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299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1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活动板、固定柱和固定座;活动板竖直设置有多组,相邻两活动板活动连接,且活动板上竖直设置反光警示条;固定柱竖直设置两组并位于活动板的两侧;双向螺纹杆与固定柱转动连接;转动件转动设置在固定柱上并与双向螺纹杆传动连接;移动件设置于双向螺纹杆的两端并与其螺纹连接,连接杆设置在移动件上,固定柱上设置供连接杆活动的限位开口;位于最外侧的活动板上设置上、下两组固定环,两连接杆位于两固定环之间;插杆竖直设置并与连接杆连接,插杆穿过固定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方便安装和拆卸,安装过程省时省力,还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和收纳,使用效果好,并且具有较佳的警示作用,有助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开展,建筑行业作为城市的主体配套产业推动着城市的进步,并驱动着经济的发展;在建筑施工中,安全始终处于第一位,因此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的建筑施工中,很多工地都处于道路旁,为了保证车辆、行人的安全,通常要设置围挡或防护栏将施工场地与外界环境隔离开;现有的安全防护用围挡一般是由挡板组成,多个挡板通过固定座、连接件等连接固定起来,共同构成一个封闭的挡墙,能够很好的将施工场地与外界环境阻隔起来,但是这种安全围挡的结构较为简单,安装和拆卸过程较为麻烦,费时费力,并且还不方便搬运和收纳,使用效果不佳,安全性能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不仅方便安装和拆卸,安装过程省时省力,还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和收纳,使用效果好,并且具有较佳的警示作用,有助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活动板、固定柱、固定座、双向螺纹杆、移动件、连接杆、插杆、转动件、摇柄和蓄电池;活动板竖直设置有多组,相邻两活动板活动连接,且活动板上竖直设置反光警示条;固定柱竖直设置两组并位于活动板的两侧,且固定柱上设有警示照明灯和太阳能发电板;蓄电池设置在固定柱内,且蓄电池电性连接警示照明灯和太阳能发电板;固定座设置在固定柱上,且固定座的底部设有滚轮;>固定柱内竖直设置空腔,双向螺纹杆竖直设置于空腔内并与固定柱转动连接;转动件转动设置在固定柱上并与双向螺纹杆传动连接,摇柄设置在转动件上并位于固定柱的外围;移动件设置于双向螺纹杆的两端并与其螺纹连接,连接杆水平设置在移动件上,固定柱上竖直设置供连接杆活动的限位开口;位于最外侧的活动板上设置上、下两组固定环,两连接杆位于两固定环之间;插杆竖直设置并与连接杆连接,插杆穿过固定环。优选的,转动件上设有第一锥齿轮,双向螺纹杆上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优选的,还包括锁紧件;固定座上竖直设置定位孔,锁紧件穿过定位孔并固定住固定座。优选的,定位孔为螺纹孔,锁紧件为螺钉。优选的,定位孔的数目为多组并围绕固定柱呈环形阵列分布。优选的,相邻两活动板之间通过合页连接。优选的,还包括控制装置;固定柱上设有距离感应器和扬声器,控制装置设置在固定座上,控制装置通讯连接距离感应器和扬声器。优选的,固定柱的外周面还设有警示牌。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摇动摇柄使转动件进行转动,进而使双向螺纹杆进行水平方向圆周转动,两移动件进行背向移动,从而使位于上方的插杆进行竖直向上运动并穿过上方的固定环,位于下方的插杆进行竖直向下运动并穿过下方的固定环,实现对安全防护装置的安装,操作更加简单,安装过程省时省力;各活动板活动连接以形成防护栏,实现了折叠功能,方便对装置进行收纳,使用效果极佳;反光警示条起到极佳的警示效果,警示照明灯在夜间亮起以起到照明的和警示的作用,有助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太阳能发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蓄电池对电能进行储存并供应给警示照明灯,起到节能的作用,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中固定柱和固定座的连接示意图(主视)。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中固定柱和固定座的连接示意图(俯视)。