筛网;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供海参进入的网状活门,相对的另一侧设有诱食剂投放格,该箱体内设有爬行板及硬质筛板,所述爬行板与箱体固接,所述硬质筛板的一端铰接于爬行板或诱食剂投放格上,另一端为自由端,该硬质筛板的下表面与所述诱食剂投放格之间设有弹簧支撑杆;所述爬行板及硬质筛板将箱体内部分隔为引诱区及收集区,该爬行板及硬质筛板与所述掩体板之间为引诱区,爬行板及硬质筛板与分离筛网之间为收集区;所述箱体上安装有配重块。其中:所述爬行板分为爬行板A及爬行板B,该爬行板A水平设置,位于所述爬行板B与硬质筛板之间,该爬行板B与爬行板A倾斜设置,低端位于所述网状活门的内侧,高端位于所述爬行板A的一侧。所述掩体板上安装有固定绳,所述箱体上设有固定扣,所述固定绳在掩体板关闭时连接于固定扣上。所述箱体的一侧为外隔板,该外隔板与所述诱食剂投放格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筛绢。所述外隔板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网状活门,该网状活门为半圆形,高度小于所述引诱区的高度。所述诱食剂投放格为PVC板围成的三角形,与所述箱体固接,朝向箱体内的三角形底边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并在所述通孔内设有筛绢。所述箱体为两侧板及一外隔板围成的三角形,该侧板及外隔板均为黑色的PVC板。所述硬质筛板为带孔的黑色PVC板,当所述硬质筛板的一端与诱食剂投放格铰接时,下方的分离筛网为尼龙网;当所述硬质筛板的一端与爬行板铰接时,下方的分离筛网为硬质带孔的PVC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可从两方面诱捕海参:首先,利用海参喜欢选择狭窄缝隙和黑暗环境栖息的习性诱捕器设计为开口的黑色三角体并设有半圆形的网状活门,形成狭窄缝隙,并且整个箱体设计为海参最喜欢附着的颜色;其次,诱捕器上设置了诱食剂投放格,诱食剂投放格中放置缓释诱食剂,在设定时间内可对海参起到吸引作用。2.采用本专利技术,海参通过外隔板上的网状活门进入箱体内,通过爬行板使得海参在硬质筛板上能够通过重力下落到分离筛网,附着在硬质筛板的海参由于重力原因将硬质筛板下压后坠落,随后硬质筛板通过弹簧支撑杆恢复原状,使得落到分离筛网的海参难以逃脱,实现诱捕效率的最大化。3.采用本专利技术,海参进入到箱体后通过分离筛网将商品规格的海参与非商品规格的海参初步分离,不符合商品规格的海参通过分离筛网而落入海域中。4.采用本专利技术,无需借助于潜水员,且无需考虑水质混浊与否,均可在浅海海域开展海参的采收工作。5.本专利技术设计简单,便于进行模具开发,实现一次成型的商品化批量制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箱体内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硬质筛板,2为诱食剂投放格,3为配重块,4为分离筛网,5为爬行板A,6为掩体板,7为爬行板B,8为外隔板,9为固定绳,10为固定扣,11为弹簧支撑杆,12为网状活门,13为箱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硬质筛板1、诱食剂投放格2、配重块3、分离筛网4、爬行板、掩体板6、弹簧支撑杆11及箱体13,其中箱体13的顶部及底部均为开放结构,掩体板6的一端与箱体13的顶部铰接,另一端为开启端,箱体13的底部设有分离筛网4,该分离筛网4通过挂钩与箱体13的底部相连,孔径应保证商品规格的海参不能穿过;箱体13的一侧设有供海参进入的网状活门12,相对的另一侧设有诱食剂投放格2,该箱体13内设有爬行板及硬质筛板1,爬行板与箱体13固接,硬质筛板1的一端铰接于爬行板或诱食剂投放格2上,另一端为自由端,该硬质筛板1的下表面与诱食剂投放格2之间设有弹簧支撑杆11;爬行板及硬质筛板1将箱体13内部分隔为引诱区及收集区,该爬行板及硬质筛板1与掩体板6之间为引诱区,作为诱集海参用,爬行板及硬质筛板1与分离筛网4之间为收集区;箱体13上安装有配重块3。本专利技术的箱体13为两侧板及一外隔板8焊接成的三角形,即箱体13水平面投影为三角形,该侧板及外隔板8均为黑色的PVC板。作为三角形底边的外隔板8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网状活门12,该网状活门12为半圆形的筛网,高度小于引诱区的高度,网状活门12的孔径应保证商品规格的海参能够进入。