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093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4
一种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支撑柱、柔索轨道和行走在柔索轨道上的巡检机器人,充电支撑柱上端面上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前端设有向前延伸的过渡板,在过渡板内穿设有柔索轨道,充电支撑柱的前端面上设有导板,在导板的前面上下间隔依次设有永磁磁铁、无线充电发射板和电磁铁,巡检机器人后面的上部设有与永磁磁铁相对应的磁感式传感器,巡检机器人后面的中部、下部分别设有无线充电接收板、导磁座,且分别与无线充电发射板、电磁铁相对应设置,在巡检机器人内设有无线通讯模块,且与充电支撑柱后部电箱内的无线控制器通过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充电方便可靠、效率高,且定位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热门的研究领域,而巡检机器人则是根据人工智能技术预先定义的程序行动,协助或取代人类进行巡检工作任务的机器设备。巡检机器人的能源供给一般通过可充电式电池提供,在机器人使用数个小时后就需要进行充电;传统的方式为人工手动连接充电器充电或接触式充电,人工手动连接充电器充电方式费时、费力,无法完全避免人类到具有威胁的巡检现场;接触式充电触点往往需要外露,并且在触点接触处会因接触不良导致烧焦氧化,其长时间使用能力大打折扣,且无法在高粉尘、高湿度环境下工作。无线充电技术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充电技术,充电装置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具有使用方便、外形美观简洁等特点。但目前应用于巡检机器人领域的无线充电技术,要求机器人在充电的时候必须要走到充电板的位置处精确对准,然后才能快速充电,如果定位精确度不高时,容易出现无法充电或充电功率很低的情况。目前的巡检机器人的充电方式存在以下问题:无法保证避免人工操作,无法适应高粉尘、高湿度环境,无法精确定位使充电效率低下,甚至发生充电失效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支撑柱、柔索轨道和行走在柔索轨道上的巡检机器人,充电支撑柱上端面上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前端设有向前延伸的过渡板,在过渡板内穿设有柔索轨道,充电支撑柱的前端面上设有导板,在导板的前面上下间隔依次设有永磁磁铁、无线充电发射板和电磁铁,巡检机器人后面的上部设有与永磁磁铁相对应的磁感式传感器,巡检机器人后面的中部、下部分别设有无线充电接收板、导磁座,且分别与无线充电发射板、电磁铁相对应设置,在巡检机器人内设有无线通讯模块,且与充电支撑柱后部电箱内的无线控制器通过信号连接。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在巡检机器人上还设有与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的天线。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发射板与无线控制器通过线路连接。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充电支撑柱包括立柱、横板和斜支撑板,立柱的上端与横板的后端固定连接,且立柱与横板垂直设置,在横板的前端下面与立柱的上部之间固定有斜支撑板。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在导板下部与立柱之间设有水平的支撑架。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磁感式传感器通过铝合金外壳固定在巡检机器人上。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永磁磁铁通过安装板上的螺栓安装在导板上,在安装板上开设有槽型长孔,螺栓穿过槽型长孔与导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过渡板呈两侧低中部高的梭子状,且与巡检机器人的行走轮相配合。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巡检机器人沿柔索轨道靠近充电支撑柱行走,机器人上的磁感式传感器感应到永磁磁铁时,触发通电信号通过巡检机器人上的无线通信模块及天线发送到无线控制器内,从而控制电磁铁和无线充电发射板通电进行机器人的无线充电作业;本技术结构简单、充电方便可靠、效率高,且定位精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定位动作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充电支撑柱;2、柔索轨道;3、永磁磁铁;4、无线充电发射板;5、巡检机器人;6、磁感式传感器;7、横板;8、斜支撑板;9、导板;10、立柱;11、支撑架;12、电磁铁;13、天线;14、支撑板;15、电箱;16、无线控制器;17、导磁座;18、无线充电接收板;19、过渡板。