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电缆隧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87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电缆隧道,该地下电缆隧道包括:若干段依次对接且呈线性排布的混凝土段;其中,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之间嵌设有遇水膨胀防水棒,并且,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的接缝处沿所述混凝土段的外周设置有若干层防水层;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接,用以实现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之间的刚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遇水膨胀防水棒在施工时预先在接缝处预留足够的防水层变形适应空间,当结构变形或者沉降时,遇水膨胀防水棒变形给予卷材伸缩的空间,对接缝处的遇水膨胀防水棒能够起到很好的适应和保护作用,从而避免了结构变形导致防水层拉裂、使防水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电缆隧道
本技术涉及电缆隧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下电缆隧道。
技术介绍
综合电缆隧道,是地下管道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地下隧道通常可以分为现浇类电缆隧道和预制类电缆隧道,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构成,由于混凝土具有渗漏、开裂等特性,导致电缆隧道极易渗水、漏水从而影响电缆隧道的正常使用。目前地下综合电缆隧道最理想的防水措施就是止水钢板、止水带,即将防水层安装在结构的迎水面,使结构免遭水的侵蚀从而保障结构的耐久安全性。为了使建筑结构不受温度、湿度变化产生胀缩变形以及防震、防沉降等而设置有变形缝,电缆隧道也设置有相应的变形缝,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只在变形缝底部混凝土垫层上铺设防水卷材和防水加强层,由于电缆隧道变形缝两端结构存在不均匀沉降,导致电缆隧道变形缝位置的防水卷材拉裂,破坏卷材防水层,使防水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地下电缆隧道,旨在解决现有电缆隧道的防水层易断裂导致防水失效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地下电缆隧道,该地下电缆隧道包括:若干段依次对接且呈线性排布的混凝土段;其中,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之间嵌设有遇水膨胀防水棒,并且,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的接缝处沿所述混凝土段的外周设置有若干层防水层;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接,用以实现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之间的刚性连接。进一步地,上述地下电缆隧道,所述混凝土段的对接端面上设有凹槽,用以卡设所述遇水膨胀防水棒。进一步地,上述地下电缆隧道,所述凹槽的纵截面为半圆形结构。进一步地,上述地下电缆隧道,所述凹槽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之间接缝的宽度。进一步地,上述地下电缆隧道,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段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进一步地,上述地下电缆隧道,最外层所述防水层的外周设有保护加强层。进一步地,上述地下电缆隧道,所述保护加强层为防腐蚀层。进一步地,上述地下电缆隧道,所述遇水膨胀防水棒为弹性棒状结构。进一步地,上述地下电缆隧道,所述遇水膨胀防水棒为弹性泡沫棒。进一步地,上述地下电缆隧道,所述遇水膨胀防水棒沿所述混凝土段的整周设置。本技术提供的地下电缆隧道,通过在混凝土段的接缝处设置的若干层防水层和两段混凝土段之间设置的遇水膨胀防水棒,可在施工时预先在接缝处预留足够的防水层变形适应空间,当结构变形或者沉降时,遇水膨胀防水棒变形给予卷材伸缩的空间,对接缝处的遇水膨胀防水棒能够起到很好的适应和保护作用,从而避免了结构变形导致防水层拉裂、使防水失效的问题;通过连接板实现两段混凝土段之间的刚性连接,以减小混凝土段对防水层的拉扯,进而避免防水层的断裂和防水失效。该地下电缆隧道结构简单,可就地取材,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下电缆隧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下电缆隧道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段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见图1至图2,其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下电缆隧道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地下电缆隧道包括:若干段混凝土段1;其中,各段混凝土段1依次对接且呈线性排布。具体地,为便于地下电缆隧道的施工同时防止各段混凝土段1之间的相互干扰而造成结构性破坏,地下电缆隧道分为多段混凝土段1,以便依次进行各段混凝土段1的浇筑和预制,各段混凝土段1中依次对接,且形成呈线性排布的地下电缆隧道,先、后浇筑的混凝土段1之间形成接缝11,作为变形缝或施工缝。