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保护浅埋管线的道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工程改造
,具体是一种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城市道路地表以下有很多管道和管线,在路面结构下部出现空洞或路侧滑移时,导致下部结构对路面和车辆的支撑力不足而产生坍塌。基于上述描述,并检索一件目前公开的专利号为:CN201620176993.2的技术专利,其关于用于保护浅埋管线的道路结构在使用时具有以下缺点:1-地下管线施工后回填不实,形成土体疏松,在降雨过大时,上端地层中的细颗粒土被带走,打破原来的土壤平衡,逐步形成空洞,当上部土层支撑力不足时,在地下水和车辆震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极易发生流砂淘蚀现象,形成路基空洞,最终造成路面塌陷;2-在降雨后,雨水积聚,雨水集聚在管沟附近,沁入管沟内,管线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受到侵蚀,影响管线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在现有的道路结构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用于保护浅埋管线的道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保护浅埋管线的道路结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保护浅埋管线的道路结构,包括道路路床(1)、覆土层(2)、基坑(3)、管沟(4)、管线(5)、保护层(6)、渗漏层(7)、埋土层(8)、路床(9)、底基层(10)和路面(11),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路床(1)的上端铺设有覆土层(2),所述覆土层(2)的内侧砌筑有基坑(3),所述基坑(3)的内部砌筑有管沟(4),所述管沟(4)的内部铺设有管线(5),所述管沟(4)的上端铺设有保护层(6),所述基坑(3)的上端铺设有渗漏层(7),所述渗漏层(7)的外端填埋有埋土层(8),所述埋土层(8)的上端设置有路床(9),所述路床(9)的上端设置有底基层(10),所述底基层(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保护浅埋管线的道路结构,包括道路路床(1)、覆土层(2)、基坑(3)、管沟(4)、管线(5)、保护层(6)、渗漏层(7)、埋土层(8)、路床(9)、底基层(10)和路面(11),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路床(1)的上端铺设有覆土层(2),所述覆土层(2)的内侧砌筑有基坑(3),所述基坑(3)的内部砌筑有管沟(4),所述管沟(4)的内部铺设有管线(5),所述管沟(4)的上端铺设有保护层(6),所述基坑(3)的上端铺设有渗漏层(7),所述渗漏层(7)的外端填埋有埋土层(8),所述埋土层(8)的上端设置有路床(9),所述路床(9)的上端设置有底基层(10),所述底基层(10)的上端设置有路面(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保护浅埋管线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沟(4)为混凝土砌筑而成,且管沟(4)呈梯形设置,管沟(4)的两侧呈向上倾斜设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