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滚珠拓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2247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拓印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滚珠拓印装置,包括壳体、传动组件、第一拓印组件和第二拓印组件;所述第一拓印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齿轮和第一滚珠头,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拓印组件包括第二传动轴、第二齿轮和第二滚珠头,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和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实现同时对两张拓印膜进行拓印操作,且采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的方式,保证所述第一滚珠头和所述第二滚珠头之间转动具有更佳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滚珠拓印装置
本技术涉及拓印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滚珠拓印装置。
技术介绍
车辆在出厂前,都需要配发实车车辆识别代号的拓印膜。该拓印膜通常是附着在拓印纸表面上,将拓印膜这一面贴在车辆规定位置上,用工具在拓印纸上反复划动,便可以将拓印膜划下并紧贴在车身上。例如,公告号为CN20211512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滚珠式拓印工具”,其利用一个基座上的滚珠在抵在拓印纸上来回扫动,直到完成拓印操作为止。但是根据工信部联产业【2010】45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和注册登记工作的通知》,自2011年1月1日起汽车主机厂在出厂时需配备两张拓印有车身VIN码的拓印膜。导致上述单个滚珠式的拓印工具工作效率不高,存在无法同时对两张拓印膜完成拓印以及滚珠旋转过程中定位不稳等等不足,影响对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同时对两张拓印膜进行拓印操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滚珠拓印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传动组件、第一拓印组件和第二拓印组件,所述传动组件、所述第一拓印组件和所述第二拓印组件依次相连接;所述第一拓印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齿轮和第一滚珠头,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一滚珠头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拓印组件包括第二传动轴、第二齿轮和第二滚珠头,所述第二齿轮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二滚珠头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三传动轴、第三齿轮、第四传动轴以及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设于所述第三传动轴上,所述第四齿轮设于所述第四传动轴上,所述第三传动轴与驱动工具相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三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上方,所述第四齿轮位于所述第三齿轮的侧边。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中部设有安装隔板,所述安装隔板的一侧面分别设有固定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第一凹槽以及固定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第二凹槽,所述安装隔板的另一侧面设有固定所述第三传动轴的第三凹槽,所述安装隔板的一端设有供所述第四齿轮穿过的通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传动比均小于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一侧面设有供所述第三传动轴伸出的连接孔,所述壳体的另一侧面设有供所述第一滚珠头和所述第二滚珠头伸出的安装孔。作为优选方案,第一滚珠头和所述第二滚珠头均设有安装滚珠的滚珠槽。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用于导向行走的导向组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四个所述导向轮,四个所述导向轮对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面四个边角上。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双滚珠拓印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中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实现所述第一滚珠头旋转进行拓印,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的同时会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同样带动所述第二滚珠头旋转对另外的拓印膜进行拓印,实现同时对两张拓印膜进行拓印操作,且采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的方式,保证所述第一滚珠头和所述第二滚珠头之间转动具有更佳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出现两张拓印膜拓印质量相差较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先实施例的双滚珠拓印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先实施例的双滚珠拓印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先实施例的双滚珠拓印装置中安装隔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优先实施例的双滚珠拓印装置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第一传动轴;3.第一齿轮;4.第一滚珠头;5.第二传动轴;6.第二齿轮;7.第二滚珠头;8.第三传动轴;9.第三齿轮;10.第四传动轴;11.第四齿轮;12.安装隔板;13.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5.第三凹槽;16.通孔;17.连接孔;18.安装孔;19.滚珠槽;20.导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焊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滚珠拓印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所述壳体1上的传动组件、第一拓印组件和第二拓印组件,所述传动组件、所述第一拓印组件和所述第二拓印组件依次相连接;所述第一拓印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2、第一齿轮3和第一滚珠头4,所述第一齿轮3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2的一端,所述第一滚珠头4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齿轮3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拓印组件包括第二传动轴5、第二齿轮6和第二滚珠头7,所述第二齿轮6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5的一端,所述第二滚珠头7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5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齿轮6与所述第一齿轮3相啮合。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双滚珠拓印装置,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一齿轮3转动,实现所述第一滚珠头4旋转进行拓印,在所述第一齿轮3转动的同时会带动所述第二齿轮6转动,同样带动所述第二滚珠头7旋转对另外的拓印膜进行拓印,实现同时对两张拓印膜进行拓印操作,且采用所述第一齿轮3和所述第二齿轮6啮合传动的方式,保证所述第一滚珠头4和所述第二滚珠头7之间转动具有更佳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出现两张拓印膜拓印质量相差较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三传动轴8、第三齿轮9、第四传动轴10以及第四齿轮11,所述第三齿轮9设于所述第三传动轴8上,所述第四齿轮11设于所述第四传动轴10上,所述第三传动轴8与驱动工具相连接,所述第三齿轮9与所述第四齿轮11相啮合,所述第四齿轮11与所述第一齿轮3相啮合,通过驱动工具驱动所述第三传动轴8转动,使得所述第三齿轮9带动所述第四齿轮11转动,从而实现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滚珠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传动组件、第一拓印组件和第二拓印组件,所述传动组件、所述第一拓印组件和所述第二拓印组件依次相连接;/n所述第一拓印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齿轮和第一滚珠头,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一滚珠头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n所述第二拓印组件包括第二传动轴、第二齿轮和第二滚珠头,所述第二齿轮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二滚珠头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滚珠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传动组件、第一拓印组件和第二拓印组件,所述传动组件、所述第一拓印组件和所述第二拓印组件依次相连接;
所述第一拓印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齿轮和第一滚珠头,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一滚珠头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拓印组件包括第二传动轴、第二齿轮和第二滚珠头,所述第二齿轮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二滚珠头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滚珠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三传动轴、第三齿轮、第四传动轴以及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设于所述第三传动轴上,所述第四齿轮设于所述第四传动轴上,所述第三传动轴与驱动工具相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滚珠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上方,所述第四齿轮位于所述第三齿轮的侧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颖锋秦子铭刘祚镅林洪生陈展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