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型铆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856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型铆接机,涉及铆接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加工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机架上方固定设置铆接组件,铆接组件包括铆接头及用于驱使铆接头沿竖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的铆接驱动件,机架顶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定位座,定位座竖直设置,工件位于铆接头正下方,机架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有预置孔,预置孔位于工件正下方,铆接组件的数量为一对,两铆接组件分别位于工件的两侧且以工件为中心对称设置。通过两侧的铆接组件同步工作,通过两铆接驱动件分别驱动两铆接头同时朝向工件运动,即可实现工件两处位置的铆接。无需进行工件与定位座的反复拆装,因此工作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型铆接机
本技术涉及铆接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效型铆接机。
技术介绍
铆接机是一种使多个零件相连接的机械设备。现有技术中一种铆接机参照图5所示,其包括机架1,机架1上方固定设置有铆接头21及用于驱使铆接头21沿竖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的铆接驱动件22,机架1顶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座11,定位座11水平设置,定位座11位于铆接头21正下方,定位座11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3。其使用时,将待加工工件3固定在定位座11上,并将待铆接的零部件31预先放置在待加工工件3相应位置处,此后通过铆接驱动件22驱使铆接头21下行,以实现铆接,从而实现零部件31与工件3的铆接。但是,其单次只能实现单一位置处的铆接,当待加工工件3需要多处与零部件31进行铆接时,其只能依次铆接,因此加工效率较低,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型铆接机,其具有可对待加工工件的多处进行同步铆接,从而效率较高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型铆接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方固定设置铆接组件,所述铆接组件包括铆接头及用于驱使铆接头沿竖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的铆接驱动件,所述机架顶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竖直设置,所述工件位于铆接头正下方,所述机架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有预置孔,所述预置孔位于工件正下方,所述铆接组件的数量为一对,两所述铆接组件分别位于工件的两侧且以工件为中心对称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工件固定在安装座上,此后将零部件与工件进行人工预放置完毕后,即可通过两侧的铆接组件同步工作,通过两铆接驱动件分别驱动两铆接头同时朝向工件运动,即可实现工件两处位置的铆接。无需进行工件与定位座的反复拆装,因此工作效率更高。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座侧方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朝向定位座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安装条,所述定位座顶壁设有供安装条适配插设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板背向定位座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定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板侧壁的定位块插设至工件的定位孔内,此后将安装板的安装条插设至定位座的安装槽内,即可实现工件与定位座的固定,操作方便,可将安装板先取下后再进行工件的装配,无需将手部一直停留在定位座处进行工作,可降低因铆接组件故障后误伤手部的概率,安全系数更高。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座朝向安装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夹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具可使得工件与定位座的连接状态更稳定,进一步提升工件在铆接过程中的稳定性。当需要取下工件时,打开夹具即可恢复工件的便于拆卸的状态,操作方便。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朝向定位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磁性板一,所述定位座朝向安装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磁性板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板与定位座贴合时,磁性板一与磁性板二在磁性作用下相吸附,即可使得安装板与安装座的连接状态更稳定。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位于预置孔侧方设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与机架顶壁相连。零部件常为扁平状,若直接放置在硬质的机架顶壁,不易后续人工利用镊子夹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可将若干零部件平铺在海绵垫上,海绵垫具有一定弹性,便于人工将镊子的两端头分别嵌至零部件两侧,因此更便于零部件被夹取,从而间接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垫底壁固定设置有尼龙钩带,所述机架顶壁位于海绵垫下方固定设置有尼龙绒带,所述尼龙钩带与尼龙绒带相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得海绵垫与机架顶壁的相对位置较为稳定,不易滑动,使得海绵垫在经受小幅碰撞时,不会被打翻,从而提升海绵垫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垫顶壁设有若干嵌置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海绵垫时,可将若干零部件分别插设至若干嵌置孔内,从而可便于后续直接通过镊子取用,无需在一堆零部件中逐一挑出零部件,操作更方便。