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体位姿融合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3705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刚体位姿融合装置及系统,该刚体位姿融合装置包括:刚体基座,其设置有安装平面;传感器基座,安装于安装平面上,其具有与安装平面呈夹角设置的安装斜面;惯性传感器,安装于安装斜面上;至少3个固定杆,固定杆与安装平面呈夹角设置,其邻近刚体基座的端部固定至安装平面上;至少3个反光球,反光球安装于固定杆远离刚体基座的端部,反光球的数量与固定杆的数量相同,任意两个反光球的球心间距互不相同,反光球用于反射动捕相机发射的光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光学动作捕捉系统中,由于刚体上仅设置有反光标记点而导致的刚体位姿计算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刚体位姿融合装置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动作捕捉
,尤其涉及一种刚体位姿融合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动作捕捉,是指在运动物体的关键部位设置跟踪器(如反光标记点),通过捕捉跟踪器的位置,再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到三维空间坐标数据,进而实现对运动物体的运动姿态进行识别。在现有的光学动作捕捉系统中,一般是在刚体(是指在运动中和受力作用后,形状和大小不变,而且内部各点的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上粘贴多个反光标记点,然后通过动捕相机捕捉各反光标记点的运动轨迹,从而实现对该刚体的运动姿态进行识别。这种结构的缺陷在于:由于刚体上仅设置有反光标记点,因此只能通过光学定位原理来计算刚体位姿,导致刚体位姿计算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刚体位姿融合装置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光学动作捕捉系统中,由于刚体上仅设置有反光标记点而导致的刚体位姿计算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刚体位姿融合装置,所述刚体位姿融合装置包括:刚体基座,其设置有安装平面;传感器基座,安装于所述安装平面上,其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刚体位姿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体位姿融合装置包括:/n刚体基座,其设置有安装平面;/n传感器基座,安装于所述安装平面上,其具有与所述安装平面呈夹角设置的安装斜面;/n惯性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斜面上,所述惯性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刚体位姿融合装置的惯性数据,并将所述惯性数据发送至对应的数据处理终端;/n至少3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安装平面呈夹角设置,其邻近所述刚体基座的端部固定至所述安装平面上;/n至少3个反光球,所述反光球安装于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刚体基座的端部,所述反光球的数量与所述固定杆的数量相同,任意两个所述反光球的球心间距互不相同,所述反光球用于反射动捕相机发射的光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刚体位姿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体位姿融合装置包括:
刚体基座,其设置有安装平面;
传感器基座,安装于所述安装平面上,其具有与所述安装平面呈夹角设置的安装斜面;
惯性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斜面上,所述惯性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刚体位姿融合装置的惯性数据,并将所述惯性数据发送至对应的数据处理终端;
至少3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安装平面呈夹角设置,其邻近所述刚体基座的端部固定至所述安装平面上;
至少3个反光球,所述反光球安装于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刚体基座的端部,所述反光球的数量与所述固定杆的数量相同,任意两个所述反光球的球心间距互不相同,所述反光球用于反射动捕相机发射的光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体位姿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斜面与所述安装平面呈8-50°夹角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体位姿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长度为5-15cm,任意两个所述固定杆的长度均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体位姿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球的数量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迪云许秋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立视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瑞立视科技昆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