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流道多咀芯热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187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流道多咀芯热咀,属于热流道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热流道系统其热咀结构由于设计不合理,导致咀头部分上的胶料容易被冷却,从而出现胶料堵塞现象,影响热咀的正常工作,降低了工作的稳定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热咀本体和加热器,所述热咀本体内设有主流道和至少两个分流道,所述分流道与主流道连通;所述热咀本体上设有保温套和与分流道连通的咀芯;所述加热器套设于热咀本体外表面,所述保温套与加热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热咀本体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至少两个第二温度传感器、至少两个加热丝及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止胶料堵塞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流道多咀芯热咀
本技术属于热流道
,具体涉及一种热流道多咀芯热咀。
技术介绍
热流道模具主要用于生产塑料产品,其是利用加热装置使流道内熔体始终不凝固的模具,热流道模具相比于传统模具的成形周期短,而且更加节约原料,所以热流道模具在当今世界各工业发达的国家以及地区均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的热流道系统其热咀结构由于设计不合理,导致咀头部分上的胶料容易被冷却,从而出现胶料堵塞现象,影响热咀的正常工作,降低了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止胶料堵塞的热流道多咀芯热咀。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流道多咀芯热咀包括热咀本体和加热器,所述热咀本体内设有主流道和至少两个分流道,所述分流道与主流道连通;所述热咀本体上设有保温套和与分流道连通的咀芯,所述咀芯与热咀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加热器套设于热咀本体外表面,所述保温套与加热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热咀本体内设有与主流道配合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与咀芯配合的至少两个第二温度传感器、与分流道配合的至少两个加热丝及控制装置,所述加热丝、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工作原理:工作时,对控制装置和加热器进行通电,从主流道通入溶液,溶液通过主流道的时候,第一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初始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装置,溶液通过分流道到达咀芯所在位置的时候第二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末端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装置,当末端温度低于阈值的时候,阈值可以为初始温度为基准,控制装置将加热丝通电,使得加热丝进行工作,起到保证分流道内溶液温度的效果,如果末端温度大于阈值,那么加热丝就不会工作,节省能源,而且保温套的设置,利用空气为热的不良导体的原理,有效减少了加热器的温度散失,起到了防止胶料堵塞的效果,不影响热咀的正常工作,提高了工作稳定性;而且咀芯拆卸方便,便于维护。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丝螺旋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加热丝与分流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加热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热咀本体上设有与控制装置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控制装置与热咀本体螺纹连接。安装控制装置的时候将控制装置旋入到螺纹孔内即可,拆装方便。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套与热咀本体之间设有密封圈。通过常见的橡胶密封圈来提高保温套和热咀本体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了保温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热咀本体上设有与加热器配合的多个矩形凹槽和矩形凸起,所述加热器上设有与矩形凹槽和矩形凸起配合的多个矩形凸起和矩形凹槽。通过矩形凹槽和矩形凸起的设置,提高了热咀主体和加热器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加热效果,同时使得加热器和热咀主体之间配合的更加牢固。进一步的,所述咀芯上设有锁紧孔,所述热咀本体上设有与锁紧孔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锁紧螺钉。通过锁紧锁紧螺钉到咀芯上的锁紧空内,来对咀芯进行固定,操作方便,加工简单,同时能够使咀芯与热咀本体之间连接的更为紧密,保证在成型过程中,咀芯不会因受到压力过大而导致脱落。进一步的,所述咀芯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所述咀芯每个侧面上均设有锁紧孔。在每个面上加工出锁紧孔,可以不用担心咀芯安装错位置,任何一个侧面都可以进行锁紧。进一步的,所述热咀本体顶部设有多个螺纹安装孔。通过多个螺纹安装孔可以方便地将热咀本体安装在其他设备上,或者可以安装其他零件,扩展性好。进一步的,所述咀芯具有与分流道配合的热流通道,所述咀芯底部具有多个出胶口。溶液从分流道进入到热流通道内,然后从每个出胶口排出,结构简单。优选的,所述咀芯与热咀本体螺纹连接。安装简单,能够使咀芯与热咀本体之间连接的更为紧密,保证在成型过程中,咀芯不会因受到压力过大而导致脱落。