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路、智能开关和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0578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0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开关电路、智能开关和控制系统。开关电路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开关模块、导通取电电路、储能电路和断开取电电路。开关模块与负载连接,负载与零线连接;储能电路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导通取电电路的输入端与火线连接,第一负载连接端与开关模块连接,第一供电端与储能电路连接,导通取电电路用于响应于开关模块导通,第一供电端向储能电路输出第一电流;断开取电电路的输入端与火线连接,第二负载连接端连接于负载和开关模块之间,第二供电端与储能电路连接,断开取电电路用于响应于开关模块断开,第二供电端向储能电路输出第二电流,第二电流小于第一电流。该开关电路在开关模块断开的情况下,可避免负载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关电路、智能开关和控制系统
本公开涉及智能开关
,尤其涉及一种开关电路、智能开关和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家居行业的蓬勃发展,智能电器越来越普及,传统的机械开关已不能适应智能电器的使用,应运而生出现了一种带无线通信模块的智能开关。但是,目前大部分开关布线为单火布线,这使得智能开关需要借助智能电器的零线,比如,智能开关通过灯具与零线连接,这样在关灯状态下也会有电流通过灯具。当电流较大时会使灯具出现闪烁现象,俗称“鬼火”现象。因此,提供一种能够解决该问题的开关电路和智能开关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开关电路、智能开关和控制系统。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开关模块,与负载连接,所述负载与零线连接;储能电路,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导通取电电路,输入端与火线连接,所述导通取电电路包括第一负载连接端和第一供电端,所述第一负载连接端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端与所述储能电路连接,所述导通取电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一供电端向所述储能电路输出第一电流;以及断开取电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火线连接,所述断开取电电路包括第二负载连接端和第二供电端,所述第二负载连接端连接于所述负载和所述开关模块之间,所述第二供电端与所述储能电路连接,所述断开取电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第二供电端向所述储能电路输出第二电流,所述第二电流小于所述第一电流。可选地,所述断开取电电路包括:交流直流转换器和恒流单元,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火线连接,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二负载连接端,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恒流单元连接,所述恒流单元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二供电端,所述恒流单元用于输出作为所述第二电流的恒定电流。可选地,所述断开取电电路还包括:降压器,所述降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降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恒流单元连接。可选地,所述恒流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包括第一基极、第一极和第二极,所述第二三极管包括第二基极、第三极和第四极;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极均与所述降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极连接,所述第一基极连接至所述电阻与所述第三极之间,所述第二极与所述第二基极连接,所述第四极与所述储能电路连接。可选地,所述储能电路包括储能单元,所述储能单元包括超级电容,所述超级电容的一端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供电端及所述第二供电端连接,另一端接地。可选地,所述储能电路还包括:并联于所述储能单元两端的滤波单元。可选地,所述储能单元还包括第一单向导通件和第二单向导通件;所述第一单向导通件连接于所述第一供电端和所述储能单元之间,所述第一单向导通件的导通方向由所述第一供电端指向所述储能单元;所述第二单向导通件连接于所述第二供电端和所述储能单元之间,所述第二单向导通件的导通方向由所述第二供电端指向所述储能单元。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还包括控制模块,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输出的信号控制所述开关模块通断。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开关,所述智能开关包括上述提及的任一种所述的开关电路。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上述提及的所述的智能开关,与火线连接;负载,与零线和所述智能开关连接;以及终端,与所述智能开关无线网络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智能开关通断。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开关模块导通时,导通取电电路从火线取电并为储能电路充电,当开关模块断开时,断开取电电路从火线取电并为储能电路充电。由于断开取电电路与储能电路连接,而非与无线通信模块直接连接,当无线通信模块的功率较大时,储能电路直接向无线通信模块输出较大功率的电能,这不会影响断开取电电路向储能电路输出的第二电流的大小,因而不会使流经负载的第三电流增大至其工作电流,进而不会使负载在开关模块断开的情况下工作。且第二电流小于第一电流,这也使得流经负载的第三电流较小,且当开关模块导通时导通取电电路快速为储能电路充电,当开关模块断开时断开取电电路补充储能电路向无线通信模块输出的电能。附图说明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智能开关的开关电路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智能开关的开关电路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开关电路中开关模块断开的等效电路图;图5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开关电路的局部电路图;图6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开关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公开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智能开关的开关电路100的示意图。参考图1,开关电路100包括:无线通信模块110、开关模块120、控制模块130、导通取电电路140和断开取电电路150。其中,开关模块120与负载160连接,负载160与零线N1连接。导通取电电路140包括输入端、第一负载连接端和第一供电端,断开取电电路150包括输入端、第二负载连接端和第二供电端。导通取电电路140的输入端与火线L1连接,第一负载连接端与开关模块120连接,第一供电端与无线通信模块110连接。断开取电电路150的输入端与火线L1连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n无线通信模块;/n开关模块,与负载连接,所述负载与零线连接;/n储能电路,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n导通取电电路,输入端与火线连接,所述导通取电电路包括第一负载连接端和第一供电端,所述第一负载连接端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端与所述储能电路连接,所述导通取电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一供电端向所述储能电路输出第一电流;以及/n断开取电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火线连接,所述断开取电电路包括第二负载连接端和第二供电端,所述第二负载连接端连接于所述负载和所述开关模块之间,所述第二供电端与所述储能电路连接,所述断开取电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第二供电端向所述储能电路输出第二电流,所述第二电流小于所述第一电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
无线通信模块;
开关模块,与负载连接,所述负载与零线连接;
储能电路,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
导通取电电路,输入端与火线连接,所述导通取电电路包括第一负载连接端和第一供电端,所述第一负载连接端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端与所述储能电路连接,所述导通取电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一供电端向所述储能电路输出第一电流;以及
断开取电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火线连接,所述断开取电电路包括第二负载连接端和第二供电端,所述第二负载连接端连接于所述负载和所述开关模块之间,所述第二供电端与所述储能电路连接,所述断开取电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第二供电端向所述储能电路输出第二电流,所述第二电流小于所述第一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断开取电电路包括:交流直流转换器和恒流单元,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火线连接,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二负载连接端,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恒流单元连接,所述恒流单元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二供电端,所述恒流单元用于输出作为所述第二电流的恒定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断开取电电路还包括:降压器,所述降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的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降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恒流单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包括第一基极、第一极和第二极,所述第二三极管包括第二基极、第三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