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动力电池极板叠片固化的固化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37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铅酸动力电池极板叠片固化的固化室,包括固化室,其特征是,固化室内设有隔墙,隔墙的两端和固化室之间设有敞口,隔墙将固化室分隔为两个连通的隧道腔,两个隧道腔组合形成环形隧道,固化室内设有内循环风机,环形隧道内设有加湿设备和若干个热源,固化室内设有连通外界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好处是采用全新的循环通风模式,将原循环通风系统设备改变为能加热的副循环系统,使室内空间均匀接收热能,保持室内温度的均匀性,提高电池极板叠片方式的固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酸动力电池极板叠片固化的固化室
本申请设计蓄电池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铅酸动力电池极板叠片固化的固化室。
技术介绍
固化工序是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一道重要的工序,固化是一个蒸发水分的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其作用主要是完成铅膏的硬化和腐蚀,让铅膏的游离铅进一步氧化降低,同时让铅膏和板栅之间形成良好的腐蚀层,进一步通过干燥固化铅膏内的黏附力和内聚力的增加,从而达到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电性能的目的,所以极板固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极板的整体性能和最终电池寿命。目前,公司为了进一步提上电池质量比能量,开发了冲压板栅的新技术,而冲压板栅质地较软,无法悬挂,因此必须使用叠片固化,但叠片固化透气性远不如挂片状态,并且空间内极板集中度高,现有固化设备电池极板叠片固化通常是采用单向流动的蒸汽或空气,蒸汽或空气在接触极板后就会流出;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9929407U于2020年1月10日公开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固化装置,包括固化室,固化室前端设置有封闭门,固化室内设有一组以上并列的固化架组,每组固化架组由两个以上固化架堆垛组成,每个固化架从下至上依次叠放有多层电池极片层,固化室左、右两侧壁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两组以上与各固化架相对应的进风道组,固化室左、右两侧壁上的进风道组的风道宽度由下至上依次减小设置;每组进风道组包括多个与固化架上各层电池极片层一一对应的风道,且每个进风道组中部的进风道宽度大于下部进风道宽度,下部进风道宽度大于上部进风道宽度;固化室上端设置有一个用于出风的通孔;使每个电池极片层码放位置处均对应有一个进风口。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提供均匀的温度、湿度和风速,不能高效地带出极板氧化所产生的热量,在干燥阶段水分蒸发的能量和产生的水蒸气均无法满足。因此,在现有的生产中缺少一种提高极板叠片固化效率的固化室。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铅酸动力电池极板叠片固化的固化室,采用全新的循环通风模式,将原循环通风系统设备改变为能加热的副循环系统,使室内空间均匀接收热能,保持室内温度的均匀性,提高电池极板叠片方式的固化效率。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铅酸动力电池极板叠片固化的固化室,包括固化室,其特征是,固化室内设有隔墙,隔墙的两端和固化室之间设有敞口,隔墙将固化室分隔为两个连通的隧道腔,两个隧道腔组合形成环形隧道,固化室内设有内循环风机,环形隧道内设有加湿设备和若干个热源,固化室内设有连通外界的进气口和出气口。通过内循环风机提供气流循环流动的动力,由于主循环气流不流经阻力大的布风屏和室外管道,通风阻力减小至原模式的1/3以下,因此可以采用压力小、流量大的轴流风机作为主循环动力即可达到要求,降低固化室的风力能耗需求;室内通风截面积减小至原来的1/4,相同流量下可获得4倍的平均风速,相同的通风能耗,理论上可获得12倍的循环风速;循环风速提高一个数量级后,可以获得更优的室内环境均匀性和更高的热、质传递效率,保证固化室内形成一个均匀的固化条件,提高电池极板叠片方式的固化效率。作为优选,加湿设备位于环形隧道的上侧,加湿设备设有两个,两个加湿设备分别位于隔墙两端的敞口位置。使雾滴有较充分的悬浮空间,并与高速气流充分交换能量,提高雾滴气化效率。作为优选,靠近内循环风机的加湿设备设置在内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上。能够方便湿气在固化室内随内循环进行扩散。作为优选,内循环风机安装在敞口处,内循环风机的进风侧和出风侧分别朝向两个隧道腔。