其中,各段混凝土段1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求、按地质情况和结构特点等。各段混凝土段1的横截面为方形环状结构,以便通过内部孔进行施工或放置电缆等;横截面为垂直于混凝土段1长度方向的截面,如图2所示,纵截面为沿混凝土段1长度方向的截面。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1之间嵌设有遇水膨胀防水棒2。具体地,为外部水自接缝11处渗透至混凝土段1内,遇水膨胀防水棒2可以沿混凝土段1周向设置且嵌设在两段混凝土段1之间的接缝11处。其中,为实现遇水膨胀防水棒2的嵌设,优选地,混凝土段1的对接端面上设有凹槽12,用以卡设所述遇水膨胀防水棒2,对接断面为相邻两段混凝土段1相对的两个对接断面。凹槽12的纵截面为半圆形结构,以便两段所述混凝土段1对接后扣合围设连贯的通槽结构,以便遇水膨胀防水棒2卡设在该通道内;遇水膨胀防水棒2与凹槽12相适配,以使遇水膨胀防水棒2外壁接触连接在凹槽12的内壁;凹槽12的直径可以大于或等于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之间的接缝11的宽度,以便于通过嵌设在凹槽12内的遇水膨胀防水棒2进行防水;为提高遇水膨胀防水棒2的稳定性,优选地,遇水膨胀防水棒2和凹槽12设置在混凝土段1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以避免遇水膨胀防水棒2的外露。遇水膨胀防水棒2的外壁上可设有隔离层例如隔离纸,以隔离遇水膨胀防水棒2和混凝土段1。优选地,遇水膨胀防水棒2和凹槽12可沿混凝土段1的外周整周设置,以进一步提高其防水性。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1的接缝11处沿所述混凝土段1的外周设置有若干层防水层3,用以进行防水,以避免渗水、漏水至混凝土段1内影响电缆隧道的正常使用。具体实施时,防水层3可以为一层亦可为自混凝土段1的外壁依次向混凝土段1的外周绕设的多层,本实施例中对其不做任何限定。优选地,防水层3可沿混凝土段1的外周整周设置,以进一步提高其防水性。其中,防水层3可以为防水卷材,其依次粘贴在混凝土段1的接缝11处,且可采用空铺工艺依次铺设在混凝土层上面,则最外侧防水层3为设置有单面粘结构的防水卷材,其内层设置的各层防水层3为设置有双面粘结构的防水卷材,以利用双面粘特性完成两层之间的粘贴作用,进而节省卷材成本。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1之间通过连接板4相连接,用以实现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1之间的刚性连接。具体地,连接板4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固定在两段所述混凝土段1上,以减小混凝土段1对防水层3的拉扯,进而避免防水层3的断裂和防水失效。最外层所述防水层3的外周可设有防腐蚀层(图中未示出),用以避免防水层3被腐蚀,进而提高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电缆隧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段依次对接且呈线性排布的混凝土段(1);其中,/n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1)之间嵌设有遇水膨胀防水棒(2),并且,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1)的接缝(11)处沿所述混凝土段(1)的外周设置有若干层防水层(3);/n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1)之间通过连接板(4)相连接,用以实现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1)之间的刚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电缆隧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段依次对接且呈线性排布的混凝土段(1);其中,
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1)之间嵌设有遇水膨胀防水棒(2),并且,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1)的接缝(11)处沿所述混凝土段(1)的外周设置有若干层防水层(3);
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1)之间通过连接板(4)相连接,用以实现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1)之间的刚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电缆隧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段(1)的对接端面上设有凹槽(12),用以卡设所述遇水膨胀防水棒(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电缆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的纵截面为半圆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电缆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伟肖二虎谢德利谢肖峰张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