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样介质的空气阻力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349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样介质的空气阻力测试装置,包括箱体、稳压器和压力表,箱体内部设有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进气口和用于连通采样泵的出气口;稳压器内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以及连通第一腔体上的进口和连通第二腔体的出口,进口通过第一硅胶管与进气口连通,出口通过第二硅胶管与出气口连通;第二硅胶管上设有检测管,压力表上的检测口与检测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采样任务前,可以快速进行空气阻力测试,对采样介质进行阻力检测和判断采样介质是否符合标准;稳压器使气流更加平稳,减少脉冲气流对压力表的影响,使测量的数据更加精确;体积小巧便于携带,适合室内环境、职业卫生或环境监测等多种场合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样介质的空气阻力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采样介质的空气阻力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市面上的活性碳管、硅胶管等(下称采样介质)都是通过手工填充的方式进行生产,手工生产的采样介质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空气阻力偏差,而国标规定活性碳管的阻力需在2至4kpa之间,不符合这个阻力范围的碳管用于现场采样都是无效采样,因此采样介质在进行采样前都应进行空气阻力测试,以确保采样样本是有效的。为了能够专门检测吸附管气体阻力值,中国技术专利CN202956244U公开了一种测量采样吸附管气体阻力值的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上分别安装有电源开关(3)、液晶显示屏(4)、电源插座(5)、与采样吸附管连接的气嘴(2),壳体(1)内设有与气嘴连接的微型空气泵(6)、气嘴(2)与微型空气泵(6)连接的气路上还连接一压差传感器(7),壳体内还设有控制微型空气泵(6)使空气流速控制在0.5L/min的单片机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由按键显示驱动板(8)、F410控制电路板(9)、供电电源板(10)三个模块组成。该技术方案实现了对采样吸附管的测试,便于携带,解决了采样误差问题。但上述方案中采用单片机控制系统、压差传感器,仍具有以下缺点:(1)设置压差传感器,单独设置液晶显示屏,部件较多;(2)由于各个测试点的气流不稳定,内部气路没有稳压装置,造成检测精度容易受到气流的影响。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空气采样介质的阻力检测装置进行改进,以简化结构,提高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空气采样介质的阻力检测结构存在结构复杂,检测精度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采样介质的空气阻力测试装置,包括:箱体,内部设有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进气口和用于连通采样泵的出气口;稳压器,所述稳压器内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以及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上的进口和连通所述第二腔体的出口,所述进口通过第一硅胶管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出口通过第二硅胶管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压力表,所述第二硅胶管上设有检测管,所述压力表上的检测口与所述检测管连通。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面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压力表固定于所述安装孔上,所述稳压器固定在所述面板的底面上。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外侧,所述出口的内部穿过所述第一腔体延伸进入所述第二腔体形成出气通道。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稳压器的外侧罩有一层硅胶套,所述硅胶套的两端开口。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管为三通管,分别与所述第二硅胶管的断口两端、所述检测口连通。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箱体采用塑料材质,包括:上盖,其自由端设有软质卡扣,下盖,其自由端设有硬质卡槽,所述软质卡扣和所述硬质卡槽卡接,实现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密封。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内还设有用于计算测试时间的计时器。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设有用于为所述压力表供电的连接电源适配器的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进气口连接采样介质即第一硅胶管,出气口与采样泵连接抽气产生负压,气体流经稳压器,先后进入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完成二次稳定化,再依次经过第二硅胶管、出气口抽出,第二硅胶管上的检测管使得压力表测得第二硅胶管的压力,从而压力表上显示出空气阻力,具有以下优点:1.在进行采样任务前,可以快速进行空气阻力测试,对采样介质进行阻力检测和判断采样介质是否符合标准。2.稳压器使气流更加平稳,减少脉冲气流对压力表的影响,使测量的数据更加精确。3.体积小巧便于携带,适合室内环境、职业卫生或环境监测等多种场合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面板下方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样介质的空气阻力测试装置,通过进气口连接采样介质即第一硅胶管,出气口与采样泵连接抽气产生负压,气体流经稳压器,先后进入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完成二次稳定化,再依次经过第二硅胶管、出气口抽出,第二硅胶管上的检测管使得压力表测得第二硅胶管的压力,从而压力表上显示出空气阻力。因此利用本技术,在进行采样任务前可以快速进行空气阻力测试。稳压器使气流更加平稳,减少脉冲气流对压力表的影响,起到稳压作用和过压保护作用,使压力表测量的数据更加精确,防止超出压力表的量程造成损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出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采样介质的空气阻力测试装置,包括箱体、稳压器40和压力表30。箱体内部设有面板20,面板20上设有进气口21和用于连通采样泵的出气口22。稳压器40内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以及连通第一腔体上的进口和连通第二腔体的出口,进口通过第一硅胶管41与进气口21连通,出口通过第二硅胶管42与出气口22连通。第二硅胶管42上设有检测管43,压力表30上的检测口31与检测管43连通。本技术中,压力表30的显示可根据需要选择量程,配置对应的表盘。本技术,通过进气口21连接采样介质即第一硅胶管41,出气口22与采样泵连接抽气产生负压,气体流经稳压器40,先后进入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完成二次稳定化,再依次经过第二硅胶管42、出气口22抽出,第二硅胶管42上的检测管43使得压力表30测得第二硅胶管42的压力,从而压力表30上显示出空气阻力。因此利用本技术,在进行采样任务前可以快速进行空气阻力测试。稳压器40使气流更加平稳,减少脉冲气流对压力表30的影响,起到稳压作用和过压保护作用,使压力表30测量的数据更加精确,防止超出压力表30的量程造成损坏。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面板20上设有安装孔,压力表30固定于安装孔上,稳压器40固定在面板20的底面上。本实施例中,将压力表30固定于面板20上,压力表30的内部直接与稳压器40连通,同时起到了检测和观察显示的作用。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进口和出口设置在第一腔体外侧,出口的内部穿过第一腔体延伸进入第二腔体形成出气通道。本实施例中,将进口和出口设置在同一侧,便于稳压器40的加工,也方便第一硅胶管41和第二硅胶管42的安装。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稳压器40的外侧罩有一层硅胶套50,硅胶套50的两端开口。本实施例中,稳压器40用于对气体的进行稳定,防止由于气流不稳造成检测精度降低,硅胶套50可有效缓和稳压器40由于气流冲击造成的震动。硅胶套50的两端开口,方便人手拿下进行更换或其他操作。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检测管43为三通管,分别与第二硅胶管42的断口两端、检测口31连通。本实施例中,检测管43设置为三通管,方便与压力表30的检测口31进行安装,而且能够调节长度,便于安装。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箱体采用塑料材质,包括上盖11和下盖12。上盖11的自由端设有软质卡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样介质的空气阻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内部设有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进气口和用于连通采样泵的出气口;/n稳压器,所述稳压器内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以及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上的进口和连通所述第二腔体的出口,所述进口通过第一硅胶管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出口通过第二硅胶管与所述出气口连通;/n压力表,所述第二硅胶管上设有检测管,所述压力表上的检测口与所述检测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样介质的空气阻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内部设有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进气口和用于连通采样泵的出气口;
稳压器,所述稳压器内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以及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上的进口和连通所述第二腔体的出口,所述进口通过第一硅胶管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出口通过第二硅胶管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压力表,所述第二硅胶管上设有检测管,所述压力表上的检测口与所述检测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阻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压力表固定于所述安装孔上,所述稳压器固定在所述面板的底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阻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外侧,所述出口的内部穿过所述第一腔体延伸进入所述第二腔体形成出气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利群全乐强李军钟玉芬谢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工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