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铸基质自动翻砂、造型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87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砂铸基质自动翻砂、造型机组,包括:同向行驶在轨道上的翻砂机本体和造型机本体;所述翻砂机本体位于造型机本体前方;所述轨道内侧堆设有型砂;所述翻砂机本体设有自动翻砂组件和自动平砂组件;所述造型机本体设有自动紧砂机构和自动造型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砂铸基质自动翻砂、造型机组,整机可自行移动、可自动翻砂、平砂、紧砂和自动造型,大大降低人工,提升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了型砂表面平整度、透气性以及造型空腔尺寸的一致性,有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铸基质自动翻砂、造型机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砂铸基质自动翻砂、造型机组,属于浇铸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针对外形规则的长条形产品来说,采用传统的箱式存砂造型的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首先产品长且细,存砂箱必须很长,显然不利于造型和浇铸,为此通常的做法是直接将型砂铺高在地面,一次造型很多空腔,尽可能的提升产量,但是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款针对地铺型砂能够完成自动造型的机器设备,为此目前还是采用手工加机械的方式造型,不仅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手工翻砂容易导致型砂表面不平整,型砂透气性差等情况,半自动造型难以保证所有浇铸空腔尺寸的一致,这些缺陷极易导致铸件出现攻砂、气孔、尺寸偏差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砂铸基质自动翻砂、造型机组。(二)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砂铸基质自动翻砂、造型机组,包括:同向行驶在轨道上的翻砂机本体和造型机本体;所述翻砂机本体位于造型机本体前方;所述轨道之间堆设有型砂;所述翻砂机本体设有第一车架;所述第一车架两侧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挡砂板;所述两块第一挡砂板的前端设有呈外八状分布的导砂板;所述第一车架底部沿前行方向由前向后依次横跨轴接有翻犁组件、第一平砂组件、第二平砂组件;所述第一车架的上面安装有淋水组件和第一控制箱;所述第一车架上安装有对应驱动所述翻犁组件的第一驱动电机、对应驱动第一平砂组件的第一步进电机和对应驱动第二平砂组件的第二步进电机;所述淋水组件由水箱、水泵、喷淋管相互通过管道连接组成;所述喷淋管喷淋处位于翻犁组件的前方;所述造型机本体设有第二车架;所述第二车架上安装有紧砂机构、造型机构、高压气源和控制箱;所述第二车架的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挡砂板;所述紧砂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震动组件;所述震动组件通过滑轨滑接在第二车架上移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震动组件在第二车架两侧之间往复移动;所述造型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滑动安装架、推模组件、导模组件;所述导模组件安装连接在第二车架的侧面底部,与第二挡砂板相对分布;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滑动安装架;所述滑动安装架通过滑轨横向滑接在第二车架上,在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向第二车架的侧方滑移;所述滑动安装架的底部安装有推模组件;所述推模组件上连接有零件模;所述零件模穿过导模组件向型砂中心延伸;所述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底部均设有轨道轮;所述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上分别安装有一台用于连接各自轨道轮的第三驱动电机。进一步地,所述翻犁组件包括:第一转轴、若干翻犁刀单元;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对应轴接于第一车架的两侧,其中一端向外衍生,连接固定有皮带轮后,对应连接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翻犁刀单元设有用于连接第一转轴的连接套环;所述连接套环的外壁来接固定有若干翻犁刀。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砂组件和第二平砂组件结构原理完全相同;包括:第二主轴、螺旋刮板;所述第二主轴的两端对应轴接于第一车架的两侧;所述螺旋刮板环绕固定于第二主轴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同,分别安装固定在第一车架的两侧;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对应与第一平砂组件的第二主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对应与第二平砂组件的第二主轴驱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车架一侧的第一挡砂板上设有出砂仓口,对应位于第二平砂组件的螺旋刮板推砂方向的前端。