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805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键模组,包括底板、键帽及剪刀脚结构。键帽位于底板上方,键帽包括位于底面的滑接部、枢接部及凸出于底面的至少一抵靠部。剪刀脚结构设置于底板与键帽的底面之间,剪刀脚结构包括枢接于彼此的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第一支脚的第一侧与第二支脚的第二侧连接于底板,第一支脚的第三侧滑动连接于键帽的滑接部,第二支脚的第四侧转动连接于键帽的枢接部,且键帽的至少一抵靠部抵靠剪刀脚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按键模组可藉由凸出于键帽底面的至少一抵靠部抵靠剪刀脚结构,而使剪刀脚结构稳定地连接于键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键模组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按键模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按压时稳定性较高的按键模组。
技术介绍
为了使按键的键帽能够平行地上下移动,设计者会在按键的底板与键帽之间设置剪刀脚结构。然而,由于制作公差,剪刀脚结构与键帽在组装之后可能存在间隙,而使得键帽在移动时稳定性低而发生摇晃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按键模组,其键帽具有较佳的稳定性。本技术的一种按键模组,包括底板、键帽及剪刀脚结构。键帽位于底板上方,键帽包括位于底面的滑接部、枢接部及凸出于底面的至少一抵靠部。剪刀脚结构设置于底板与键帽的底面之间,剪刀脚结构包括枢接于彼此的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第一支脚的第一侧与第二支脚的第二侧连接于底板,第一支脚的第三侧滑动连接于键帽的滑接部,第二支脚的第四侧转动连接于键帽的枢接部,且键帽的至少一抵靠部抵靠剪刀脚结构。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滑接部包括滑槽,枢接部包括枢孔,至少一抵靠部凸出于键帽的底面的高度大于等于滑槽和/或枢孔与键帽的底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抵靠部包括多个抵靠部,抵靠于第一支脚的第三侧与第二支脚的第四侧。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滑接部包括两滑接部,枢接部包括两枢接部,这些抵靠部的至少一者位于两个滑接部之间,这些抵靠部的至少一者位于两个枢接部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两滑接部之间的至少一抵靠部位于两滑接部之间的正中间位置,或是对称地位于正中间位置的相对两侧。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两枢接部之间的至少一抵靠部位于两枢接部之间的正中间位置,或是对称地位于正中间位置的相对两侧。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多个抵靠部包括三个抵靠部,第一支脚位于第二支脚的外侧,其中两个抵靠部抵靠于第一支脚的第三侧,另一个抵靠部抵靠于第二支脚的第四侧。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抵靠部为至少一长条状凸台,至少一长条状凸台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支脚的第三侧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二支脚的第四侧的延伸方向。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抵靠部凸出于底面的高度介于0.03毫米至0.08毫米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按键模组还包括薄膜电路板及弹性体,薄膜电路板设置于底板上,弹性体穿过剪刀脚结构且设置于键帽与薄膜电路板之间。基于上述,本技术的按键模组藉由在键帽设置凸出于底面的抵靠部,键帽的抵靠部会抵靠剪刀脚结构。如此一来,无论剪刀脚结构与键帽是否具有公差而使得组装之后两者之间存在间隙,本技术的按键模组可通过抵靠部去抵靠剪刀脚结构来使键帽在移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而避免在移动时摇晃。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技术的一种按键模组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按键模组的键帽的底面的示意图;图3是将图1的键帽隐藏的示意图;图4是图1的按键模组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D1、D2:延伸方向;H1、H2:高度;T1、T2:距离;10:按键模组;20:底板;30:薄膜电路板;40:剪刀脚结构;42:第一支脚;43:第一侧;44:第三侧;45:第二支脚;46:第二侧;47:第四侧;50:弹性体;100:键帽;110:底面;120:枢接部;124:枢孔;125:滑接部;126:滑槽130、132:抵靠部。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依照本技术的一种按键模组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按键模组的键帽的底面的示意图。图3是将图1的键帽隐藏的示意图。图4是图1的按键模组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按键模组10例如是键盘装置的其中一颗按键模组,但按键模组10的应用不限于此。