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350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毂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控制面板,所述固定机构主要由工作台和顶板组成,所述工作台中央开设有T型圆孔,还包括上密封机构和下密封机构,所述上密封机构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下密封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工作台前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密封机构和下密封机构的设置根据气压的变化实现检测轮毂气密性的功能,上密封机构和下密封机构中上填充块和下填充块的设置减小了使用状态下轮毂内腔的空间,使得气压变化的更加明显,真空泵的设置使得外部气压对上封板的作用力与气缸对上封板的作用力相同,减小了气缸的输出功率,进而减小了电能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毂气密性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轮毂检测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轮毂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轮毂的气密性是横梁轮毂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轮毂生产企业,对铝合金轮毂气密性要求是每件必检。通常采用的检测方法有氦气密检测和水气密检测。以上两种检测方法,具有如下缺点:1、采用氦气时,设备投入大,氦气损耗大,总体成本高;2、采用水气密检测,需要消耗大量的清洁水,还需要后续进行干燥处理。为解决这一缺点,公开号为CN2072634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轮毂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机架、驱动单元、密封单元、充气单元以及压力检测单元,其中驱动单元固定于机架的顶端;密封单元包括用于分别封堵轮毂上、下端面的上封板和下封板,上封板可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上下移动,上封板上设有充气孔;充气单元可通过上封板的充气孔向轮毂的内腔充气;压力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和显示轮毂内腔的压力值。本技术的检测装置通过上封板和下封板将轮毂的两个端面密封,再通过充气单元由充气孔向轮毂的内腔充气,并由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压力的变化,从而判断轮毂的气密性是否满足使用需求,但是改装置存在以下缺点,轮毂内腔气压升高,对上封板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导致气缸的输出功率增加,进而增加了电能消耗,上封板和下封板为平板,轮毂内腔空间较大,导致气压变化不明显,且需要输入的气体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轮毂气密性检测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轮毂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控制面板,所述固定机构主要由工作台和顶板组成,所述工作台中央开设有T型圆孔,还包括上密封机构和下密封机构,所述上密封机构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下密封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工作台前方。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支腿、立柱,所述工作台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支腿,所述工作台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立柱,所述立柱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顶板。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底板、垫脚、加强筋、后板,所述加强筋前方从上到下依次焊接有所述顶板、所述工作台、所述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后板之间以及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后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加强筋,所述底板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垫脚。优选的,所述上密封机构包括气缸、连接座、上封板、上填充块、上密封圈,气缸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顶板上方,所述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所述顶板,且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下端面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上封板顶部中央,所述上封板底部中央焊接有所述上填充块,所述上封板下方粘接有所述上密封圈,所述上密封圈位于所述上填充块外侧。优选的,所述下密封机构包括下封板、下填充块、下密封圈、密封头、气管、真空泵、气压传感器、气管阀门,所述下封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工作台开设的T型槽内侧,所述下封板顶部中央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下填充块,所述下封板上方粘接有所述下密封圈,所述下密封圈位于所述下填充块外侧,所述下填充块上方开设有贯穿所述下封板和所述下填充块的通孔,该通孔底部螺纹密封连接有所述密封头,所述密封头下方通过法兰连接盘连接有所述气管,所述气管一端通过法兰螺钉连接在所述真空泵的进气端,所述气管中间还设置有所述气压传感器和所述气管阀门。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控制面板内部设置有处理器。有益效果在于:上密封机构和下密封机构的设置根据气压的变化实现检测轮毂气密性的功能,上密封机构和下密封机构中上填充块和下填充块的设置减小了使用状态下轮毂内腔的空间,使得气压变化的更加明显,真空泵的设置使得外部气压对上封板的作用力与气缸对上封板的作用力相同,减小了气缸的输出功率,进而减小了电能的消耗。本技术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轮毂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轮毂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轮毂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轮毂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A-A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轮毂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固定机构;2、上密封机构;3、下密封机构;4、控制面板;101、工作台;102、支腿;103、立柱;104、顶板;11、底板;12、垫脚;13、加强筋;14、后板;201、气缸;202、连接座;203、上封板;204、上填充块;205、上密封圈;301、下封板;302、下填充块;303、下密封圈;304、密封头;305、气管;306、真空泵;307、气压传感器;308、气管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轮毂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机构1、控制面板4,固定机构1主要由工作台101和顶板104组成,工作台101中央开设有T型圆孔,还包括上密封机构2和下密封机构3,上密封机构2设置在顶板104上,下密封机构3设置在工作台101上,控制面板4设置在工作台101前方,固定机构1还包括支腿102、立柱103,工作台101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支腿102,工作台101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立柱103,立柱103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顶板104,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支腿102支撑工作台101,立柱103支撑顶板104,进而实现了上密封机构2和下密封机构3的固定,上密封机构2包括气缸201、连接座202、上封板203、上填充块204、上密封圈205,气缸201通过螺栓连接在顶板104上方,气缸201的输出端穿过顶板104,且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座202,连接座202下端面通过螺栓连接在上封板203顶部中央,上封板203底部中央焊接有上填充块204,上封板203下方粘接有上密封圈205,上密封圈205位于上填充块204外侧,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气缸201带动连接座202下降,连接座202带动上封板203下降,实现了对轮毂的密封,上填充块204的设置用于减小轮毂内腔的空间,进而减小了真空泵306的输出量,下密封机构3包括下封板301、下填充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机构(1)、控制面板(4),所述固定机构(1)主要由工作台(101)和顶板(104)组成,所述工作台(101)中央开设有T型圆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密封机构(2)和下密封机构(3),所述上密封机构(2)设置在所述顶板(104)上,所述下密封机构(3)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1)上,所述控制面板(4)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1)前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机构(1)、控制面板(4),所述固定机构(1)主要由工作台(101)和顶板(104)组成,所述工作台(101)中央开设有T型圆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密封机构(2)和下密封机构(3),所述上密封机构(2)设置在所述顶板(104)上,所述下密封机构(3)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1)上,所述控制面板(4)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1)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还包括支腿(102)、立柱(103),所述工作台(101)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支腿(102),所述工作台(101)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立柱(103),所述立柱(103)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顶板(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还包括底板(11)、垫脚(12)、加强筋(13)、后板(14),所述加强筋(13)前方从上到下依次焊接有所述顶板(104)、所述工作台(101)、所述底板(11),所述顶板(104)与所述后板(14)之间以及所述工作台(101)与所述后板(1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加强筋(13),所述底板(11)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垫脚(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机构(2)包括气缸(201)、连接座(202)、上封板(203)、上填充块(204)、上密封圈(205),气缸(201)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陈浩张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海辰机械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