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棒管式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405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管式加热炉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钛棒管式加热炉,包括上壳体和连接板,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连接板位于下壳体的底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上壳体的后端设置有把手,所述上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上箱体,所述下壳体的一侧顶部设置有卡槽。该钛棒管式加热炉,与现有的普通管式加热炉装置相比,通过矩形卡件、矩形卡槽与固定板的设置,可以起到固定下箱体的作用,防止在使用过程中下箱体安装不牢固反复移动导致电热丝工作不稳,加热效率降低,电热丝与下箱体之间可拆卸,结构简单,方便更换电热丝以及清洗内部杂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钛棒管式加热炉
本技术涉及管式加热炉
,具体为一种钛棒管式加热炉。
技术介绍
钛棒具有优良的强度和硬度,密度小,质量轻,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并且耐腐蚀性极好,因此广泛应用于航天、航海、汽车工业、冶金工业等,但市面上的钛棒外形多为圆柱形,多边形的钛棒也是由几部分点焊成一体,因此强度差,成本高,管式加热炉适用于石化炼油厂研究所、炼油生产装置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芳烃分离、加氢精制、烷基化、气体分馏,部分炼厂还有溶剂脱沥青、溶剂脱蜡、石蜡成型、溶剂精制、润滑油加氢精制和白土精制等油管伴热装置。现有的管式加热器加热效率低,热损失比较高,如需对钛棒进行加热处理,传递给钛棒的热量流失比较多,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容易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缩短了管式加热器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管式加热器工作的可靠性,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管式加热器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钛棒管式加热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管式加热器加热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钛棒管式加热炉,包括上壳体(1)和连接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转轴(2),且转轴(2)的底部设置有下壳体(3),所述连接板(4)位于下壳体(3)的底部,且连接板(4)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6),所述上壳体(1)的后端设置有把手(7),且上壳体(1)的前端底部设置有卡件(8),所述上壳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孔(9),且上壳体(1)的内部底部设置有固定槽(12),所述固定槽(12)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11),且密封圈(11)的两侧均设置有隔热圈(10),所述上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上箱体(14),所述下壳体(3)的一侧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棒管式加热炉,包括上壳体(1)和连接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转轴(2),且转轴(2)的底部设置有下壳体(3),所述连接板(4)位于下壳体(3)的底部,且连接板(4)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6),所述上壳体(1)的后端设置有把手(7),且上壳体(1)的前端底部设置有卡件(8),所述上壳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孔(9),且上壳体(1)的内部底部设置有固定槽(12),所述固定槽(12)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11),且密封圈(11)的两侧均设置有隔热圈(10),所述上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上箱体(14),所述下壳体(3)的一侧顶部设置有卡槽(13),且下壳体(3)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16),所述下壳体(3)的内部底部设置有矩形卡槽(19),所述下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下箱体(15),且下箱体(15)的内部设置有电热丝(17),所述下箱体(15)的底部设置有矩形卡件(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显群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茂凇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