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雷电和近地大气电环境监测用恒速旋转倒装式电场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33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适于雷电和近地大气电环境监测用恒速旋转倒装式电场仪,包括:外壳(12)、转子(2)、定子A、平衡电极B(3)、部件安装支座(4)、接地电刷(5)、小叶片(7)、电机支座(11)、电机(13)、探头内接线(16)、电缆(19)、底座(24)、探头(3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速与同步信号检测电路板(21);槽(凹)型光电开关(22);电机转速控制电路(14);前置放大器(10)、电绝缘柱(8);电刷支架(6);所述的定子A与平衡电极B(3)作成一体;所述的支撑架(20)是一呈倒置式L型金属管,底端固定在底座(24)上,另一端口与一顶面带有凸口的筒状外壳(12)的凸口套装连通固定,在其接合部内壁上固定一电缆插座(17),支撑架(20)的管内穿入电缆(19),并通过插头(18)与插座(17)连接,电缆插座(17)通过探头内接线(16)与探头(36)电连接;该筒状外壳(12)的腔内固定一电机支座(11),其上安装直流无刷电机(13),该电机上固定一电机转速控制电路(14),电机轴(9)穿进绝缘柱(8)内,并与其紧配合;在所述的绝缘柱(8)外壁套有与转子(2)片数相同的一产生同步信号的小叶片(7),在绝缘柱(8)末端外壁上紧密地套有一转子固定套(1),转子固定在转子固定套上,转子固定套穿过部件安装座(4)以及固定其上的定片(3)的中心孔,部件安装支座(4)上还安装有前置放大器(10);转速与同步信号检测电路板(21)通过电路板固定架(23),固定在部件安装支座(4)上的接地电刷(5)与转子固定套摩擦接触,使转子始终处于地电位;转速与同步信号检测电路板(21)上安有槽型光电开关(22),小叶片(7)处在光电开关的槽内的中线位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恒速旋旋转式电场仪,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应于雷电和静电监测与预警、近地大气电环境监测用恒速旋转倒装式电场仪。
技术介绍
目前,测量大气电场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两类(探测深高空中的微弱电场还有电子漂移法)第一类方法是电位差法。即测量出空间两点间的电位差,电位差法又分单探针(采用单个电位平衡器)和双探针(采用两个电位平衡器)测量法,前者一般用于地面,测量出地面上空某一点对地面的电位差,在70年代中期研制的放射性电位计就基于这种原理,其优点简单,但易受环境条件(尤其是温度)的影响,并有放射性污染;后者是用于测量空间任何两点间的电位差除以两点间的距离获得电场,两个电位平衡器是用导体制成的,并分别安装在固定在飞行上的两伸杆的末端,且与伸杆进行电性隔离。只要伸杆长度足以避开飞行器所产生的等离子鞘,可测量出mV/m量级的电场,它的优点灵敏度高,但伸杆技术复杂。第二类是感应电荷法,即利用导体在电场中感应电荷原理测量电场,我们研制的微火箭电场仪、球载双球电场仪、KDY-I、II、III型旋转式电场仪,采用的都是这种方法,其优点测量范围大,便于理论计算和对仪器的标定,但测量精度和电场数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福山何渝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