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极板固化室热量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0796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极板固化室热量回收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化室、第二固化室、第三固化室和干燥室,所述第一固化室、第二固化室、第三固化室和干燥室通过轨道连通,所述轨道上设有固化架,所述第二固化室上的进风口与三通管A一端连通且三通管A另一端与进风风管连通,所述干燥室的排湿风口与三通管B一端连通且三通管B另一端与排热湿风管连通。可充分利用干燥阶段排出的高温湿气,加热固化中期固化过程,减少加湿蒸汽和加热蒸汽用量,降低能耗;高温湿气的利用减少了在车间的排放量,冬季湿气冷凝滴水将大幅度减少;高温湿气的排放减少,夏季可降低车间的环境温度,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极板固化室热量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量回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生极板固化室热量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固化室是用于铅酸蓄电池极板固化使用的。极板在涂膏以后,铅膏中还含有20-25%的游离铅和8-10%的水分。在铅膏中水分含量为8%的情况下,游离铅在水的催化下,会达到最大的氧化速度。在游离铅的含量低于5%以下的时候,就可以逐步进入干燥过程了,最终将水分控制在1%左右。生极板固化干燥是铅酸蓄电池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固化干燥过程中能耗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制造成本,也影响到市场的份额。现有技术中固化中后期和干燥阶段,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生极板内的水分逐步气化,固化室内潮湿的空气由排热湿风门排出,排出的湿热空气中随着固化干燥的运行水分逐渐减少,这个阶段加湿蒸汽、加热蒸汽占整个固化干燥过程的70%~80%。若将这些排出的湿热气直接排除,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亟需一种结构来将这部分热量循环利用起来。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生极板固化室热量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极板固化室热量回收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极板固化室热量回收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化室、第二固化室、第三固化室和干燥室,所述第一固化室、第二固化室、第三固化室和干燥室通过轨道连通,所述轨道上设有固化架,所述第二固化室上的进风口与三通管A一端连通且三通管A另一端与进风风管连通,所述干燥室的排湿风口与三通管B一端连通且三通管B另一端与排热湿风管连通,所述三通管A的支管和三通管B的支管通过管道与进热湿气风管连通;所述进风风管端部设有进风门且进风门内设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由第一气缸控制开合;所述排热湿风管端部设有排热湿风门且排热湿风门内设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由第二气缸控制开合;所述排热湿风管端部设有排热湿风门且排热湿风门内设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由第二气缸控制开合;所述进热湿气风管内设有第三挡板,第三挡板由第三气缸控制开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第三挡板均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一端,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穿过管壁与拉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与管壁转动连接,所述拉杆分别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第三气缸均固定在支撑架上,且与支撑架构成的角度α为45°-60°。进一步地,所述固化架上设有极板。进一步地,所述三通管A、三通管B以及管道均为圆形管。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化室内还设有蒸汽热交换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可充分利用干燥阶段排出的高温湿气,加热固化中期固化过程,减少加湿蒸汽和加热蒸汽用量,降低能耗;高温湿气的利用减少了在车间的排放量,冬季湿气冷凝滴水将大幅度减少;高温湿气的排放减少,夏季可降低车间的环境温度,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二、固化中期使用了高温湿气,使加热的热风湿度更具有均匀一致性,有利于生极板固化一致性;温度不足时,采用蒸汽热交换器继续加热,可满足异常情况下,固化中后期固化温度的达标;三、固化中后期程序控制进风门和热气风门,可优先采用高温湿气加热固化过程;干燥段控制排湿风门可有利于连体固化干燥的干燥室排湿的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一种生极板固化室热量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一种生极板固化室热量回收装置的支撑杆和拉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固化室;2、第二固化室;21、进风风管;22、进风门;23、第一挡板;24、第一气缸;3、干燥室;31、排热湿风管;32、排热湿风门;33、第二挡板;34、第二气缸;6、进热湿气风管;61、第三挡板;62、第三气缸;7、第三固化室;8、支撑杆;9、拉杆;10、蒸汽热交换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生极板固化室热量回收