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递减式加厚型缓冷侧吹风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760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递减式加厚型缓冷侧吹风窗,包括一纵截面为梯形的框架、一底面板、一顶面板、一左面板、一右面板、一背面板以及复数个蜂窝导风板;所述底面板上设有一进风孔;所述底面板设于框架的底面;所述顶面板设于框架的顶面;所述左面板设于框架的左侧;所述右面板设于框架的右侧;所述背面板设于框架的背面;各所述蜂窝导风板层层叠放设于框架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实现对侧吹风进行缓冲以及平衡分配,避免锦纶丝的摆动,进而对锦纶丝进行均匀的冷却,极大的提升了最终的染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递减式加厚型缓冷侧吹风窗
本技术涉及化纤设备领域,特别指一种递减式加厚型缓冷侧吹风窗。
技术介绍
丝的冷却是锦纶丝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侧吹风直接影响锦纶丝的冷却效果,冷却效果又直接影响锦纶丝的染色效果。然而,传统上产生侧吹风的侧吹风窗为矩形结构,且侧吹风窗的导风板比较薄,无法对侧吹风进行缓冲以及平衡分配,使得风速产生波动,进而导致锦纶丝来回摆动,锦纶丝无法均匀的进行冷却,影响最终的染色效果。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递减式加厚型缓冷侧吹风窗,实现对侧吹风进行缓冲以及平衡分配,避免锦纶丝的摆动,进而对锦纶丝进行均匀的冷却,提升最终的染色效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递减式加厚型缓冷侧吹风窗,实现对侧吹风进行缓冲以及平衡分配,避免锦纶丝的摆动,进而对锦纶丝进行均匀的冷却,提升最终的染色效果。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递减式加厚型缓冷侧吹风窗,包括一纵截面为梯形的框架、一底面板、一顶面板、一左面板、一右面板、一背面板以及复数个蜂窝导风板;所述底面板上设有一进风孔;所述底面板设于框架的底面;所述顶面板设于框架的顶面;所述左面板设于框架的左侧;所述右面板设于框架的右侧;所述背面板设于框架的背面;各所述蜂窝导风板层层叠放设于框架的内部。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窗门;所述窗门设于所述框架的正面。进一步地,各所述蜂窝导风板均为梯形体,且上一个所述蜂窝导风板的底面与下一个蜂窝导风板的顶面的形状和面积均相同,各所述蜂窝导风板叠放完成后恰好与框架的内部空间相嵌合。进一步地,所述蜂窝导风板为蜂窝状的镂空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框架顶面的宽度至少为9厘米。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所述框架顶面的宽度至少为9厘米,所述框架的纵截面为梯形,即对所述侧吹风窗进行加厚,并设为梯形体,且设置蜂窝状镂空结构的所述蜂窝导风板进行导风,有效的对侧吹风进行缓冲,且梯形结构能够对侧吹风进行平衡分配,在避免锦纶丝摆动的同时,使得锦纶丝能够均匀的进行冷却,极大的提升了锦纶丝最终的染色效果。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递减式加厚型缓冷侧吹风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递减式加厚型缓冷侧吹风窗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递减式加厚型缓冷侧吹风窗的左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递减式加厚型缓冷侧吹风窗的右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底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背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标记说明:100-一种递减式加厚型缓冷侧吹风窗,1-框架,2-底面板,3-顶面板,4-左面板,5-右面板,6-背面板,7-蜂窝导风板,8-窗门,21-进风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递减式加厚型缓冷侧吹风窗100,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锦纶丝无法均匀的进行冷却,影响最终的染色效果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使得锦纶丝能够均匀的进行冷却,极大的提升了锦纶丝最终的染色效果的技术效果。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通过对所述侧吹风窗100进行加厚,且设置为梯形体,进而对侧吹风进行平衡分配,通过设置蜂窝状镂空结构的所述蜂窝导风板7,进而对侧吹风进行有效的缓冲。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一种递减式加厚型缓冷侧吹风窗100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纵截面为梯形的框架1、一底面板2、一顶面板3、一左面板4、一右面板5、一背面板6以及复数个蜂窝导风板7;所述底面板2上设有一进风孔21,用于输送侧吹风;所述底面板2设于框架1的底面;所述顶面板3设于框架1的顶面;所述左面板4设于框架1的左侧;所述右面板5设于框架1的右侧;所述背面板6设于框架1的背面;各所述蜂窝导风板7层层叠放设于框架1的内部。还包括一窗门8;所述窗门8设于所述框架1的正面;当所述侧吹风窗100工作时关上窗门8,避免工作人员不小心弄断锦纶丝。各所述蜂窝导风板7均为梯形体,且上一个所述蜂窝导风板7的底面与下一个蜂窝导风板7的顶面的形状和面积均相同,各所述蜂窝导风板7叠放完成后恰好与框架1的内部空间相嵌合;通过设置复数个所述蜂窝导风板7,而非一体化结构,便于所述蜂窝导风板7的安装拆卸,便于所述蜂窝导风板7的定期清洗。所述蜂窝导风板7为蜂窝状的镂空结构,利于对侧吹风的缓冲。所述框架1顶面的宽度至少为9厘米,所述框架1底面的宽度优选为19厘米,所述框架1的高度优选为150厘米。本技术工作原理:风从所述进风孔21吹进侧吹风窗100,在所述蜂窝导风板7的缓冲作用下变得缓和,当风吹到所述背面板6后折返回来从侧吹风窗100的正面均匀吹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所述框架顶面的宽度至少为9厘米,所述框架的纵截面为梯形,即对所述侧吹风窗进行加厚,并设为梯形体,且设置蜂窝状镂空结构的所述蜂窝导风板进行导风,有效的对侧吹风进行缓冲,且梯形结构能够对侧吹风进行平衡分配,在避免锦纶丝摆动的同时,使得锦纶丝能够均匀的进行冷却,极大的提升了锦纶丝最终的染色效果。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技术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技术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递减式加厚型缓冷侧吹风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纵截面为梯形的框架、一底面板、一顶面板、一左面板、一右面板、一背面板以及复数个蜂窝导风板;所述底面板上设有一进风孔;/n所述底面板设于框架的底面;所述顶面板设于框架的顶面;所述左面板设于框架的左侧;所述右面板设于框架的右侧;所述背面板设于框架的背面;各所述蜂窝导风板层层叠放设于框架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递减式加厚型缓冷侧吹风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纵截面为梯形的框架、一底面板、一顶面板、一左面板、一右面板、一背面板以及复数个蜂窝导风板;所述底面板上设有一进风孔;
所述底面板设于框架的底面;所述顶面板设于框架的顶面;所述左面板设于框架的左侧;所述右面板设于框架的右侧;所述背面板设于框架的背面;各所述蜂窝导风板层层叠放设于框架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递减式加厚型缓冷侧吹风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窗门;所述窗门设于所述框架的正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双进
申请(专利权)人:长乐力恒锦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