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防疲劳应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057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视觉防疲劳应用系统,包括多组视觉防疲劳激光灯,每组视觉防疲劳激光灯对应一个终端集中控制器,还包括服务器和后台管理终端;终端集中控制器包括主控制器,以及与主控制器对应电性连接的总线控制单元和分组控制单元,总线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有控制总线,分组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有多个分组控制线,控制总线与分组控制线分别与对应的视觉防疲劳激光灯连接;终端集中控制器的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别设置有终端集中控制器以及无线通讯模块、服务器和后台管理能够对系统进行双控制,通过后台管理以及移动客户端能够便捷地对现场的视觉防疲劳激光灯进行控制,有效降低现场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控制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视觉防疲劳应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视觉防疲劳
,具体是视觉防疲劳应用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高速公路路面平直、固定参照物少、驾驶人员夜间驾车时动作单调视线单一,长时间在这样的条件下驾车容易犯困,夏季更加明显。白天高温消耗人的体力,货运司机常在夜间长途行车,容易疲劳驾驶,疲劳驾驶也成为了高速公路交管部门预防和打击的重点违法行为。由于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高速公路视觉防疲劳系统由于夜间不同位置安装(龙门架或车载)激光灯,可通过光线的变化刺激,从而改变单一的行车环境带来的视觉疲劳与事故预警。目前市场上具有的高速公路视觉防疲劳应用系统控制系统采用时控继电器,只能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进行开关控制,没有控制平台不能实现远程控制,每次改动都需要人到现场修改设置,使用起来比较麻烦,遇到雨雪天气时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视觉防疲劳应用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视觉防疲劳应用系统,包括多组视觉防疲劳激光灯,每组视觉防疲劳激光灯对应一个终端集中控制器,还包括服务器和后台管理终端;所述终端集中控制器包括主控制器,以及与所述主控制器对应电性连接的总线控制单元和分组控制单元,所述总线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有控制总线,所述分组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有多个分组控制线,控制总线与分组控制线分别与对应的视觉防疲劳激光灯连接;所述终端集中控制器的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终端集中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服务器和后台管理终端进行指令和数据的交互。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终端集中控制器还包括位置采集单元,所述位置采集单元与主控制器之间为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控制器还连接有数据存储模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台管理终端为PC、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在后台管理终端上安装有移动应用APP。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终端集中控制器的内部还设有输入扩展单元以及通信扩展接口单元,所述输入扩展单元以及通信扩展接口单元分别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视觉防疲劳激光灯为移动巡逻车载视觉防疲劳激光灯或固定在龙门架上的视觉防疲劳激光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控制器为MCU控制器。其中,MCU控制器可以采用ARM-CotexM3内核的高性能处理器;位置采集单元可以采用国内先进的北斗和GPS双模定位模块;无线传输单元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国内主流的通用物联网通信模块,另一种是窄带物联网通信技术(NB-IOT);总线控制单元采用的是两线制高抗干扰的差分通信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终端集中控制器以及无线通讯模块、服务器和后台管理能够对系统进行双控制,即人工控制和远程控制,通过后台管理终端以及安装在后台管理终端上的移动应用APP,能够便捷地对前端的视觉防疲劳激光灯进行控制,有效降低现场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控制更加方便。2.本技术通过设置分组控制单元以及总线控制单元,控制视觉防疲劳激光灯的样式多元化,既可以对普通的视觉防疲劳激光灯进行分组控制,也可以对具备总线式控制的高级视觉防疲劳激光灯精准控制,做到了可适配多种类型视觉防疲劳激光;通过在终端集中控制器内部安装数据存储模块,使得系统具备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功能,将视觉防疲劳激光光幕的运行方式进行存储,在网络连接状况不佳时,终端集中控制器可自行接管平台的控制功能使视觉防疲劳激光光幕保持原有的运行方式。