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化室、第二固化室2、第三固化室7和干燥室3,第一固化室、第二固化室2、第三固化室7和干燥室3通过轨道连通,轨道上设有固化架,固化架上设有极板,第二固化室2上的进风口与三通管A一端连通且三通管A另一端与进风风管21连通,干燥室3的排湿风口与三通管B一端连通且三通管B另一端与排热湿风管31连通,三通管A的支管和三通管B的支管通过圆管与进热湿气风管6连通;进风风管21端部设有进风门22且进风门22内设有第一挡板23,第一挡板23由第一气缸24控制开合,第一挡板23与第一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穿过进风风管21的管壁与第一拉杆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与进风风管21的管壁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第一拉杆另一端与第一气缸24的活塞杆端部铰接;排热湿风管31端部设有排热湿风门32且排热湿风门32内设有第二挡板33,第二挡板33由第二气缸34控制开合,第二挡板33与第二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穿过排热湿风管31的管壁与第二拉杆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与排热湿风管31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第二拉杆另一端与第二气缸34的活塞杆端部铰接;排热湿风管31端部设有排热湿风门32且排热湿风门32内有第二挡板33,第二挡板33由第二气缸34控制;进热湿气风管6内设有第三挡板61,第三挡板61由第三气缸62控制开合,第三挡板61与第三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穿过进热湿气风管6的管壁与第三拉杆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杆与进热湿气风管6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第三拉杆另一端与第三气缸62的活塞杆端部铰接;其中,第一气缸24、第二气缸34以及第三气缸62均固定在支撑架上,且与支撑架构成的角度α为45°。其中,第二固化室2内还设有蒸汽热交换器10,当第二固化室2温度不足时,采用蒸汽热交换器10继续加热,满足异常情况下,第二固化室2的温度达到要求。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一种生极板固化室热量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第一气缸24供气启动,第一气缸24的活塞杆带动第一拉杆拉动第一支撑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挡板23打开,第一气缸24的活塞杆运动行程决定了第一挡板23的打开幅度,第一气缸24的活塞杆运动行程短,第一挡板23的打开幅度小,热量传递慢;反之打开幅度大,热量传递快;第二气缸34、第二支撑杆、第二拉杆以及第二挡板33的配合方式以及热量传递方式同上;第三气缸62、第三支撑杆、第三拉杆以及第三挡板62的配合方式以及热量传递方式同上;进风门22对应的第一气缸24的运行受第二固化室2阶段的程序参数控制;1)第二固化室2温度超过设定值,第一气缸24供气启动带动第一挡板23打开,风从进风门22进入降温;2)第二固化室2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第一气缸24停止供气,进风门22处于关闭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极板固化室热量回收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化室(1)、第二固化室(2)、第三固化室(7)和干燥室(3),所述第一固化室(1)、第二固化室(2)、第三固化室(7)和干燥室(3)通过轨道连通,所述轨道上设有固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化室(2)上的进风口与三通管A一端连通且三通管A另一端与进风风管(21)连通,所述干燥室(3)的排湿风口与三通管B一端连通且三通管B另一端与排热湿风管(31)连通,所述三通管A的支管和三通管B的支管通过管道与进热湿气风管(6)连通;/n所述进风风管(21)端部设有进风门(22)且进风门(22)内设有第一挡板(23),第一挡板(23)由第一气缸(24)控制开合;/n所述排热湿风管(31)端部设有排热湿风门(32)且排热湿风门(32)内设有第二挡板(33),第二挡板(33)由第二气缸(34)控制开合;/n所述排热湿风管(31)端部设有排热湿风门(32)且排热湿风门(32)内设有第二挡板(33),第二挡板(33)由第二气缸(34)控制开合;/n所述进热湿气风管(6)内设有第三挡板(61),第三挡板(61)由第三气缸(62)控制开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极板固化室热量回收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化室(1)、第二固化室(2)、第三固化室(7)和干燥室(3),所述第一固化室(1)、第二固化室(2)、第三固化室(7)和干燥室(3)通过轨道连通,所述轨道上设有固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化室(2)上的进风口与三通管A一端连通且三通管A另一端与进风风管(21)连通,所述干燥室(3)的排湿风口与三通管B一端连通且三通管B另一端与排热湿风管(31)连通,所述三通管A的支管和三通管B的支管通过管道与进热湿气风管(6)连通;
所述进风风管(21)端部设有进风门(22)且进风门(22)内设有第一挡板(23),第一挡板(23)由第一气缸(24)控制开合;
所述排热湿风管(31)端部设有排热湿风门(32)且排热湿风门(32)内设有第二挡板(33),第二挡板(33)由第二气缸(34)控制开合;
所述排热湿风管(31)端部设有排热湿风门(32)且排热湿风门(32)内设有第二挡板(33),第二挡板(33)由第二气缸(34)控制开合;
所述进热湿气风管(6)内设有第三挡板(61),第三挡板(61)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胜胡国柱李明钧丁建中孙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天能集团江苏特种电源有限公司天能集团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