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涂新型挡膏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1924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涂新型挡膏板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挡膏板主体和PP压条,还包括压条卡座,所述挡膏板主体上设有多个下料口,位于所述下料口的两侧,所述挡膏板主体上还设有压条安插槽,所述压条卡座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挡膏板主体上,所述压条安插槽和所述压条卡座之间形成压条卡合部,所述压条整体贴合在所述压条安插槽中,且所述压条的一端卡在所述压条卡合部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构改进,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可实现下料均匀,涂出来的极板厚度一致,保证平整度达到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涂新型挡膏板装置
本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连涂新型挡膏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蓄电池极板生产过程中,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连轧连涂整体生产线,采用的是涂板机进行涂板,涂板机通常包括主传动装置,电控装置、输送装置和膏斗部分,在膏斗部分下方设有输送装置,板栅通过输送装置被带到膏斗的下方,由膏斗内的下膏辊进行涂板,由于蓄电池的规格型号不同,因此板栅也有各种不同的型号。在铅酸蓄电池涂片生产中,在涂片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涂板机在将铅膏涂满板栅的同时,极板极耳部分余膏严重,分片切刀处粘膏严重;挡膏板在下料时,涂出的极板厚度不均匀,平整度不好,需要进行修整,浪费人工物力,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涂新型挡膏板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可实现下料均匀,涂出来的极板厚度一致,保证平整度达到工艺要求,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一种连涂新型挡膏板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挡膏板主体和PP压条,还包括压条卡座,所述挡膏板主体上设有多个下料口,位于所述下料口的两侧,所述挡膏板主体上还设有压条安插槽,所述压条卡座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挡膏板主体上,所述压条安插槽和所述压条卡座之间形成压条卡合部,所述压条整体贴合在所述压条安插槽中,且所述压条的一端卡在所述压条卡合部中。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挡膏板主体呈倒梯形,所述挡膏板主体内部设有铅膏积聚槽,所述铅膏积聚槽与所述下料口相连通。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位于所述铅膏积聚槽的一侧,所述挡膏板主体上设有定位孔。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压条上至少存在一端,设有斜坡。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位于所述下料口的一侧,所述挡膏板主体的一端对称设有U型卡槽,所述挡膏板主体的另一端对称设有螺栓固定孔。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下料口的开口宽度为7mm-9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涂新型挡膏板装置,挡膏板主体上设有多个下料口,位于下料口的两侧,该挡膏板的主体上还设有压条安插槽,压条卡座可拆卸连接在挡膏板主体上,压条安插槽和压条卡座之间形成压条卡合部,该压条整体贴合在压条安插槽中,且压条的一端卡在压条卡合部中,PP压条可阻挡铅膏溢出,防止铅膏外泄。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涂新型挡膏板装置,挡膏板主体呈倒梯形,挡膏板主体内部设有铅膏积聚槽,该铅膏积聚槽与下料口相连通,从铅膏料斗下落下的料泥,先在铅膏积聚槽内攒聚,后经过下料口持续下料,下料口的开口宽度改为7mm-9mm,从而保证下料均匀,涂出的极板厚度一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连涂新型挡膏板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连涂新型挡膏板装置整体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连涂新型挡膏板装置中的挡膏板主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连涂新型挡膏板装置工作过程示意图1-挡膏板主体,2-压条卡座,3-PP压条,4-下料口,5-U型卡槽,6-螺栓固定孔,7-定位孔,8-铅膏积聚槽,9-压条安插槽,10-板栅输送带,11-铅膏料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涂新型挡膏板装置,该装置包括挡膏板主体1和PP压条3,还包括压条卡座2,该挡膏板主体1上设有2个下料口4,位于下料口4的两侧,下料口4的开口宽度为8mm,该挡膏板主体1上还设有压条安插槽9,该压条卡座2通过螺栓固定在挡膏板主体1上,压条安插槽9与压条卡座2之间形成压条卡合部,该PP压条3整体贴合在压条安插槽9中,PP压条3可通过螺丝固定在挡膏板主体1上,且该PP压条9的一端卡在压条卡合部中。挡膏板主体1呈倒梯形,且挡膏板主体1内部设有铅膏积聚槽8,该铅膏积聚槽8与下料口4相连通。位于铅膏积聚槽8的一侧,该挡膏板主体1上设有定位孔7,该PP压条9的两端均设有斜坡。位于下料口4的一侧,该挡膏板主体1的一端对称设有U型卡槽5,所述挡膏板主体1的另一端对称设有螺栓固定孔6。工作时,先将该连涂新型挡膏板装置横跨在板栅输送带10上,通过机架将其固定,先将U型卡槽5卡在机架的卡爪中,再用螺栓将挡膏板主体1固定在机架上,挡膏板主体1的上方为铅膏料斗11,挡膏板主体1的下方为板栅输送带10,板栅输送带10始终向右前方运动,料泥出料口固定在挡膏板主体1上方,且始终正对着挡膏板主体1的铅膏积聚槽8,从铅膏料斗11中下落的铅膏便不断的落入到铅膏积聚槽8中。该铅膏积聚槽8与下料口4相连通,从铅膏料斗11下落下的铅膏,先在铅膏积聚槽8内攒聚,后经过下料口4持续下料,下料口4的开口宽度改为7mm-9mm,从而保证下料均匀,涂出的极板厚度一致。挡膏板主体1上设有2个下料口4,位于下料口4的两侧,该挡膏板主体上1还设有压条安插槽9,压条卡座2可拆卸连接在挡膏板主体1上,压条安插槽9和压条卡座2之间形成压条卡合部,该PP压条3整体贴合在压条安插槽9中,且压条3的一端卡在压条卡合部中,PP压条3可阻挡铅膏溢出,防止铅膏外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涂新型挡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挡膏板主体(1)和 PP压条(3),还包括压条卡座(2),所述挡膏板主体(1)上设有多个下料口(4),位于所述下料口(4)的两侧,所述挡膏板主体(1)上还设有压条安插槽(9),所述压条卡座(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挡膏板主体(1)上,所述压条安插槽(9)和所述压条卡座(2)之间形成压条卡合部,所述压条(3)整体贴合在所述压条安插槽(9)中,且所述压条(3)的一端卡在所述压条卡合部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涂新型挡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挡膏板主体(1)和PP压条(3),还包括压条卡座(2),所述挡膏板主体(1)上设有多个下料口(4),位于所述下料口(4)的两侧,所述挡膏板主体(1)上还设有压条安插槽(9),所述压条卡座(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挡膏板主体(1)上,所述压条安插槽(9)和所述压条卡座(2)之间形成压条卡合部,所述压条(3)整体贴合在所述压条安插槽(9)中,且所述压条(3)的一端卡在所述压条卡合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涂新型挡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膏板主体(1)呈倒梯形,所述挡膏板主体(1)内部设有铅膏积聚槽(8),所述铅膏积聚槽(8)与所述下料口(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成龙史良洋何贤兵张守君雷国平胡国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天能集团江苏特种电源有限公司天能集团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