进一步地,所述震动组件包括:安装板、顶压气缸、震动电机、震动底板;所述安装板对应与第二车架滑接;所述安装板底面外围安装有若干顶压气缸;所述顶压气缸顶推端朝下,且于端部连接固定有震动底板;所述震动底板上安装固定震动电机;所述震动底板的底面还连接固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扎孔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三步进电机、传动链条、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所述第三步进电机安装固定在第二车架的一侧,其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安装在第二车架的另一侧,且动过传动链条对应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传动链条对应与震动组件中的安装板连接,通过第三步进电机的驱动,带动震动组件滑行。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丝杆、丝杆套;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固定在第二车架上;所述丝杆两端通过轴承座轴接在第二车架上,且其中一端通过同步轮和同步带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丝杆上螺接有丝杆套;所述丝杆套对应固定安装在滑动安装架上。进一步地,所述推模组件包括:若干冲击气缸、第一气动滑台;所述冲击气缸通过连接板连接成整体后,与第一气动滑台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气动滑台安装在滑动安装架上,以调节冲击气缸高度;所述每只冲击气缸的顶推端连接固定有一个零件模。进一步地,所述导模组件包括:顶靠板、顶推气缸、第二气动滑台;所述第二气动滑台安装固定在第二车架的底部,其滑块上固定连接有顶推气缸;所述顶推气缸的顶推端与顶靠板连接固定;所述顶靠板上开设有若干便于零件模通过的通孔。(三)有益效果本技术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砂铸基质自动翻砂、造型机组,整机可自行移动、可自动翻砂、平砂、紧砂和自动造型,大大降低人工,提升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了型砂表面平整度、透气性以及造型空腔尺寸的一致性,有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中翻砂机本体右侧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中翻砂机本体左侧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翻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第一平砂组件和第二平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造型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紧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震动组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造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中导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0所示,一种砂铸基质自动翻砂、造型机组,包括:同向行驶在轨道10上的翻砂机本体1和造型机本体7;所述翻砂机本体1位于造型机本体7前方;所述轨道10之间堆设有型砂;所述翻砂机本体1设有第一车架11;所述第一车架11两侧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挡砂板14;所述两块第一挡砂板14的前端设有呈外八状分布的导砂板141;所述第一车架11底部沿前行方向由前向后依次横跨轴接有翻犁组件2、第一平砂组件3a、第二平砂组件3b;所述第一车架11的上面安装有淋水组件4和第一控制箱13;所述第一车架11上安装有对应驱动所述翻犁组件2的第一驱动电机5、对应驱动第一平砂组件3a的第一步进电机6a和对应驱动第二平砂组件3b的第二步进电机6b;所述淋水组件4由水箱41、水泵42、喷淋管43相互通过管道连接组成;所述喷淋管43喷淋处位于翻犁组件2的前方;所述造型机本体7设有第二车架71;所述第二车架71上安装有紧砂机构72、造型机构73、高压气源75和控制箱74;所述第二车架71的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挡砂板711;所述紧砂机构72包括:第一驱动组件721、震动组件722;所述震动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砂铸基质自动翻砂、造型机组,包括:同向行驶在轨道(10)上的翻砂机本体(1)和造型机本体(7);所述翻砂机本体(1)位于造型机本体(7)前方;所述轨道(10)之间堆设有型砂;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砂机本体(1)设有第一车架(11);所述第一车架(11)两侧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挡砂板(14);所述两块第一挡砂板(14)的前端设有呈外八状分布的导砂板(141);所述第一车架(11)底部沿前行方向由前向后依次横跨轴接有翻犁组件(2)、第一平砂组件(3a)、第二平砂组件(3b);所述第一车架(11)的上面安装有淋水组件(4)和第一控制箱(13);所述第一车架(11)上安装有对应驱动所述翻犁组件(2)的第一驱动电机(5)、对应驱动第一平砂组件(3