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结合附图1-2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支撑柱1、柔索轨道2和行走在柔索轨道2上的巡检机器人5,充电支撑柱1上端面上固定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的前端设有向前延伸的过渡板19,在过渡板19内穿设有柔索轨道2,充电支撑柱1的前端面上设有导板9,在导板9的前面上下间隔依次设有永磁磁铁3、无线充电发射板4和电磁铁12,巡检机器人5后面的上部设有与永磁磁铁3相对应的磁感式传感器6,巡检机器人5后面的中部、下部分别设有无线充电接收板18、导磁座17,且分别与无线充电发射板4、电磁铁12相对应设置,在巡检机器人5内设有无线通讯模块,且与充电支撑柱1后部电箱15内的无线控制器16通过信号连接。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在巡检机器人5上还设有与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的天线13。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发射板4与无线控制器16通过线路连接。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充电支撑柱1包括立柱10、横板7和斜支撑板8,立柱10的上端与横板7的后端固定连接,且立柱10与横板7垂直设置,在横板7的前端下面与立柱10的上部之间固定有斜支撑板8。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在导板9下部与立柱10之间设有水平的支撑架11。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磁感式传感器6通过铝合金外壳固定在巡检机器人5上。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永磁磁铁3通过安装板上的螺栓安装在导板9上,在安装板上开设有槽型长孔,螺栓穿过槽型长孔与导板9固定连接。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过渡板19呈两侧低中部高的梭子状,且与巡检机器人5的行走轮相配合。实施本技术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在准备充电时,充电支撑柱1通过支撑板14前部的过渡板19与柔索轨道2固定在一起,巡检机器人5沿柔索轨道2靠近充电支撑柱1行走,巡检机器人5上的磁感式传感器6感应到永磁磁铁3时,触发通电信号,通过巡检机器人5上的无线通信模块及天线7发送到无线控制器16内,从而控制电磁铁12和无线充电发射板4通电,进行巡检机器人5的无线充电作业;当巡检机器人5电量达到目标值后,触发断电信号也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及天线7发送到无线控制器16,从而控制电磁铁12和无线充电发射板4断电;巡检机器人5沿柔索轨道2行走继续进行巡检任务,无线充电任务结束,当巡检机器人5电量低于目标值后,充电任务再次启动;其中,磁感式传感器6安装在牌号为6061-T4的铝合金外壳内;永磁磁铁3的安装板为槽型长孔,达到使无线充电定位用的永磁磁铁3安装简单、距离可调;巡检机器人5在无线充电使受到大风的外力时,机器人本体无法移动或摆动时,巡检机器人5上设置的导磁座17与充电支撑柱1上的电磁铁12配合利用磁力固定巡检机器人5的下部。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为了公开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技术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支撑柱、柔索轨道和行走在柔索轨道上的巡检机器人,其特征是:充电支撑柱上端面上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前端设有向前延伸的过渡板,在过渡板内穿设有柔索轨道,充电支撑柱的前端面上设有导板,在导板的前面上下间隔依次设有永磁磁铁、无线充电发射板和电磁铁,巡检机器人后面的上部设有与永磁磁铁相对应的磁感式传感器,巡检机器人后面的中部、下部分别设有无线充电接收板、导磁座,且分别与无线充电发射板、电磁铁相对应设置,在巡检机器人内设有无线通讯模块,且与充电支撑柱后部电箱内的无线控制器通过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支撑柱、柔索轨道和行走在柔索轨道上的巡检机器人,其特征是:充电支撑柱上端面上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前端设有向前延伸的过渡板,在过渡板内穿设有柔索轨道,充电支撑柱的前端面上设有导板,在导板的前面上下间隔依次设有永磁磁铁、无线充电发射板和电磁铁,巡检机器人后面的上部设有与永磁磁铁相对应的磁感式传感器,巡检机器人后面的中部、下部分别设有无线充电接收板、导磁座,且分别与无线充电发射板、电磁铁相对应设置,在巡检机器人内设有无线通讯模块,且与充电支撑柱后部电箱内的无线控制器通过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是:在巡检机器人上还设有与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的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是:无线充电发射板与无线控制器通过线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龙赵静毅孙建乐王志峰徐文龙王新伟朱珂朱西叶永彬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视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