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震监测设备,尤其是一种地下深层地震监测设备。(二)技术背景地震灾害是全世界,尤其是我国所面临的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在我国60%以上的国土处于地震烈度VI级以上,且许多大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由地震造成的损失惨重。目前,在地震预报的技术中,检测装置有水、气、电、磁等原理的设备,但是由于每种单一设备落后陈旧,从记录中获得的信息量太少,而且这些因素的动态观测和强烈地震发生前兆的相关性差。地壳的渐变到地震破坏的突变是一个非线性、巨系统的模式,传统理论中采用长、中、短、临渐进的预报思路,它是从地壳变动规律的基础理论研究入手对地震进行研究,但是这样会忽略孕震过程变数繁杂的因素。如小级别地震,不一定就意味着深层地壳没有大的变动,这是由于孕震过程中,大的变动,在活动中所释放的能量到地面衰减了,所以没有发生对地面造成灾害性的破坏。相反,虽然探测到小的地震变动,却忽视了能量的叠加和速放,因而,就会经常出现预报而不震,震了而无预报的现象。除此以外,现有的地震预测技术无法实现对地壳振动状况的实时跟踪和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震监测设备,它克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深层地震监测设备,包括深井外套管,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地下振动监测装置和地上地震监测信号接受及信号识别装置组成;所说的地下振动监测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地上地震监测信号接受及信号识别装置的输入端;所说的地下振动监测装置包括地下电流振动测振仪中心装置、传感半球保护罩、铅制水平垂和监测装置传感器的悬吊金属缆及信号传输线;所说的地下振动监测装置置于深井外套管内,依监测装置传感器的悬吊金属缆及信号传输线与地上地震监测信号接受及信号识别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说的地下电流振动测振仪中心装置为一中空半圆球,其底部的传感球面中心低,外周高,为一斜平面,且与铅制水平垂的顶面紧密连接;所说的中空半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