3.本技术通过设置位置采集模块能够自动更新视觉防疲劳系统前端设备所在位置并实时展示位置信息,避免了人工录入错误或设备更换使用位置后不能及时获取位置造成的资源浪费。4.本技术功能种类多、可扩展性强,可应用于移动巡逻车载视觉防疲劳激光灯的控制,也可以应用于固定在龙门架上的视觉防疲劳激光灯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视觉防疲劳应用系统的整体原理图。图2为视觉防疲劳应用系统的终端集中控制器的内部原理框图。图中:终端集中控制器1、主控制器2、位置采集单元3、无线传输单元4、分组控制单元5、总线控制单元6、输入扩展单元7、通信扩展接口单元8、视觉防疲劳激光灯9、服务器10、后台管理终端11、数据存储模块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2,一种视觉防疲劳应用系统,包括多组视觉防疲劳激光灯9,每组视觉防疲劳激光灯9对应一个终端集中控制器1,还包括服务器10和后台管理终端11,终端集中控制器1包括主控制器2,以及与主控制器2对应电性连接的总线控制单元6和分组控制单元5,总线控制单元6电性连接有控制总线,分组控制单元5电性连接有多个分组控制线,控制总线与分组控制线分别与视觉防疲劳激光灯9对应连接;终端集中控制器1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4,终端集中控制器1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服务器6和后台管理终端11进行指令和数据的交互。终端集中控制器1还包括位置采集单元3,位置采集单元3与主控制器2之间为电性连接。终端集中控制器1的内部还设有输入扩展单元7以及通信扩展接口单元8,且输入扩展单元7以及通信扩展接口单元8分别与主控制器2电性连接。主控制器2还连接有数据存储模块12。后台管理终端11为PC、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在后台管理终端上安装有移动应用APP;视觉防疲劳激光灯9为移动巡逻车载视觉防疲劳激光灯或固定在龙门架上的视觉防疲劳激光灯;主控制器2为MCU控制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终端集中控制器1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与服务器10和后台管理终端进行指令和数据的交互,通过后台管理终端对视觉防疲劳激光灯9进行远程开关控制,以及对视觉防疲劳激光光幕样式进行设置,实现视觉防疲劳激光灯9的人工和远程双控制功能。通过数据存储模块12能够保存视觉防疲劳激光灯9的不同工作方式,保证网络状况不佳时也能按照服务器平台的控制方式实现视觉防疲劳激光光幕样式的正常运行,终端集中控制器1通过位置采集单元3可以采集位置信息并向平台发送位置信息和视觉防疲劳激光灯9的光幕样式状态,用于向用户实时展示视觉防疲劳设备所在位置和运行状态。其中,MCU控制器可以采用ARM-CotexM3内核的高性能处理器;位置采集单元可以采用国内先进的北斗和GPS双模定位模块;无线传输单元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国内主流的通用物联网通信模块,另一种是窄带物联网通信技术(NB-IOT);总线控制单元采用的是两线制高抗干扰的差分通信技术。输入扩展单元可以采用三菱FX2N系列输入扩展单元,也可以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觉防疲劳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视觉防疲劳激光灯(9),每组视觉防疲劳激光灯(9)对应一个终端集中控制器(1),还包括服务器(10)和后台管理终端(11),所述终端集中控制器(1)包括主控制器(2),以及与所述主控制器(2)对应电性连接的总线控制单元(6)和分组控制单元(5),所述总线控制单元(6)电性连接有控制总线,所述分组控制单元(5)电性连接有多个分组控制线,控制总线与分组控制线分别与对应的视觉防疲劳激光灯连接;所述终端集中控制器(1)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4),终端集中控制器(1)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服务器(10)和后台管理终端(11)进行指令和数据的交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觉防疲劳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视觉防疲劳激光灯(9),每组视觉防疲劳激光灯(9)对应一个终端集中控制器(1),还包括服务器(10)和后台管理终端(11),所述终端集中控制器(1)包括主控制器(2),以及与所述主控制器(2)对应电性连接的总线控制单元(6)和分组控制单元(5),所述总线控制单元(6)电性连接有控制总线,所述分组控制单元(5)电性连接有多个分组控制线,控制总线与分组控制线分别与对应的视觉防疲劳激光灯连接;所述终端集中控制器(1)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4),终端集中控制器(1)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服务器(10)和后台管理终端(11)进行指令和数据的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防疲劳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集中控制器(1)还包括位置采集单元(3),所述位置采集单元(3)与主控制器(2)之间为电性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长春程相振宋伟林楠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金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