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热流道多咀芯热咀,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第一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初始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装置,溶液通过分流道到达咀芯所在位置的时候第二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末端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装置,当末端温度低于阈值的时候,阈值可以为初始温度为基准,控制装置将加热丝通电,使得加热丝进行工作,起到保证分流道内溶液温度的效果,如果末端温度大于阈值,那么加热丝就不会工作,节省能源;2:保温套的设置,利用空气为热的不良导体的原理,有效减少了加热器的温度散失,起到了防止胶料堵塞的效果,不影响热咀的正常工作,提高了工作稳定性;3:咀芯拆卸方便,便于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咀芯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1中A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热咀本体;2、加热器;11、主流道;12、分流道;3、保温套;4、咀芯;5、第一温度传感器;6、第二温度传感器;7、加热丝;8、控制装置;9、密封圈;13、矩形凹槽;14、矩形凸起;43、锁紧孔;16、通孔;10、锁紧螺钉;17、螺纹安装孔;41、热流通道;42、出胶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热流道多咀芯热咀包括钢材制成的热咀本体1和本领域常见的铜套式加热器2,加热器2通过螺丝套设在热咀本体1外表面,所述热咀本体1内具有主流道11和至少两个分流道12,所述分流道12与主流道1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分流道1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热咀本体1上安装有采用常见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套3和与分流道12连通的钢材制成的咀芯4,所述咀芯4上设有锁紧孔43,所述热咀本体1上设有与锁紧孔43配合的通孔16,所述通孔16内设有锁紧螺钉10。其中保温套3可以用钛合金制成。所述保温套3与加热器2之间具有用于隔热的间隙,所述保温套3与热咀本体1之间安装有常见的橡胶密封圈9。所述热咀本体1内安装有用于对主流道11进行温度检测的第一温度传感器5、用于对咀芯4进行温度检测的两个第二温度传感器6、螺旋缠绕在两个分流道12外的两个加热丝7及现有的控制装置8,比如单片机,所述加热丝7、第一温度传感器5及第二温度传感器6均与控制装置8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热咀本体1上设有与控制装置8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控制装置8与热咀本体1螺纹连接。所述热咀本体1上加工出有与加热器2配合的多个矩形凹槽13和矩形凸起14,所述加热器2上加工出有与矩形凹槽13和矩形凸起14配合的多个矩形凸起14和矩形凹槽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咀芯4截面形状为六边形,所述咀芯每个侧面上均设有锁紧孔43,所述咀芯4具有与分流道12配合的热流通道41,所述咀芯4底部具有至少两个个与热流通道41连通的出胶口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咀本体1顶部设有两个螺纹安装孔17,比如M6螺纹孔。实施例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咀芯4与热咀本体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不采用锁紧螺钉1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流道多咀芯热咀,包括热咀本体(1)和加热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咀本体(1)内设有主流道(11)和至少两个分流道(12),所述分流道(12)与主流道(11)连通;所述热咀本体(1)上设有保温套(3)和与分流道(12)连通的咀芯(4),所述咀芯(4)与热咀本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加热器(2)套设于热咀本体(1)外表面,所述保温套(3)与加热器(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热咀本体(1)内设有与主流道(11)配合的第一温度传感器(5)、与咀芯(4)配合的至少两个第二温度传感器(6)、与分流道(12)配合的至少两个加热丝(7)及控制装置(8),所述加热丝(7)、第一温度传感器(5)及第二温度传感器(6)均与控制装置(8)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流道多咀芯热咀,包括热咀本体(1)和加热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咀本体(1)内设有主流道(11)和至少两个分流道(12),所述分流道(12)与主流道(11)连通;所述热咀本体(1)上设有保温套(3)和与分流道(12)连通的咀芯(4),所述咀芯(4)与热咀本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加热器(2)套设于热咀本体(1)外表面,所述保温套(3)与加热器(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热咀本体(1)内设有与主流道(11)配合的第一温度传感器(5)、与咀芯(4)配合的至少两个第二温度传感器(6)、与分流道(12)配合的至少两个加热丝(7)及控制装置(8),所述加热丝(7)、第一温度传感器(5)及第二温度传感器(6)均与控制装置(8)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流道多咀芯热咀,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7)螺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流道多咀芯热咀,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咀本体(1)上设有与控制装置(8)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控制装置(8)与热咀本体(1)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流道多咀芯热咀,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套(3)与热咀本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江峰徐娟苗阮开于沈金波钱栋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圣万特热流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