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的充电电路和电子设备的充电方法
本申请属于移动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电路和电子设备的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无线充电在电子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电子设备与基站在通信的过程中,需要向基站传送无线电波。当电子设备向基站传送无线电波的功率超过一定强度时,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在电子设备中需要安装电磁波吸收比值(SpecificAbsorptionRate,SAR)传感器。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中包括无线充电模块和SAR传感器。其中,无线充电模块包括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线圈通过与无线充电座之间产生电磁感应后,从而产生电流,给电子设备充电。SAR传感器包括一个极板,SAR传感器通过检测极板与地之间的电压差来确定物体或者人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当距离达到一定条件后,进行降SAR处理。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无线充电线圈和SAR传感器的极板分别独立设置,占用体积较大,导致电子设备的整体体积较大以及整体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开关、电容检测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和微控制单元;/n所述开关分别与所述线圈、所述电容检测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和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n所述线圈分别与所述电容检测模块和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连接;/n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开关,以使所述线圈接入所述电容检测模块或者使所述线圈接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n在所述线圈接入所述电容检测模块的情况下,所述电容检测模块获取所述线圈和地之间的电容变化率,在所述电容变化率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降低电磁波吸收比值,且所述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线圈接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以通过所述线圈与无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开关、电容检测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和微控制单元;
所述开关分别与所述线圈、所述电容检测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和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线圈分别与所述电容检测模块和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连接;
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开关,以使所述线圈接入所述电容检测模块或者使所述线圈接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
在所述线圈接入所述电容检测模块的情况下,所述电容检测模块获取所述线圈和地之间的电容变化率,在所述电容变化率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降低电磁波吸收比值,且所述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线圈接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以通过所述线圈与无线充电装置之间的电磁感应为电池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圈接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且无线充电模块与无线充电座建立通信连接失败的情况下,所述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关,使所述线圈接入所述电容检测模块,以获取所述线圈和地之间的电容变化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圈接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且无线充电模块与无线充电座建立通信连接成功的情况下,所述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关,使所述线圈接入所述电容检测模块,并获取所述线圈和地之间的第一电容值;
在所述电容检测模块获取所述第一电容值后,所述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关,使所述线圈接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以通过所述线圈与无线充电座之间的电磁感应为所述电池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电过程中,每隔预设时长,所述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关使所述线圈接入所述电容检测模块,以获取所述线圈和地之间的第二电容值,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值和所述第二电容值,确定所述线圈的第一温度值,在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降低无线充电的充电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降低无线充电的充电功率后,所述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关,使所述线圈接入所述电容检测模块,以获取所述线圈和地之间的第三电容值;
所述微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电容值和所述第三电容值确定所述线圈的第二温度,在所述第二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停止对所述电池充电,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亚蕾,张文成,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