a)的第一步进电机(6a)和对应驱动第二平砂组件(3b)的第二步进电机(6b);所述淋水组件(4)由水箱(41)、水泵(42)、喷淋管(43)相互通过管道连接组成;所述喷淋管(43)喷淋处位于翻犁组件(2)的前方;所述造型机本体(7)设有第二车架(71);所述第二车架(71)上安装有紧砂机构(72)、造型机构(73)、高压气源(75)和控制箱(74);所述第二车架(71)的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挡砂板(711);所述紧砂机构(72)包括:第一驱动组件(721)、震动组件(722);所述震动组件(722)通过滑轨滑接在第二车架(71)上移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21)驱动震动组件(722)在第二车架(71)两侧之间往复移动;所述造型机构(73)包括:第二驱动组件(731)、滑动安装架(732)、推模组件(733)、导模组件(734);所述导模组件(734)安装连接在第二车架(71)的侧面底部,与第二挡砂板(711)相对分布;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31)驱动连接滑动安装架(732);所述滑动安装架(732)通过滑轨横向滑接在第二车架(71)上,在第二驱动组件(731)的驱动下,向第二车架(71)的侧方滑移;所述滑动安装架(732)的底部安装有推模组件(733);所述推模组件(733)上连接有零件模(735);所述零件模(735)穿过导模组件(734)向型砂中心延伸;所述第一车架(11)和第二车架(71)底部均设有轨道轮(100);所述第一车架(11)和第二车架(71)上分别安装有一台用于连接各自轨道轮(100)的第三驱动电机(2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铸基质自动翻砂、造型机组,包括:同向行驶在轨道(10)上的翻砂机本体(1)和造型机本体(7);所述翻砂机本体(1)位于造型机本体(7)前方;所述轨道(10)之间堆设有型砂;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砂机本体(1)设有第一车架(11);所述第一车架(11)两侧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挡砂板(14);所述两块第一挡砂板(14)的前端设有呈外八状分布的导砂板(141);所述第一车架(11)底部沿前行方向由前向后依次横跨轴接有翻犁组件(2)、第一平砂组件(3a)、第二平砂组件(3b);所述第一车架(11)的上面安装有淋水组件(4)和第一控制箱(13);所述第一车架(11)上安装有对应驱动所述翻犁组件(2)的第一驱动电机(5)、对应驱动第一平砂组件(3a)的第一步进电机(6a)和对应驱动第二平砂组件(3b)的第二步进电机(6b);所述淋水组件(4)由水箱(41)、水泵(42)、喷淋管(43)相互通过管道连接组成;所述喷淋管(43)喷淋处位于翻犁组件(2)的前方;所述造型机本体(7)设有第二车架(71);所述第二车架(71)上安装有紧砂机构(72)、造型机构(73)、高压气源(75)和控制箱(74);所述第二车架(71)的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挡砂板(711);所述紧砂机构(72)包括:第一驱动组件(721)、震动组件(722);所述震动组件(722)通过滑轨滑接在第二车架(71)上移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21)驱动震动组件(722)在第二车架(71)两侧之间往复移动;所述造型机构(73)包括:第二驱动组件(731)、滑动安装架(732)、推模组件(733)、导模组件(734);所述导模组件(734)安装连接在第二车架(71)的侧面底部,与第二挡砂板(711)相对分布;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31)驱动连接滑动安装架(732);所述滑动安装架(732)通过滑轨横向滑接在第二车架(71)上,在第二驱动组件(731)的驱动下,向第二车架(71)的侧方滑移;所述滑动安装架(732)的底部安装有推模组件(733);所述推模组件(733)上连接有零件模(735);所述零件模(735)穿过导模组件(734)向型砂中心延伸;所述第一车架(11)和第二车架(71)底部均设有轨道轮(100);所述第一车架(11)和第二车架(71)上分别安装有一台用于连接各自轨道轮(100)的第三驱动电机(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铸基质自动翻砂、造型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犁组件(2)包括:第一转轴(21)、若干翻犁刀单元(22);所述第一转轴(21)两端对应轴接于第一车架(11)的两侧,其中一端向外衍生,连接固定有皮带轮后,对应连接第一驱动电机(5);所述翻犁刀单元(22)设有用于连接第一转轴(21)的连接套环(221);所述连接套环(221)的外壁来接固定有若干翻犁刀(2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铸基质自动翻砂、造型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砂组件(3a)和第二平砂组件(3b)结构原理完全相同;包括:第二主轴(31)、螺旋刮板(32);所述第二主轴(31)的两端对应轴接于第一车架(11)的两侧;所述螺旋刮板(32)环绕固定于第二主轴(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铸基质自动翻砂、造型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6a)和第二步进电机(6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敏周邦
申请(专利权)人:浦江三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