进气随内循环气流均匀分散进入室内,与室内气体充分混合后排出,克服了原换气机构中进、排气短路的缺点,延长了气流的工作路径。作为优选,出气口和进气口均在固化室的壁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出气口与进气口通过阀门控制开闭。本申请由于存在内循环结构,因此出气口和进气口的设置不同于常规技术中的两端设置,而是可以直接在固化室壁面设置若干个,保证固化室内的均匀进气和出气。作为优选,隔板远离内循环电机的一端设有垂直隔板设置的整流板,整流板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密布的气孔。整流板通过气孔通气,设置整流板后,在内循环风机工作时,气流能够在单个隧道腔内循环,从而能够保证单个隧道腔内的气流充分混合,保证固化温度和湿度的均匀性。作为优选,气孔内设有弹性膜,弹性膜中间设有缝隙。通过弹性膜来保证隧道腔内的气流混合效率,控制内循环风机工作时内循环气流的流通效率,实现两个隧道腔内的可靠固化。作为优选,整流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化室的上下壁面分离设置,整流板的外端与固化室滑动连接,整流板为轴线竖直设置的曲面形。整流板具有弹性形变的能力,并且外端能够进行滑动位移,因此能够形成呼吸腔结构,在内循环时,整流板整体能够随气流扇动,从而实现隧道腔内的气流对流,提高隧道腔内的固化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可以提供均匀的固化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风速等;2、通过内循环风机和隔墙,采用能加热的内循环系提高叠片固化效率;3、加湿设备位于环形隧道的上侧,新增雾滴有较充分的悬浮空间,并与高速气流充分交换能量,雾滴气化效率很高;4、可以高效的完成极板固化及干燥,缩短固化时间;5、除了应用在叠片固化,还可以应用在挂片固化,对挂片固化效果更佳,固化时间可以缩短到原来的1/3,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6、大幅度提高化成的配组率和电池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用整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固化室1进气口11出气口12隔墙13敞口14隧道腔15内循环风机2加湿设备3整流板4气孔41缝隙42滑轨5滑块5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铅酸动力电池极板叠片固化的固化室,包括固化室1,其特征是,固化室1内设有隔墙13,隔墙13的两端和固化室1之间设有敞口14,隔墙13将固化室1分隔为两个连通的隧道腔15,两个隧道腔15组合形成环形隧道,固化室1内设有内循环风机2,环形隧道内设有加湿设备3和若干个热源,固化室1内设有连通外界的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出气口12和进气口11均在固化室1的壁面上间隔设有八个;八个出气口12在固化室1的两侧按四个一组分别设置,八个进气口11同样在固化室1的两侧按四个一组分别设置。出气口12与进气口11通过阀门控制开闭。本实施例中的热源采用从进气口11导入的热空气。加湿设备3位于环形隧道的上侧,加湿设备3设有两个,两个加湿设备3分别位于隔墙13两端的敞口14位置。靠近内循环风机2的加湿设备3设置在内循环风机2的出风口上。加湿设备3采用喷雾加湿系统,使雾滴有较充分的悬浮空间,并与高速气流充分交换能量,提高雾滴气化效率。内循环风机2采用轴流风机。内循环风机2安装在敞口14处,内循环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铅酸动力电池极板叠片固化的固化室,包括固化室,其特征是,固化室内设有隔墙,隔墙的两端和固化室之间设有敞口,隔墙将固化室分隔为两个连通的隧道腔,两个隧道腔组合形成环形隧道,固化室内设有内循环风机,环形隧道内设有加湿设备和若干个热源,固化室内设有连通外界的进气口和出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酸动力电池极板叠片固化的固化室,包括固化室,其特征是,固化室内设有隔墙,隔墙的两端和固化室之间设有敞口,隔墙将固化室分隔为两个连通的隧道腔,两个隧道腔组合形成环形隧道,固化室内设有内循环风机,环形隧道内设有加湿设备和若干个热源,固化室内设有连通外界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动力电池极板叠片固化的固化室,其特征是,所述加湿设备位于环形隧道的上侧,加湿设备设有两个,两个加湿设备分别位于隔墙两端的敞口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动力电池极板叠片固化的固化室,其特征是,靠近所述内循环风机的加湿设备设置在内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铅酸动力电池极板叠片固化的固化室,其特征是,所述内循环风机安装在敞口处,内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大龙李娟赵青马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