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死角的热流道板,属于热流道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目前现有的热流道系统存在流道内部的介质温度不均匀,容易造成拉丝、漏料及浇口堵塞等问题产生,而且热流道板的拆装较为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互相可拆卸连接的上主体和下主体,上主体具有进料通道、与进料通道连通的多个分叉上半通道及加热器接头,下主体具有与进料通道配合连通的进料腔、与分叉上半通道配合的多个分叉下半通道及多个安装孔;分叉上半通道与分叉下半通道配合形成与安装孔连通的分叉通道,分叉通道内每个拐角处均倒圆角处理;上主体和下主体之间设有加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拆装方便、避免拉丝、漏料及浇口堵塞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死角的热流道板
本技术属于热流道
,具体涉及一种无死角的热流道板。
技术介绍
热流道系统一般由热喷嘴、分流板、温控箱和附件等几部分组成。热喷嘴一般包括两种:开放式热喷嘴和针阀式热喷嘴。由于热喷嘴形式直接决定热流道系统选用和模具的制造,因而常相应的将热流道系统分成开放式热流道系统和针阀式热流道系统,现有的热流道系统存在流道内部的介质温度不均匀,容易造成拉丝、漏料及浇口堵塞等问题产生,而且热流道板的拆装较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拆装方便、不易堵塞的无死角的热流道板。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死角的热流道板包括互相可拆卸连接的上主体和下主体,所述上主体具有进料通道、与进料通道连通的多个分叉上半通道及加热器接头,所述下主体具有与进料通道配合连通的进料腔、与分叉上半通道配合的多个分叉下半通道及多个用于安装热咀嘴的安装孔;所述分叉上半通道与分叉下半通道配合形成与安装孔连通的分叉通道,所述分叉通道内每个拐角处均倒圆角处理;所述上主体和下主体之间设有与加热器接头电连接的加热管。工作原理:工作时,将本热流道板安装在设备上,并在热流道板上装上热咀嘴,从进料通道通入溶液,也就是介质,溶液在重力和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到进料腔内,然后分叉流向多个分叉通道,最后进入到热咀嘴内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加热器持续通电使得加热管对上下主体进行持续加热,保证溶液始终处于熔融状态,且热量散失少,而且由于分叉通道内每个拐角均倒圆角处理,使得整个分叉通道没有死角,不易造成堵塞,同时上下主体可拆卸的设置,能够方便对于进料通道、进料腔、分叉上半通道及分叉下半通道进行清洗维护。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腔上设有凸起的弧形凸台,所述分叉通道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沿弧形凸台圆周方向设置。溶液会随弧形凸台的表面留下到分叉通道内,相比传统平的进料腔底面更加方便溶液的流动。进一步的,所述上主体和下主体上均设有用于安装加热管的安装槽,上下两个所述安装槽配合将所述加热管夹紧固定。上下主体上的安装槽均为半圆形,两个半圆形组成圆形,然后刚好将加热管夹紧,使得上下主体都能够很好地与加热管进行接触,同时还能够固定加热管,拆开上下主体后还能够拆卸下加热管进行维护,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进一步的,所述上主体设有多个沉孔,所述下主体设有多个与沉孔配合的螺纹孔。通过常见沉孔的螺纹孔能够保持上主体上表面平齐,使得整体较为平整美观,减少与其他设备的干涉问题产生。进一步的,所述上主体和下主体之间通过加热螺栓进行固定。通过将现有的加热螺栓安装在沉孔和螺纹孔内,使得上主体和下主体能够被进一步加热,使得溶液能够始终处于熔融状态,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只需要断开电即可,不影响上下主体之间的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上主体和下主体外设有保温罩,所述保温罩与上主体和下主体过盈配合。通过保温罩对上下主体大部分表面进行保温,减少温度散失,起到节省能源的作用,更加环保,而且保温罩的材料可采用耐高温的柔性材料制成,不仅能够方便地安装在上下主体外,还能够起到固定上下主体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上主体和下主体之间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外部的单片机或者计算机来对上下主体间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通过单片机不断控制加热器或者加热螺栓开闭,从而能够保证溶液是否能够始终处于熔融状态。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设于进料通道内的第一传感器和分别设于安装孔内的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检测进入时溶液的温度,以此温度或者溶液的标准熔融温度为基准温度,再比对第二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如果第二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低于基准温度,那么就表示从热咀嘴排出的胶料不合格,需要打开加热器或者加热螺栓,持续加热,如果第二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高于基准温度,那么就可以关闭加热器或者加热螺栓,节省能源。