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759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铸锭炉,其包括:坩埚、设于所述坩埚四周的护板、设于所述护板外周的加热器以及盖设于所述护板和所述坩埚上方的盖板,所述盖板包括顶板、自顶板向下延伸的扰流条及自顶板四角向下延伸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护板的顶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铸锭炉通过在盖板的下方设置扰流条,使得铸锭炉内的气体可以快速通过护板的出气口排出,防止气体回流,进而减少硅熔体中的氧、碳杂质的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铸锭炉
本技术涉及光伏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锭炉。
技术介绍
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获得了迅猛地发展。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使用硅晶体材料,其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需求量占一半以上,硅片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质量。多晶铸锭炉中的盖板作为多晶铸锭炉的重要部件,一般为平面结构,放置于坩埚护板之上。盖板可以阻挡多晶铸锭炉中的污染物进入硅熔体中从而影响晶锭质量。由于盖板的平面结构,只能通过护板的开口排气,排气流量较小。另外,气体仅有少部分会从护板开口排出,大部分会回流至硅熔体液面上。以上均会导致生成的一氧化硅与一氧化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增加其进入硅熔体的可能,造成晶体硅中的碳氧杂质的含量增加,影响晶体硅的品质。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铸锭炉,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降低晶体硅中氧、碳杂质的含量的铸锭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锭炉,其包括:坩埚、设于所述坩埚四周的护板、设于所述护板外周的加热器以及盖设于所述护板和所述坩埚上方的盖板,所述盖板包括顶板、自顶板向下延伸的扰流条及自顶板四角向下延伸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护板的顶面接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扰流条垂直于所述顶板,且靠近所述顶板边缘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扰流条不低于所述护板的顶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板与所述支撑板的高度差与所述扰流条的高度相同。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扰流条包括围成方形的四个边条,每个边条分别与所述顶板的一侧平行。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边条分别连接各支撑板的内角。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板的侧边中部设有下凹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护板的顶面接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为方形,其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扰流条围成的区域外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盖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护板的上部边缘开设有若干出气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边条的高度为40mm至50mm,所述边条的长度为800mm至820mm,所述边条的厚度为3mm至5mm。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边条与所述顶板边缘的距离为130mm至150mm。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铸锭炉通过在盖板的下方设置扰流条,使得铸锭炉内的气体可以快速通过护板的出气口排出,防止气体回流,进而减少硅熔体中的氧、碳杂质的含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铸锭炉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铸锭炉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盖板的立体图。图4为图1中盖板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请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铸锭炉100,其包括用于放置硅料的坩埚(未图示)、设于坩埚四周的护板1、设于护板1外周用于加热熔化硅料的加热器(未图示)以及盖设于护板1和坩埚上方的盖板2。护板1的上部边缘开设有若干出气口11,出气口11之间为凸出部12。出气口11优选为两个。护板1的一侧纵向开设有若干安装孔13,用于将相邻两个护板1进行组装。请参图3及图4所示,盖板2包括顶板21、自顶板21向下延伸的扰流条22及自顶板21四角下凹的支撑板23,支撑板23与护板1的顶面接触,即与护板1的四角的顶面接触。顶板21上开设有用于通入保护气体的通孔211,具体的,通孔211位于顶板21的中间位置。扰流条22垂直于顶板21,且靠近顶板21边缘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扰流条22不低于护板1的顶部,即扰流条22的最低处位于护板1的顶面上方。具体的,扰流条22包括围成方形的四个边条,每个边条分别与顶板21的一侧平行。顶板21与支撑板23的高度差不小于扰流条22的高度,如此设置,使得气体顺利流向出气口11,而不受扰流条22的阻挡。本技术中,顶板21与支撑板23的高度差与扰流条22的高度相同。优选的,边条的高度为40mm至50mm,长度为800mm至820mm,厚度为3mm至5mm。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边条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生产中的坩埚及护板1的尺寸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在此不予限制。支撑板23为正方形,其尺寸优选为140×140mm2,其高度为40-50mm。支撑板23一方面用于将盖板2支撑于护板1之上,保证盖板2的稳定,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盖板2与护板1的出气口11的距离,有效增加了出气流量,使得铸锭时产生的一氧化硅与一氧化碳气体及时排出,减少氧、碳杂质污染晶锭可能。优选的,边条分别连接各支撑板23的内角。边条与顶板21边缘的距离为130mm至150mm。由于气体在盖板2和硅熔体的液面之间存在回流现象,在靠近顶板21边缘处加设边条,即边条靠近护板1的出气口11位置,能够有效阻挡气体回流,防止铸锭时产生的一氧化硅与一氧化碳气体回流至硅熔体液面。进一步的,顶板21的侧边中部设有下凹的安装板24,具体为方形,安装板24位于扰流条22围成的区域外侧。安装板24与护板1顶面接触,其上开设有安装槽,其对应的护板1上(凸出部12处)开设有安装孔,安装板24与护板1接触,通过石墨螺杆、螺母将盖板2与护板1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支撑板23上开设安装孔,以将盖板2与护板1进行安装,而无需另外设置安装板。另外,本技术中,支撑板23及安装板24为顶板21向下凸出形成,如此设置,节省材料,降低盖板2的重量,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板23及安装板24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安装在顶板21上,在此不予限制。盖板2为一体成型结构,其材质优选为石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铸锭炉通过在盖板的下方设置扰流条,使得铸锭炉内的气体可以快速通过护板的出气口排出,防止气体回流,进而减少硅熔体中的氧、碳杂质的含量。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下”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特征相对于另一个特征的关系。可以理解,根据产品摆放位置的不同,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并不应当理解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另外,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
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
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锭炉,其包括:坩埚、设于所述坩埚四周的护板、设于所述护板外周的加热器以及盖设于所述护板和所述坩埚上方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顶板、自顶板向下延伸的扰流条及自顶板四角向下延伸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护板的顶面接触;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用于通入保护气体的通孔,所述扰流条垂直于所述顶板,且靠近所述顶板边缘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扰流条不低于所述护板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锭炉,其包括:坩埚、设于所述坩埚四周的护板、设于所述护板外周的加热器以及盖设于所述护板和所述坩埚上方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顶板、自顶板向下延伸的扰流条及自顶板四角向下延伸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护板的顶面接触;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用于通入保护气体的通孔,所述扰流条垂直于所述顶板,且靠近所述顶板边缘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扰流条不低于所述护板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所述支撑板的高度差与所述扰流条的高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条包括围成方形的四个边条,每个边条分别与所述顶板的一侧平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条分别连接各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煜燚李飞龙熊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光伏电力洛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