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带跨阻放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5513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9
一种宽带跨阻放大器,包括第一级差分放大器、第二级共基放大器、偏置模块、反馈电阻和滤波电容,偏置模块用于提供偏置;第二级共基放大器与第一级差分放大器直接耦合构成整体运放,利用共基级高频特性好的特点实现高开环增益,在不增加电路复杂度的同时实现了跨阻放大器更高的带宽范围;同时针对采用共基级耦合带来的等效输入阻抗小、拉低第一级负载电阻的问题,第一级差分放大器的输入管采用达林顿管结构,从而有效提高电流输入对管的电流增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第一级运放开环增益不足的问题。反馈电阻接在跨阻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用于提供跨阻增益,滤波电容用于稳定基准电压,一些实施例中还设置了输入过流保护模块以保护整体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带跨阻放大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拟集成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宽带跨阻放大器。
技术介绍
跨阻放大器(TIA)是光接收芯片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作为前置放大器用以将微弱光电流放大并转化为电压信号以方便后级电路进行处理。而光接收芯片通常应用于光通信领域(如光电耦合器中的光接收模块),随着现代高速光通信的发展,要实现高速光通信中的高速信号传输必然要求光接收芯片有着更高的光电转换速率,本质上便是需要更大带宽的跨阻放大器,如何设计出大带宽的跨阻放大器便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跨阻放大器大多采用并联-并联负反馈的拓扑结构,其组成如图1所示。由运算放大器A提供开环增益,由反馈电阻Rf将输入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提供跨阻增益。这种结构等效于设计性能优异的运算放大器A,只要保证运算放大器A的高增益、高带宽、低噪声便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整体跨阻放大器的高带宽、低噪声。在开环增益足够的情况下,跨阻增益仅由反馈电阻Rf的值确定。传统应用于并联-并联负反馈跨阻放大器的电压运算放大器,大多为差分级、共源级(共射级)、Cascade(共源共栅)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带跨阻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级差分放大器、第二级共基放大器、偏置模块、反馈电阻和滤波电容,/n所述偏置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级差分放大器和第二级共基放大器提供偏置;/n第一级差分放大器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第二NPN型三极管、第三NPN型三极管、第四NPN型三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五电阻,/n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作为所述宽带跨阻放大器的输入端,其发射极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其集电极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五电阻的一端并作为所述第一级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n第四NPN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基准电压并通过所述滤波电容后接地,其发射极连接第三NPN型三极管的基极,其集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带跨阻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级差分放大器、第二级共基放大器、偏置模块、反馈电阻和滤波电容,
所述偏置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级差分放大器和第二级共基放大器提供偏置;
第一级差分放大器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第二NPN型三极管、第三NPN型三极管、第四NPN型三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五电阻,
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作为所述宽带跨阻放大器的输入端,其发射极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其集电极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五电阻的一端并作为所述第一级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
第四NPN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基准电压并通过所述滤波电容后接地,其发射极连接第三NPN型三极管的基极,其集电极连接第三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并连接电源电压;
第一电阻一端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三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级共基放大器包括第二电阻、第一PNP型三极管和第五NPN型三极管,
第一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级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其集电极连接第五NPN型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其基极连接偏置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锐赵乙蔷张有润甄少伟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