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船防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37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船防浪结构,包括:船体外板,包括上船体外板及下船体外板,上船体外板位于下船体外板的上方外侧;防浪板,整体呈长条状,防浪板沿宽度方向由下船体外板上端向外延伸至上船体外板下端的外侧,防浪板的宽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5°。防浪板沿宽度方向由下船体外板上端向外延伸至上船体外板下端的外侧,当船舶高速运行时,溅起的海浪可以作用于防浪板下表面,因此防浪板可以起到压浪即减小浪花喷溅的作用,从而减小船舶受海浪影响时的晃动,同时海浪会给予防浪板一定的向上的作用力,使得船舶可利用此作用力减小运行的阻力,减少能耗。防浪板的宽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5°可以更好地起到压浪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船防浪结构
本技术涉及船舶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防浪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船舶在高速运行时,易受海浪影响产生晃动,使得乘客的乘船体验感较差,驾驶员的驾驶舒适度也会受到影响。同时,高速运行的船舶浪花喷溅现象严重,会增大船舶运行时的阻力,增加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高速船防浪结构,能够减小浪花的喷溅进而减小船舶受海浪影响时的晃动,同时也能减小船舶运行的阻力、减少能耗。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速船防浪结构,包括:船体外板,包括上船体外板及下船体外板,所述上船体外板位于所述下船体外板的上方外侧;防浪板,整体呈长条状,所述防浪板沿宽度方向由所述下船体外板上端向外延伸至所述上船体外板下端的外侧,所述防浪板的宽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5°。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船体外板包括有下船体外板及位于其上方外侧的上船体外板,防浪板呈长条状且防浪板沿宽度方向由下船体外板上端向外延伸至上船体外板下端的外侧,当船舶高速运行时,溅起的海浪可以作用于防浪板下表面,因此防浪板可以起到压浪即减小浪花喷溅的作用,从而减小船舶受海浪影响时的晃动,同时海浪会给予防浪板一定的向上的作用力,使得船舶可利用此作用力减小运行的阻力,减少能耗。防浪板的宽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5°可以更好地起到压浪作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浪板由内至外向下倾斜。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下端连接所述防浪板,上端连接所述上船体外板。<br>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上船体外板内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板的下端连接于所述防浪板与所述下船体外板的连接处。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浪板位于所述下船体外板的涉水面的上方。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船体外板1、上船体外板11、下船体外板12、防浪板2、加强板3、涉水面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延伸、位于、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船防浪结构,包括船体外板1及防浪板2。其中,船体外板1包括上船体外板11及下船体外板12,上船体外板11位于下船体外板12的上方外侧,防浪板2整体呈长条状,防浪板2沿宽度方向由所述下船体外板12上端向外延伸至所述上船体外板11下端的外侧,防浪板2的宽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5°。可以理解的是,船体外板1包括有下船体外板12及位于其上方外侧的上船体外板11,防浪板2呈长条状且防浪板2沿宽度方向由下船体外板12上端向外延伸至上船体外板11下端的外侧,当船舶高速运行时,溅起的海浪可以作用于防浪板2下表面,因此防浪板2可以起到压浪即减小浪花喷溅的作用,从而减小船舶受海浪影响时的晃动,同时海浪会给予防浪板2一定的向上的作用力,使得船舶可利用此作用力减小运行的阻力,减少能耗。防浪板2的宽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5°可以更好地起到压浪作用。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浪板2由内至外向下倾斜。当海浪作用于向下倾斜的防浪板2下表面时,可使海浪顺着防浪板2向斜下方流回,起到更好的压浪效果。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加强板3,加强板3的下端连接防浪板2,上端连接上船体外板11。加强板3连接防浪板2与上船体外板11,可增强防浪板2的强度,使防浪板2能承受更大的作用力。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板3位于上船体外板11内侧,可避免加强板3的外露,增强船舶整体的美观性,同时可避免加强板3由于长时间接触海水或潮湿空气而遭到腐蚀。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板3的下端连接于防浪板2与下船体外板12的连接处。由于防浪板2与下船体外板12的连接处为防浪板受到海浪冲击时的受力点,因此加强板3下端连接于此受力点的相应位置可增强防浪板2的强度和承受能力。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浪板2位于下船体外板12的涉水面4的上方,位于涉水面4上方的防浪板2可以更好地起到压浪作用。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船防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船体外板(1),包括上船体外板(11)及下船体外板(12),所述上船体外板(11)位于所述下船体外板(12)的上方外侧;/n防浪板(2),整体呈长条状,所述防浪板(2)沿宽度方向由所述下船体外板(12)上端向外延伸至所述上船体外板(11)下端的外侧,所述防浪板(2)的宽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船防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船体外板(1),包括上船体外板(11)及下船体外板(12),所述上船体外板(11)位于所述下船体外板(12)的上方外侧;
防浪板(2),整体呈长条状,所述防浪板(2)沿宽度方向由所述下船体外板(12)上端向外延伸至所述上船体外板(11)下端的外侧,所述防浪板(2)的宽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船防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板(2)由内至外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船防浪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志清赵正亮徐远辉
申请(专利权)人:澳龙船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