本实施例的诱食剂投放格2位于三角形的顶点,并与外隔板8相对设置,本实施例的诱食剂投放格2为PVC板围成的三角形,与箱体13的两侧板固接,朝向箱体13内的三角形底边上以及外隔板8上均开设有多个通孔,方便水流的流动,并在通孔内设有筛绢,诱食剂投放格2上的通孔与外隔板8上的通孔形成对流,使诱食剂投放格2内的海参诱食剂更好地发挥作用。本实施例的爬行板分为爬行板A5及爬行板B7,该爬行板A5水平设置,位于爬行板B7与硬质筛板1之间,该爬行板B7与爬行板A5倾斜设置,低端位于网状活门12的内侧,高端位于爬行板A5的一侧。本实施例在爬行板B7的下部及诱食剂投放格2下部分别安装了配重块3。本实施例的硬质筛板1为带孔的黑色PVC板,孔径大小应保证商品规格的海参能够穿过。当硬质筛板1的一端与诱食剂投放格2铰接时,下方的分离筛网4为尼龙网;当硬质筛板1的一端与爬行板铰接时,下方的分离筛网4为硬质带孔的PVC板。本实施例的掩体板6呈三角形,在三角形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绳9;箱体13上对应地设有固定扣10,固定绳9在掩体板6关闭时连接于固定扣10上。本专利技术诱食剂投放格2内诱食区中放置的由氨基酸、海藻粉、海泥和凝胶混合制成的缓释诱食剂。本专利技术的投放与实施步骤如下:本专利技术可在近海的海参养殖区域投放。投放前,将诱食剂放于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浅海海参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筛板(1)、诱食剂投放格(2)、配重块(3)、分离筛网(4)、爬行板、掩体板(6)、弹簧支撑杆(11)及箱体(13),其中箱体(13)的顶部及底部均为开放结构,所述掩体板(6)的一端与箱体(13)的顶部铰接,另一端为开启端,所述箱体(13)的底部设有分离筛网(4);所述箱体(13)的一侧设有供海参进入的网状活门(12),相对的另一侧设有诱食剂投放格(2),该箱体(13)内设有爬行板及硬质筛板(1),所述爬行板与箱体(13)固接,所述硬质筛板(1)的一端铰接于爬行板或诱食剂投放格(2)上,另一端为自由端,该硬质筛板(1)的下表面与所述诱食剂投放格(2)之间设有弹簧支撑杆(11);所述爬行板及硬质筛板(1)将箱体(13)内部分隔为引诱区及收集区,该爬行板及硬质筛板(1)与所述掩体板(6)之间为引诱区,爬行板及硬质筛板(1)与分离筛网(4)之间为收集区;所述箱体(13)上安装有配重块(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海海参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筛板(1)、诱食剂投放格(2)、配重块(3)、分离筛网(4)、爬行板、掩体板(6)、弹簧支撑杆(11)及箱体(13),其中箱体(13)的顶部及底部均为开放结构,所述掩体板(6)的一端与箱体(13)的顶部铰接,另一端为开启端,所述箱体(13)的底部设有分离筛网(4);所述箱体(13)的一侧设有供海参进入的网状活门(12),相对的另一侧设有诱食剂投放格(2),该箱体(13)内设有爬行板及硬质筛板(1),所述爬行板与箱体(13)固接,所述硬质筛板(1)的一端铰接于爬行板或诱食剂投放格(2)上,另一端为自由端,该硬质筛板(1)的下表面与所述诱食剂投放格(2)之间设有弹簧支撑杆(11);所述爬行板及硬质筛板(1)将箱体(13)内部分隔为引诱区及收集区,该爬行板及硬质筛板(1)与所述掩体板(6)之间为引诱区,爬行板及硬质筛板(1)与分离筛网(4)之间为收集区;所述箱体(13)上安装有配重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海海参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板分为爬行板A(5)及爬行板B(7),该爬行板A(5)水平设置,位于所述爬行板B(7)与硬质筛板(1)之间,该爬行板B(7)与爬行板A(5)倾斜设置,低端位于所述网状活门(12)的内侧,高端位于所述爬行板A(5)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海海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承刚范鑫昊张立斌杨红生孙景春丁奎茹小尚孙丽娜刘石林周文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