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嵌置孔的开口均朝向预置孔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得零部件嵌至于嵌置孔内后,操作人员站立在海绵垫背向预留孔处的位置时,可更大程度的观测零部件的位置,因此更便于操作人员利用镊子进行取用,操作更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了机架上方固定设置铆接组件,铆接组件包括铆接头及用于驱使铆接头沿竖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的铆接驱动件,机架顶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定位座,定位座竖直设置,工件位于铆接头正下方,机架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有预置孔,预置孔位于工件正下方,铆接组件的数量为一对,两铆接组件分别位于工件的两侧且以工件为中心对称设置。将工件固定在安装座上,此后将零部件与工件进行人工预放置完毕后,即可通过两侧的铆接组件同步工作,通过两铆接驱动件分别驱动两铆接头同时朝向工件运动,即可实现工件两处位置的铆接。无需进行工件与定位座的反复拆装,因此工作效率更高。2、采用了定位座侧方设有安装板,安装板朝向定位座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安装条,定位座顶壁设有供安装条适配插设的安装槽,安装板背向定位座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定位块。将安装板侧壁的定位块插设至工件的定位孔内,此后将安装板的安装条插设至定位座的安装槽内,即可实现工件与定位座的固定,操作方便,可将安装板先取下后再进行工件的装配,无需将手部一直停留在定位座处进行工作,可降低因铆接组件故障后误伤手部的概率,安全系数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定位座与机架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定位座与安装板连接关系的拆解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5为
技术介绍
附图。图中:1、机架;10、预置孔;11、定位座;12、调节气缸;13、夹具;2、铆接组件;21、铆接头;22、铆接驱动件;3、工件;31、零部件;4、安装板;41、安装条;410、安装槽;42、定位块;420、定位孔;51、磁性板一;52、磁性板二;6、海绵垫;60、嵌置孔;61、尼龙钩带;62;尼龙绒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高效型铆接机,参照图1,其包括机架1,机架1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有预置孔10。机架1位于预置孔10两侧均固定有铆接组件2,铆接组件2包括铆接头21及用于驱使铆接头21沿竖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的铆接驱动件22,优选的,铆接驱动件22为气缸。铆接驱动件22与机架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铆接驱动件22的伸缩杆与铆接头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参照图1,机架1上方设有定位座11,定位座11竖直设置。定位座11朝向预置孔10的一侧设有安装板4,安装板4用于固定待加工的工件3。工件3位于铆接头21正下方,预置孔10位于工件3正下方,两铆接组件2以工件3为中心对称设置。定位座11朝向安装板4的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用于将工件3及安装板4抵紧在安装座上的夹具13。优选的,夹具13为水平式快速夹具。参照图2,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型铆接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方固定设置铆接组件(2),所述铆接组件(2)包括铆接头(21)及用于驱使铆接头(21)沿竖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的铆接驱动件(22),所述机架(1)顶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工件(3)的定位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11)竖直设置,所述工件(3)位于铆接头(21)正下方,所述机架(1)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有预置孔(10),所述预置孔(10)位于工件(3)正下方,所述铆接组件(2)的数量为一对,两所述铆接组件(2)分别位于工件(3)的两侧且以工件(3)为中心对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型铆接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方固定设置铆接组件(2),所述铆接组件(2)包括铆接头(21)及用于驱使铆接头(21)沿竖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的铆接驱动件(22),所述机架(1)顶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工件(3)的定位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11)竖直设置,所述工件(3)位于铆接头(21)正下方,所述机架(1)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有预置孔(10),所述预置孔(10)位于工件(3)正下方,所述铆接组件(2)的数量为一对,两所述铆接组件(2)分别位于工件(3)的两侧且以工件(3)为中心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型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11)侧方设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朝向定位座(11)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安装条(41),所述定位座(11)顶壁设有供安装条(41)适配插设的安装槽(410),所述安装板(4)背向定位座(11)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定位块(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型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蕾魏冬华李超吴敬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关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