附图标记:1、活动板;2、固定柱;3、固定座;4、反光警示条;5、固定环;6、双向螺纹杆;7、移动件;8、连接杆;9、插杆;10、转动件;11、摇柄;12、滚轮;13、锁紧件;14、定位孔;15、限位开口;16、警示照明灯;17、太阳能发电板;18、蓄电池;19、第一锥齿轮;20、第二锥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活动板1、固定柱2、固定座3、双向螺纹杆6、移动件7、连接杆8、插杆9、转动件10、摇柄11和蓄电池18;活动板1竖直设置有多组,相邻两活动板1活动连接,且活动板1上竖直设置反光警示条4;固定柱2竖直设置两组并位于活动板1的两侧,且固定柱2上设有警示照明灯16和太阳能发电板17;蓄电池18设置在固定柱2内,且蓄电池18电性连接警示照明灯16和太阳能发电板17;固定座3设置在固定柱2上,且固定座3的底部设有滚轮12;固定柱2内竖直设置空腔,双向螺纹杆6竖直设置于空腔内并与固定柱2转动连接;转动件10转动设置在固定柱2上并与双向螺纹杆6传动连接,摇柄11设置在转动件10上并位于固定柱2的外围;移动件7设置于双向螺纹杆6的两端并与其螺纹连接,连接杆8水平设置在移动件7上,固定柱2上竖直设置供连接杆8活动的限位开口15;位于最外侧的活动板1上设置上、下两组固定环5,两连接杆8位于两固定环5之间;插杆9竖直设置并与连接杆8连接,插杆9穿过固定环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转动件10上设有第一锥齿轮19,双向螺纹杆6上设有第二锥齿轮20,第一锥齿轮19与第二锥齿轮20啮合传动连接。工作中,转动件10带动第一锥齿轮19进行竖直方向圆周转动,第一锥齿轮19与第二锥齿轮20啮合传动连接以使双向螺纹杆6进行水平方向圆周转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锁紧件13;固定座3上竖直设置定位孔14,锁紧件13穿过定位孔14并固定住固定座3;定位孔14为螺纹孔,锁紧件13为螺钉;定位孔14的数目为多组并围绕固定柱2呈环形阵列分布。工作中,通过锁紧件13将装置紧紧的固定在地面上,固定效果好,也方便拆卸,有助于使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相邻两活动板1之间通过合页连接,方便将各个活动板1连接在一起,显著提高了安装和拆卸的效率,有助于进行更换。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装置;固定柱2上设有距离感应器和扬声器,控制装置设置在固定座3上,控制装置通讯连接距离感应器和扬声器。工作中,距离感应器感应靠近人员的距离并将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当距离小于一定值时,控制装置控制扬声器发出提示音,提醒无关人员远离,有助于提高安全性能。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柱2的外周面还设有警示牌,起到警示和提醒的作用。本技术中,使用时,摇动摇柄11使转动件10进行转动,进而使双向螺纹杆6进行水平方向圆周转动,两移动件7进行背向移动,从而使位于上方的插杆9进行竖直向上运动并穿过上方的固定环5,位于下方的插杆9进行竖直向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板(1)、固定柱(2)、固定座(3)、双向螺纹杆(6)、移动件(7)、连接杆(8)、插杆(9)、转动件(10)、摇柄(11)和蓄电池(18);/n活动板(1)竖直设置有多组,相邻两活动板(1)活动连接,且活动板(1)上竖直设置反光警示条(4);固定柱(2)竖直设置两组并位于活动板(1)的两侧,且固定柱(2)上设有警示照明灯(16)和太阳能发电板(17);蓄电池(18)设置在固定柱(2)内,且蓄电池(18)电性连接警示照明灯(16)和太阳能发电板(17);固定座(3)设置在固定柱(2)上,且固定座(3)的底部设有滚轮(12);/n固定柱(2)内竖直设置空腔,双向螺纹杆(6)竖直设置于空腔内并与固定柱(2)转动连接;转动件(10)转动设置在固定柱(2)上并与双向螺纹杆(6)传动连接,摇柄(11)设置在转动件(10)上并位于固定柱(2)的外围;移动件(7)设置于双向螺纹杆(6)的两端并与其螺纹连接,连接杆(8)水平设置在移动件(7)上,固定柱(2)上竖直设置供连接杆(8)活动的限位开口(15);位于最外侧的活动板(1)上设置上、下两组固定环(5),两连接杆(8)位于两固定环(5)之间;插杆(9)竖直设置并与连接杆(8)连接,插杆(9)穿过固定环(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板(1)、固定柱(2)、固定座(3)、双向螺纹杆(6)、移动件(7)、连接杆(8)、插杆(9)、转动件(10)、摇柄(11)和蓄电池(18);
活动板(1)竖直设置有多组,相邻两活动板(1)活动连接,且活动板(1)上竖直设置反光警示条(4);固定柱(2)竖直设置两组并位于活动板(1)的两侧,且固定柱(2)上设有警示照明灯(16)和太阳能发电板(17);蓄电池(18)设置在固定柱(2)内,且蓄电池(18)电性连接警示照明灯(16)和太阳能发电板(17);固定座(3)设置在固定柱(2)上,且固定座(3)的底部设有滚轮(12);
固定柱(2)内竖直设置空腔,双向螺纹杆(6)竖直设置于空腔内并与固定柱(2)转动连接;转动件(10)转动设置在固定柱(2)上并与双向螺纹杆(6)传动连接,摇柄(11)设置在转动件(10)上并位于固定柱(2)的外围;移动件(7)设置于双向螺纹杆(6)的两端并与其螺纹连接,连接杆(8)水平设置在移动件(7)上,固定柱(2)上竖直设置供连接杆(8)活动的限位开口(15);位于最外侧的活动板(1)上设置上、下两组固定环(5),两连接杆(8)位于两固定环(5)之间;插杆(9)竖直设置并与连接杆(8)连接,插杆(9)穿过固定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兴斌卜涛罗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