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热解气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329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垃圾热解气化系统,包括仓体、导向分流装置、可燃气体回流管道、燃烧装置和除渣装置,仓体的顶端设有进料口,仓体的下端设有出渣口,导向分流装置安装于进料口的下方,仓体内自上而下设有垃圾进料区、垃圾干燥区、热解气化区和除渣排渣区,可燃气体回流管道安装于垃圾干燥区,燃烧装置安装于热解气化区,除渣装置安装于除渣排渣区。通过在一体的热解仓内对垃圾进行燃烧热解,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垃圾在无氧或低氧条件进行热解,热解产生的燃气呈中性,可以杜绝二噁英类物质的产生。热解产生的可燃气体作为燃料返回仓体内进行燃烧。垃圾无需任何方式拣选、分类;无需添加辅助燃料,大量节约能源,运行成本极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热解气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系统。
技术介绍
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固体物垃圾,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需要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破坏社会和谐。广泛应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采用垃圾填埋的方式处理,造成垃圾侵蚀大量土地。高温堆肥处理占用场地大,处理效率低。焚烧法能够最大限度实现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并且占用土地资源最少,然而如焚烧尾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空气污染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高效、运营成本低、节约能源且污染小的垃圾热解气化系统。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垃圾热解气化系统,包括仓体、导向分流装置、可燃气体回流管道、燃烧装置和除渣装置,所述仓体的顶端设有进料口,所述仓体的下端设有出渣口,所述导向分流装置安装于进料口的下方,所述仓体内自上而下设有垃圾进料区、垃圾干燥区、热解气化区和除渣排渣区,所述可燃气体回流管道安装于垃圾干燥区,所述燃烧装置安装于热解气化区,所述除渣装置安装于除渣排渣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装置包括导气主管、导气支管和燃烧罩,所述导气主管的一端贯穿仓体的侧壁,所述导气主管的另一端与导气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燃烧罩罩于导气支管外,所述导气支管上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燃烧罩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过气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罩呈上小下大的梯形,所述导气支管在水平方向上并列设置为多根,所述燃烧罩与导气支管一一对应设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除渣装置包括第一螺旋除渣装置和第二螺旋除渣装置,所述第一螺旋除渣装置和第二螺旋除渣装置均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螺旋除渣装置位于仓体的底部,所述第一螺旋除渣装置位于第二螺旋除渣装置的上方并与第二螺旋除渣装置呈垂直设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螺旋除渣装置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螺旋除渣装置的输出端相对并与出渣口对应,所述第二螺旋除渣装置并列设置为多个。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可燃气体回流管道包括进气管和布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贯穿仓体的侧壁,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布气管连接,所述布气管设置为多根并呈均匀分布,所述布气管上设有多个出气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一体的热解仓内对垃圾进行燃烧热解,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垃圾在无氧或低氧条件进行热解,热解产生的燃气呈中性,可以杜绝二噁英类物质的产生。热解产生的可燃气体作为燃料返回仓体内进行燃烧。垃圾无需任何方式拣选、分类;无需添加辅助燃料,大量节约能源,运行成本极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垃圾热解气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垃圾热解气化系统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和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垃圾热解气化系统。参照图1和图2,垃圾热解气化系统包括仓体1、导向分流装置2、可燃气体回流管道3、燃烧装置4和除渣装置5。仓体1的顶端设有进料口11,仓体1的下端设有出渣口12。