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805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按键组件包括:按键本体,其具有接收外力的按压部、与按压部一体成型用于和设置在电路板上的触发机构配合接触以触发目标功能运行的触发部,以及与触发部或按压部一体成型并与电路板相抵的弹性部,当按压部在外力作用下带动触发部向触发机构移动时,弹性部积累弹性回复力,以在外力消除时,带动按压部、触发部复位;以及发光组件,其包括套设在按压部外,并与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光源电连接的发光环,至少部分按压部与发光环间具有固定间隔,以允许光源、发光环射出的光线穿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按键组件无需单独设置泡棉,结构更简单,且可有利于提高发光组件的光线射出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笔记本计算机加入新的发光环设计,使按键,如电源键外侧可产生环状发光,增加美感及时尚感。为实现环状发光,板上需要至少三颗光源,但为了避免电源键下陷,需要利用泡棉达到回弹性。由于泡棉无法加工出侧向导光缺口,如此便使得发光环射出的光线量受到阻隔,发光效果差。另外设置泡棉时,其厚度不易把控,太厚会使得按键所需按压力量过大,用户不易操作,而太薄会使按键具有下陷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需单独设置泡棉,结构更简单,且可有利于提高发光组件的光线射出量的按键组件及具有该按键组件的电子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组件,应用于具有电路板的电子设备上,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按键本体,其具有接收外力的按压部、与所述按压部一体成型用于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触发机构配合接触以触发目标功能运行的触发部,以及与所述触发部或按压部一体成型并与所述电路板相抵的弹性部,当所述按压部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触发部向所述触发机构移动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键组件,应用于具有电路板的电子设备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包括:/n按键本体,其具有接收外力的按压部、与所述按压部一体成型用于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触发机构配合接触以触发目标功能运行的触发部,以及与所述触发部或按压部一体成型并与所述电路板相抵的弹性部,当所述按压部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触发部向所述触发机构移动时,所述弹性部积累弹性回复力,以在所述外力消除时,带动所述按压部、触发部复位;以及/n发光组件,其包括套设在所述按压部外,并与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光源电连接的发光环,至少部分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发光环间具有固定间隔,以允许所述光源、发光环射出的光线穿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组件,应用于具有电路板的电子设备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包括:
按键本体,其具有接收外力的按压部、与所述按压部一体成型用于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触发机构配合接触以触发目标功能运行的触发部,以及与所述触发部或按压部一体成型并与所述电路板相抵的弹性部,当所述按压部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触发部向所述触发机构移动时,所述弹性部积累弹性回复力,以在所述外力消除时,带动所述按压部、触发部复位;以及
发光组件,其包括套设在所述按压部外,并与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光源电连接的发光环,至少部分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发光环间具有固定间隔,以允许所述光源、发光环射出的光线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触发部向外延伸分别形成多条用于形成所述弹性部的弹簧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脚与所述电路板相抵的一端为球头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按压部向外延伸形成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永山黄俊鸿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