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按键模组10包括底板20、剪刀脚结构40、薄膜电路板30、弹性体50及键帽100。薄膜电路板30设置于底板20上,键帽100位于底板20与薄膜电路板30的上方。剪刀脚结构40设置于底板20与键帽100的底面110之间。弹性体50穿过剪刀脚结构40且设置于键帽100与薄膜电路板30之间。薄膜电路板30具有开关(未示出),开关对应于键帽100与弹性体50。当使用者按压键帽100时,弹性体50会对应地变形,而蓄积弹性位能,且触发薄膜电路板30的开关。当下压键帽100的力量消失时,弹性体50释放弹性位能而将键帽100向上顶升。剪刀脚结构40则是用以使键帽100能够被水平地下压与向上顶升。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键帽100包括位于底面110的滑接部125、枢接部120及凸出于底面110的至少一抵靠部130、132。如图3所示,剪刀脚结构40包括枢接于彼此的第一支脚42与第二支脚45。第一支脚42位于第二支脚45的外侧,也就是说,第一支脚42为外剪,第二支脚45为内剪,当然,第一支脚42与第二支脚45的相对位置不以此为限制。具体地说,第一支脚42的第一侧43与第二支脚45的第二侧46连接于底板20,第一支脚42的第三侧44滑动连接于键帽100的滑接部125,第二支脚45的第四侧47转动连接于键帽100的枢接部1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脚42的第三侧44例如包括滑动件,滑接部125例如包括滑槽,第一支脚42的第三侧44会伸入滑接部125,并可在滑接部125内滑动。第二支脚45的第四侧47例如包括枢轴,枢接部120例如包括枢孔,第二支脚45的第四侧47会伸入枢接部120,并可在枢接部120内转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脚42的第三侧44也可以包括滑槽,滑接部125也可以包括滑动件。第二支脚45的第四侧47也可以包括枢孔,枢接部120也可以包括枢轴,并不以上述为限制。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键帽100的至少一抵靠部130、132抵靠剪刀脚结构40。这样的设计是因为,受到制作公差的影响,剪刀脚结构40与键帽100在组装之后,第一支脚42的第三侧44与滑接部125之间及第二支脚45的第四侧47与枢接部120之间可能存在间隙,而使得键帽100在移动时稳定性低而发生摇晃的状况。在本实施例中,按键模组10可藉由凸出于键帽100的底面110的抵靠部130、132抵靠剪刀脚结构40,来使剪刀脚结构40可稳定地连接于键帽100。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抵靠部130、132凸出于键帽100的底面110的高度大于等于枢孔和/或滑槽与键帽100的底面110之间的最小距离。更具体地说,抵靠部132的高度H1大于等于滑接部125的滑槽126与底面110的最小距离T1,且抵靠部130的高度H2大于等于枢接部120的枢孔124与底面110的最小距离T2,以使抵靠部130、132能够确实地抵靠到第一支脚42的第三侧44及第二支脚45的第四侧4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n键帽,位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键帽包括位于底面的滑接部、枢接部及凸出于所述底面的至少一抵靠部;以及/n剪刀脚结构,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键帽的所述底面之间,所述剪刀脚结构包括枢接于彼此的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二支脚的第二侧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支脚的第三侧滑动连接于所述键帽的所述滑接部,所述第二支脚的第四侧转动连接于所述键帽的所述枢接部,且所述键帽的所述至少一抵靠部抵靠所述剪刀脚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0 US 62/849,9611.一种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键帽,位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键帽包括位于底面的滑接部、枢接部及凸出于所述底面的至少一抵靠部;以及
剪刀脚结构,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键帽的所述底面之间,所述剪刀脚结构包括枢接于彼此的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二支脚的第二侧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支脚的第三侧滑动连接于所述键帽的所述滑接部,所述第二支脚的第四侧转动连接于所述键帽的所述枢接部,且所述键帽的所述至少一抵靠部抵靠所述剪刀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接部包括滑槽,所述枢接部包括枢孔,所述至少一抵靠部凸出于所述键帽的所述底面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滑槽和/或枢孔与所述键帽的所述底面之间的最小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抵靠部包括多个抵靠部,抵靠于所述第一支脚的所述第三侧与所述第二支脚的所述第四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接部包括两个滑接部,所述枢接部包括两个枢接部,所述多个抵靠部的至少一者位于所述两个滑接部之间,所述多个抵靠部的至少一者位于所述两个枢接部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国辉廖镇坤
申请(专利权)人: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