导向分流装置2安装于进料口11的下方,仓体1内自上而下设有垃圾进料区13、垃圾干燥区14、热解气化区15和除渣排渣区16。可燃气体回流管道3安装于垃圾干燥区14,燃烧装置4安装于热解气化区15,除渣装置5安装于除渣排渣区16,热解气化区15的侧壁上设有烟气输出口16。垃圾从进料口11输入到仓体1内的垃圾进料区13,经导向分流装置2导向后均匀落入到于垃圾干燥区14,干燥后的垃圾落入到热解气化区15进行热解气化产生可燃气体和烟气水蒸汽等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从烟气输出口16输出后经过外部分离及净化系统后分离出水、焦油、可燃气体等。可燃气体通过鼓风机加入空气后回流到燃烧装置4进行充分燃烧,为热解气化区15提供热量。一部分可燃气体输送到垃圾干燥区14进行燃烧,为垃圾干燥区的垃圾干燥提供热量。燃烧装置4包括导气主管41、导气支管42和燃烧罩43。导气主管41的一端贯穿仓体1的侧壁并与外部可燃气体回流输送管道连通,导气主管41的另一端与导气支管42的一端连接。燃烧罩43罩于导气支管42外,导气支管42上设有多个出气孔,燃烧罩43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过气孔。可燃气体从导气主管41输送到导气支管42输出到仓体内,经燃烧罩43的过气孔可形成均匀喷出。燃烧罩43呈上小下大的梯形,导气支管42在水平方向上并列设置为多根,燃烧罩43与导气支管42一一对应设置。可确保进入到热解气化区15内的可燃气体分布均匀。除渣装置5包括第一螺旋除渣装置51和第二螺旋除渣装置52。第一螺旋除渣装置51和第二螺旋除渣装置52均呈水平设置,第二螺旋除渣装置52位于仓体1的底部,第一螺旋除渣装置51位于第二螺旋除渣装置52的上方并与第二螺旋除渣装置52呈垂直设置。第一螺旋除渣装置51和第二螺旋除渣装置52均包括电机和螺旋输送杆,电机带动螺旋输送杆转动可将物料从螺旋输送杆的一端输送到另一端。第一螺旋除渣装置51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螺旋除渣装置51的输出端相对并位于出渣口12的上方,第二螺旋除渣装置52并列设置为多个。第二螺旋除渣装置52将除渣排渣区16内的料渣统一输送到一侧,而第一螺旋除渣装置51则将输送到一侧的料渣统一输送到出渣口12。可燃气体回流管道3包括进气管31和布气管32,进气管31的一端贯穿仓体1的侧壁,进气管31的另一端与布气管32连接,布气管32设置为多根并呈均匀分布,布气管32上设有多个出气孔。仓体1上还设有冷却水进水口17和冷却水出水口18,冷却水进水口17设置于垃圾干燥区14,冷却水出水口18设置于热解气化区15。冷却水进水口17和冷却水出水口18之间设有冷却水管穿过仓体1的内部,冷却水从冷却水进水口17进入到仓体1内部被加热后再从冷却水出水口18输出,可为其它工艺或工人生活提供热水。垃圾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利用热能使其成分发生化合键断裂、异构化和小分子聚合等反应,由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燃料气、焦油和焦炭。垃圾热解点火加热采用石油液化气点火,点火运行后通过热解产生的可燃气体回炉燃烧,运行过程中无须再添加燃料或热源。对于含有高热值可燃物的垃圾如废纸、塑料及其他有机物可采用热解方法进行处理。热解产生的燃气呈中性,在无氧或低氧条件,可以杜绝二噁英类物质的产生,节源环保,运行成本低。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垃圾热解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体(1)、导向分流装置(2)、可燃气体回流管道(3)、燃烧装置(4)和除渣装置(5),所述仓体(1)的顶端设有进料口(11),所述仓体(1)的下端设有出渣口(12),所述导向分流装置(2)安装于进料口(11)的下方,所述仓体(1)内自上而下设有垃圾进料区(13)、垃圾干燥区(14)、热解气化区(15)和除渣排渣区(16),所述可燃气体回流管道(3)安装于垃圾干燥区(14),所述燃烧装置(4)安装于热解气化区(15),所述除渣装置(5)安装于除渣排渣区(16)。/n

【技术特征摘要】
1.垃圾热解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体(1)、导向分流装置(2)、可燃气体回流管道(3)、燃烧装置(4)和除渣装置(5),所述仓体(1)的顶端设有进料口(11),所述仓体(1)的下端设有出渣口(12),所述导向分流装置(2)安装于进料口(11)的下方,所述仓体(1)内自上而下设有垃圾进料区(13)、垃圾干燥区(14)、热解气化区(15)和除渣排渣区(16),所述可燃气体回流管道(3)安装于垃圾干燥区(14),所述燃烧装置(4)安装于热解气化区(15),所述除渣装置(5)安装于除渣排渣区(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热解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4)包括导气主管(41)、导气支管(42)和燃烧罩(43),所述导气主管(41)的一端贯穿仓体(1)的侧壁,所述导气主管(41)的另一端与导气支管(42)的一端连接,所述燃烧罩(43)罩于导气支管(42)外,所述导气支管(42)上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燃烧罩(43)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过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热解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罩(43)呈上小下大的梯形,所述导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松陈刚许先国章橙王在谦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