进一步的,所述分叉通道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四个。多个分叉通道和安装孔能够安装更多的热咀嘴,提高加工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沉孔和螺纹孔的数量为四个。多个沉孔和螺纹孔能够保证上下主体之间的固定强度和定位精度。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无死角的热流道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此过程中加热器持续通电使得加热管对上下主体进行持续加热,保证溶液始终处于熔融状态,且热量散失少,而且由于分叉通道内每个拐角均倒圆角处理,使得整个分叉通道没有死角,不易造成堵塞;2:上下主体可拆卸的设置,能够方便对于进料通道、进料腔、分叉上半通道及分叉下半通道进行清洗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上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下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等轴侧截面示意图一;图5是本技术的等轴侧截面示意图二。图中,1、上主体;2、下主体;11、进料通道;12、分叉上半通道;3、加热器接头;21、进料腔;22、分叉下半通道;23、安装孔;31、加热管;211、弧形凸台;13、安装槽;14、沉孔;24、螺纹孔;4、加热螺栓;5、保温罩;6、分叉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无死角的热流道板包括互相通过常见的加热螺栓4连接固定的上主体1和下主体2,上下主体2均由钢合金或者铜合金铸造而成,所述上主体1在钳工台或者机床上加工出四个M8沉孔14,所述下主体2在钳工台或者机床上加工出四个与沉孔14对应的M8螺纹孔24,当然也可以是常见的沉头螺钉固定。具体的,所述上主体1设计有一个圆形的进料通道11、与进料通道11连通的多个截面为半圆形分叉上半通道12及常见的加热器接头3,所述下主体2设计有与进料通道11配合连通的进料腔21、与分叉上半通道12配合的多个截面为半圆形分叉下半通道22及多个用于安装热咀嘴的螺纹安装孔23。具体的,所述分叉上半通道12与分叉下半通道22拼成一个与安装孔23连通的截面为圆形分叉通道6,所述分叉通道6内每个拐角处均倒圆角处理,进料通道11、分叉上半通道12及分叉下半通道22均和上下主体2一体铸造成型而成,只需要经过机床的精加工打磨就行,螺纹安装孔23在钳工台或者机床上加工而成。具体的,所述上主体1和下主体2上均一体成型而成有用于安装加热管31的安装槽13,上下主体2上的安装槽13均为半圆形,两个半圆形组成圆形,然后刚好将加热管31夹紧,安装槽13安装有与加热器接头3通过导线连接的加热管31。具体的,所述进料腔21上设有凸起的弧形凸台211,所述分叉通道6数量四个且沿弧形凸台211圆周方向设置,四个分叉通道6呈X形。优选的,所述上主体1和下主体2外设有常见耐高温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罩5,所述保温罩5紧紧包裹在上下主体2的外侧面,保温罩5的材料可以为硅胶。优选的,所述上主体1和下主体2之间安装有多个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死角的热流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可拆卸连接的上主体(1)和下主体(2),所述上主体(1)具有进料通道(11)、与进料通道(11)连通的多个分叉上半通道(12)及加热器接头(3),所述下主体(2)具有与进料通道(11)配合连通的进料腔(21)、与分叉上半通道(12)配合的多个分叉下半通道(22)及多个用于安装热咀嘴的安装孔(23);所述分叉上半通道(12)与分叉下半通道(22)配合形成与安装孔(23)连通的分叉通道(6),所述分叉通道(6)内每个拐角处均倒圆角处理;所述上主体(1)和下主体(2)之间设有与加热器接头(3)电连接的加热管(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死角的热流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可拆卸连接的上主体(1)和下主体(2),所述上主体(1)具有进料通道(11)、与进料通道(11)连通的多个分叉上半通道(12)及加热器接头(3),所述下主体(2)具有与进料通道(11)配合连通的进料腔(21)、与分叉上半通道(12)配合的多个分叉下半通道(22)及多个用于安装热咀嘴的安装孔(23);所述分叉上半通道(12)与分叉下半通道(22)配合形成与安装孔(23)连通的分叉通道(6),所述分叉通道(6)内每个拐角处均倒圆角处理;所述上主体(1)和下主体(2)之间设有与加热器接头(3)电连接的加热管(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死角的热流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腔(21)上设有凸起的弧形凸台(211),所述分叉通道(6)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沿弧形凸台(211)圆周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死角的热流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体(1)和下主体(2)上均设有用于安装加热管(31)的安装槽(13),上下两个所述安装槽(13)配合将所述加热管(31)夹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娟苗,任江峰,钱栋,阮开于,沈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圣万特热流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